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分而治之 設立都護_乃翁,大唐中興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乃翁,大唐中興了! > 第196章 分而治之 設立都護

第196章 分而治之 設立都護(1 / 1)

長安,尚父府邸。夜已深沉,書房內的燭火卻依舊明亮,將杜豐伏案的身影拉得悠長。他麵前的書案上,攤開著那份來自邏些的捷報、吐蕃降表,以及更為詳儘的吐蕃山川地理、部落分布圖冊。空氣中彌漫著墨香與一種沉靜的、運籌帷幄的氣息。

大勝的喜悅早已沉澱,此刻充盈在他心間的,是比征服更為複雜和艱巨的任務——消化。如何將這片廣袤、高峻、民族成分複雜、信仰獨特且剛剛臣服的土地,真正納入大唐的肌體,使之由帝國的傷口變為堅實的屏障,甚至未來的糧倉與兵源?

“分而治之……”杜豐指尖輕輕敲擊著圖冊上邏些的位置,低聲自語。這四個字,是曆史長河中無數帝國處理龐大異質疆域的不二法門,也是他早已定下的方略核心。但具體如何“分”,如何“治”,則需要極其精密的算計和對人性、時局的深刻洞察。

直接吞並,設立單一的、權力過大的都護府?那無異於在高原上製造一個潛在的、巨大的河北藩鎮,甚至可能因文化隔閡與距離遙遠而更難以控製。保留吐蕃王室或某個強大貴族作為傀儡?那更是養虎為患,叛亂的火種隨時可能複燃。

他的目光在輿圖上巡弋,如同鷹隼審視著自己的領地。吐蕃故地,依據其地理、部落和曆史淵源,天然地可以劃分為幾個大塊:以邏些為中心的衛藏地區烏斯藏),這是吐蕃的政治和宗教核心;藏北羌塘草原,遊牧區,民風彪悍;東南部的工布、塔布等地區,山林密布,部落林立;以及西部的象雄阿裡)地區,剛剛被蘇瑾攻克,相對獨立。

“必須打破其原有的地域和部落聯盟結構。”杜豐提起朱筆,在圖冊上劃出了幾道清晰的界限。他的構想逐漸成型:

其一,行政分割,化整為零。

奏請朝廷,不設單一的“吐蕃都護府”,而是將吐蕃故地拆分為四大都督府,分屬不同的上級機構管轄,使其互相牽製,難以形成統一合力。

·拉薩都督府:轄原衛藏核心區域,邏些更名為拉薩,設為府治。此地由朝廷直接派遣流官與歸附貴族共治,但軍權必須牢牢掌握在唐軍手中。

·羌塘都督府:轄廣袤的藏北草原,府治設在那曲。此地以羈縻為主,承認歸附部落首領的世襲地位,但需接受大唐冊封,承擔兵役和貢賦,同時移民少量漢民,建立軍鎮據點,進行滲透。

·朵甘都督府:轄原吐蕃東南部地區,府治暫定昌都。此地多山林部落,情況複雜,需剿撫並用,大力招撫當地部落頭人,授予官職,利用他們來管理地方,同時開辟道路,加強聯係。

·象雄都督府:轄新平的象雄阿裡)地區,府治暫定於古格。此地由蘇瑾暫管,因其剛被征服,需駐留重兵,同時利用其相對獨立的地理位置,作為向西防禦大食、向南窺視天竺的戰略支點。

這四大都督府,拉薩、羌塘歸即將設立的西域大都護府直轄,朵甘暫由劍南道代管,象雄則由安西都護府遙領。行政隸屬上的交錯,本身就是一種製衡。

其二,軍事鎮戍,要點控製。

在各都督府治所、交通要道、險隘關口,設立永久性的軍鎮、守捉城。駐軍不追求數量龐大,但必須精悍,且實行輪戍製度,避免將領與地方勢力勾結。駐軍除了防禦,還負責維持地方秩序,鎮壓小規模叛亂,並……執行下一項關鍵政策。

其三,廢黜奴製,解放生產力。

這是杜豐認為從根本上瓦解吐蕃再生能力,並爭取底層民心的最關鍵一步。他提筆,在奏疏的草稿上重重寫下:“……吐蕃舊製,貴族蓄奴如畜,生殺予奪,儘出其心。此乃其國祚不穩、內亂頻生之根源。今既歸王化,當行仁政,廢黜一切奴隸身份,儘編為大唐編戶齊民,授田墾荒,與漢民同律……”

