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離開工業發展部,徑直入宮求見朱元璋。在謹身殿內,果然見到朱高熾一如既往地侍立在旁,聆聽聖訓,學習治國之道。
王卓將琉球三國請求內附以及朝鮮希望貿易與技術援助的訴求,原原本本地向朱元璋做了彙報,並呈上琉球三國和朝鮮的禮單。
朱元璋聽完,手指輕輕敲著禦案,沉默了片刻,方才開口,聲音沉穩:朝鮮那邊,想買咱們的東西,又想咱們幫他們建電廠、開礦,這些具體的事務,就由你和高熾商量著辦吧,把握好分寸就行。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至於琉球請求內附之事...暫且擱置,不必再議。
王卓心領神會,立刻明白了老爺子的顧慮。
秦王朱樉剛剛就藩倭國,立足未穩,若朝廷此刻立刻將緊鄰倭國的琉球納入直接管轄,難免會讓朱樉覺得父親偏心,將容易治理、麻煩較少的琉球收歸中央,卻把他放在需要強力鎮壓的倭國。
這份帝王心術,既是對遠方兒子的安撫,也是為了避免藩王心生芥蒂。
一旁的朱高熾敏銳地察覺到了氣氛的微妙,立刻笑著轉移了話題:姑父,朝鮮和琉球的事既然已有章程,那咱們之前商議的,組建以大明為核心的那個...那個貿易體係的事情,是不是該加緊落實了?”
“往後諸多具體聯絡、物資調配,還得勞煩姑父您在中間多多辛苦。
他語氣誠懇,隨即又帶著幾分躍躍欲試問道:不過,這麼大一個事兒,總得有個響亮的名號吧?姑父您覺得該叫什麼好?
王卓還沒答話,坐在上首的朱元璋已經帶著慈祥的笑容看向自己的胖孫子,語氣寵溺地問道:哦?咱的大孫子有什麼好想法?說來聽聽。
得到祖父的鼓勵,朱高熾眼睛一亮,顯然早有腹稿,挺了挺圓滾滾的肚子,朗聲說道:孫兒覺得,叫大中華自由貿易圈如何?既點明了我大明為核心,又體現了開放貿易之意。
王卓聞言,立刻表示讚同:太孫殿下此名甚好!依臣之見,此貿易圈不僅在於經濟一體,互通有無,更應肩負起傳播我中華先進文明、禮儀教化的責任,增強周邊對華夏文明的認同與向心力,這才是長遠穩固的根基。
朱元璋聽到自己孫子想出的名字不僅氣派,還被王卓引申出如此深遠的意義,心中更是歡喜,看著朱高熾的目光充滿了欣慰,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花,讚道:好!咱看這名字就很好!大氣!
朱元璋越看自己這個胖孫子越是滿意,不由得對王卓感慨道:王卓啊,去年讓高熾去你們東大留學了幾個月,回來之後,這長進可真是不小!不光是眼界開闊了,說話辦事,連學問見識也都增進了一大截。
頓了頓,朱元璋繼續說道:眼看馬上就要夏收了,咱打算讓在京的適齡皇子、皇孫,都先去體驗一下農事艱辛。等夏收結束,就分批送到東大去學習進修,你覺得這個安排怎麼樣?
王卓自然是舉雙手讚成:陛下聖明!此策高瞻遠矚。諸位殿下未來大多要就藩於大明本土之外,若能趁年少時往東大留學,學習現代的政治、經濟、科技與管理知識,對未來治理封地、藩國大有裨益。”
另外王者心裡想著:“東大方麵,也必定歡迎之至。如此一來,大明的二代、三代統治核心,大多具備東大留學背景,思想同步,認知同頻,更能極大鞏固兩個時空之間的友好關係與貿易往來。
這個構想讓王卓也頗為興奮,這簡直是給未來的大明帝國高層集體鍍金,加深綁定。
然而,朱元璋前麵那句話,卻讓朱高熾瞬間蔫了。體驗夏收?在酷暑烈日下彎腰收割?這對一個胖子來說,簡直是酷刑!他胖乎乎的臉上立刻露出了哀求之色,弱弱地看向朱元璋,試探著商量:皇爺爺...那個...夏收...孫兒...孫兒是不是可以...
不可以!朱元璋根本沒讓他把話說完,斬釘截鐵地說道,語氣不容置疑,夏收,你就跟在咱身邊,一塊下地!好好體驗一下農事的艱辛,順便減一下你這身肥肉!
看著朱高熾瞬間垮下來的胖臉和求助的眼神,王卓隻能努力憋著笑,投去一個愛莫能助的目光。心中暗想:小子,你這減肥之旅,看來是躲不過去了。
正事談完,王卓便準備告退。這時,朱元璋似乎忽然想起什麼,用帶著幾分戲謔的語氣叫住了他:對了,王卓,琉球和朝鮮使臣送來的那些禮品,你就自己留著吧,不必充入國庫了。
啊?陛下,這...王卓一愣,那些金銀珍寶價值不菲,他本打算全部上繳。
朱元璋擺了擺手,臉上帶著一種看透一切的笑容,調侃道:咱還不知道你?見不得窮人受苦!這些金銀珍寶你拿去周轉,省得哪天你又缺錢了,偷偷摸摸去變賣安慶的嫁妝。到時候傳出去,咱大明的駙馬爺要靠變賣公主的嫁妝度日,讓咱跟著你一起丟人!
王卓頓時鬨了個大紅臉,沒想到這點黑曆史老爺子居然還記得這麼清楚,並且在這個時候點了出來。他隻好尷尬地笑了笑,拱手道:臣...臣謝陛下體恤。
朱元璋哈哈一笑,揮揮手讓他退下。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