扶風行在的欽差,比杜豐預料的來得更快。
就在趙鐵柱帶回淩素雪那斷刃與碎布後的第二天午後,一隊衣甲鮮明、打著天子旌節的騎隊,便浩浩蕩蕩地抵達了範陽南門。為首者,是一位麵白無須、眼神略顯陰鷙的中年宦官,正是肅宗身邊日漸得勢的內侍監,程元振。其身後,除了宮廷儀仗,竟還跟著約莫千人的神策軍騎兵,盔明甲亮,與剛剛經曆血戰、風塵仆仆的北伐將士形成了鮮明對比。
消息傳來,杜豐與郭子儀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凝重。朝廷的反應速度,以及派來的人選和這支“護駕”的神策軍,都透露著不尋常的意味。
“走吧,郭令公,”杜豐整理了一下並未穿戴甲胄的紫色官袍,語氣平靜,“你我當親迎王旗。”
兩人率領在範陽的主要文武官員,迎出帥府。程元振早已下馬,手持黃綾聖旨,麵帶一種程式化的、居高臨下的笑容,站在那裡。
“聖——旨——到——!河北道行軍大總管杜豐,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及北伐諸將接旨!”尖細的嗓音拖長了調子,在略顯空曠的街道上回蕩。
杜豐、郭子儀及身後眾將齊刷刷躬身行禮:“臣等接旨!”
程元振展開聖旨,朗聲宣讀。聖旨前半部分,自然是慷慨激昂地褒獎北伐大捷,盛讚杜豐、郭子儀及全體將士的忠勇,稱此戰“功在社稷,澤被蒼生”,宣布大赦天下,與民更始。中間部分,則是對有功人員的初步封賞:加封杜豐為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晉爵代國公,實封一千五百戶;加封郭子儀為太尉,仍兼中書令,增實封;其餘如趙鐵柱、張順等將領,皆有擢升賞賜,陣亡將士撫恤優厚。
這份封賞不可謂不重,尤其是杜豐,以弱冠之齡,位列三公,拜相封公,實屬罕見,足見朝廷或者說肅宗)在明麵上對其功績的肯定與需要。
然而,聖旨的後半部分,才是真正的重點。
“……著即組建河北道觀察處置使司,以司徒、同平章事杜豐兼領河北道觀察處置使,總攬河北軍政民事,安撫流亡,恢複生產,綏靖地方……範陽節度使一職,暫由太尉、中書令郭子儀權知,整飭軍備,清剿殘寇……欽此!”
“臣等領旨,謝陛下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再拜。
旨意宣讀完畢,程元振臉上的笑容真切了幾分,上前幾步,虛扶起杜豐和郭子儀:“杜司徒,郭令公,快快請起!陛下在扶風聞聽範陽大捷,龍顏大悅,連呼‘砥柱’!特命咱家日夜兼程,前來宣旨犒軍。”
“有勞程監軍奔波。”杜豐神色淡然,不卑不亢。他敏銳地捕捉到程元振稱呼郭子儀為“令公”,而對自己則用了更顯尊崇的“司徒”,這細微差彆,耐人尋味。而且,這聖旨看似對他恩寵備至,將河北民政大權儘數交付,實則卻將最為關鍵的、原本由他兼領的範陽節度使一職,明確交給了郭子儀“權知”。這無疑是對他軍權的一種分割與製衡。
“分內之事,何談辛苦。”程元振笑著,目光卻似有似無地掃過杜豐身後的將領,以及遠處正在清理戰場的士兵,“杜司徒真是用兵如神,短短時日,便能攻克這叛軍巢穴,真是讓我等深居宮禁之人,大開眼界啊。”
這話聽起來是恭維,實則暗藏機鋒,隱隱點出杜豐權勢過盛,已引起內廷不安。
杜豐恍若未覺,隻是側身引手:“程監軍一路勞頓,還請入內歇息,容杜某略備薄酒,為監軍接風洗塵,並詳述範陽戰況及後續安排。”
“好說,好說。”程元振點頭,在眾人簇擁下,昂首步入帥府。
接風宴設在了帥府正堂,雖因戰事初定,酒菜不算十分精致,但氣氛尚算融洽。杜豐與郭子儀陪著程元振坐在上首,下方是北伐軍主要將領以及程元振帶來的幾名神策軍將領。
酒過三巡,程元振放下酒杯,狀似無意地問道:“杜司徒,咱家來時,聽聞史朝義仍在逃,河北諸州亦未完全平定,不知司徒接下來有何方略?陛下可是期盼著河北早日徹底安寧啊。”
杜豐心知戲肉來了,放下筷子,從容答道:“監軍所言甚是。史朝義北逃,我已遣精銳斥候追蹤,並令張順將軍率部清剿周邊潰兵,防止其死灰複燃。至於河北諸州,範陽既下,其餘州郡多呈觀望之態。我意,當以撫為主,以剿為輔。已命蘇瑾組建安撫使署,賑濟災民,恢複秩序,並準備派遣使者,攜陛下赦免詔書,前往各州宣慰,望其早日歸附朝廷正朔。”
“哦?以撫為主?”程元振微微挑眉,“司徒仁德。不過,咱家聽說,那史朝義似乎與北邊某些部落,還有些不清不楚的牽扯?若是其勾結外寇,卷土重來,豈不遺禍無窮?”
他這話,直接指向了史思明勾結黠戛斯的核心問題,也是杜豐最為警惕之處。
杜豐神色不變,從袖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那個錦盒,打開,露出裡麵的信件:“監軍明鑒。此乃從史思明府中搜出的,其與黠戛斯部落勾結,意圖裂土賣國的鐵證!此事,我麾下‘察事司’主事淩影,亦曾冒死深入敵後查證,並於野狐峪焚毀其盟書,重創其勾結企圖,可惜……淩主事也因此下落不明。”他提及淩素雪時,語氣微微一頓,但很快恢複平靜,“正因如此,對史朝義及其可能的外援,絕不可掉以輕心。郭令公坐鎮範陽,整軍經武,正是為了應對此等變故。我已行文朔方、河東諸鎮,請其加強戒備,防範黠戛斯異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將證據和盤托出,既表明了對此事的重視,也將郭子儀推到了應對潛在軍事威脅的前台,自己則牢牢抓住“安撫”和“外交協調”的大義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