這一條,必將觸動所有舊貴族的根本利益,會遇到巨大的阻力,甚至可能引發反彈。但杜豐決心已定。他相信,隻要唐軍刀鋒足夠鋒利,政策執行足夠堅決,再輔以利益交換如給予舊貴族部分經濟補償或虛職榮譽),這項撼動高原根基的政策,必須推行下去。解放出來的大量人口,將成為開發高原、繳納賦稅、甚至提供兵源的基礎。

其四,移民實邊,推行教化。

從隴右、河西乃至蜀中,招募貧苦農戶、手工業者,給予土地、種子、免除賦稅等優厚條件,鼓勵他們遷往吐蕃新地,尤其是拉薩河穀等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同時,在各都督府治所設立官學,強製貴族子弟入學,學習漢文、儒經、律法,推行大唐衣冠、禮儀。宗教方麵,不急於打壓本土宗教,但鼓勵佛教漢傳)高僧前往傳法,並加以引導和規範,使其成為維護穩定的力量。

其五,經濟紐帶,血脈相連。

命令“興業社”迅速進入,建立分支。利用吐蕃豐富的畜牧、礦產如鹽、硼砂)資源,開展貿易。將內地的茶葉、絲綢、鐵器、糧食運進去,將吐蕃的牲畜、皮毛、藥材運出來。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是比任何武力征服都更為牢固的紐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思路逐漸清晰,一份詳儘的《吐蕃故地善後及治理方略》在杜豐筆下逐漸成形。窗外,天邊已泛起魚肚白。

數日後,大明宮紫宸殿,小範圍的高級軍政會議。

杜豐將這份沉甸甸的方略呈遞給代宗皇帝,並向在場的重臣闡述了自己的構想。

不出所料,當聽到“廢黜奴製”時,殿內響起了一片吸氣聲。

一位老成持重的大臣憂心忡忡道:“尚父,分割治理、駐軍移民,皆乃良策。然這廢黜奴製……是否過於激進?吐蕃舊貴族雖降,其勢猶在,若因此逼其反叛,恐新得之地,頃刻糜爛啊!”

杜豐早有準備,平靜回應:“李公所慮,亦是常情。然請問,是留著數十萬心懷怨恨的奴隸,隨時可能被舊貴族利用來造反更危險?還是解放這數十萬人,使其成為心向大唐、安居樂業的百姓,並以此徹底斬斷舊貴族動員能力更危險?”

他頓了頓,聲音鏗鏘:“舊貴族或會反彈,但他們在藏北已失根基,邏些在我軍掌控之下。些許叛亂,不過疥癬之疾,我大唐王師正可借此機會,名正言順地進一步清除頑抗勢力!此為陣痛,不可避免,但長遠來看,利大於弊!唯有讓吐蕃底層民眾真正感受到王化之恩,得享生民之樂,此地方能長治久安,永為大唐之土,而非暫歇之驛站!”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後看向代宗:“陛下,吐蕃之治,非一時之功,需有十年、甚至數十年之堅持。然此策若行,則高原可定,西陲永寧。臣,懇請陛下聖斷!”

代宗皇帝看著杜豐,看著他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堅定與遠見,回想起自安史之亂以來,杜豐的每一次謀劃,幾乎從未出錯。他深吸一口氣,重重點頭:“準奏!便依尚父之策行事!著中書省即刻擬旨,設立四大都督府,歸屬、駐軍、移民、廢奴、教化諸事,均由尚父總攬,各部協同,務必使吐蕃新地,穩如磐石!”

“臣,領旨!”杜豐躬身,心中一塊大石落下。

帝國的意誌,隨著一道道加蓋玉璽的詔書,飛向那片剛剛臣服的雪域高原。一場比軍事征服更為深刻、影響更為久遠的變革,即將在那片世界屋脊上轟轟烈烈地展開。杜豐的筆下,不僅規劃了疆域,更在試圖重塑一片土地和人民的命運。

喜歡乃翁,大唐中興了!請大家收藏:()乃翁,大唐中興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最強女保鏢 覺醒秦始皇,全場都跪了! 祁總,您家霸鵝又上熱搜了! 最強係統傳承 開局退婚,她們竟然為我打起來了 武道通神,從藥鋪學徒開始崛起 穿越女尊,我綁定了多子多福係統 大戰後,撿了兩個小徒弟 重生1985,少年大有可為 濕熱回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