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既畢,朱棣端坐在書房主位之上,麵色雖仍帶著幾分威嚴,但眼中已少了先前的肅殺之氣。他抬眼看向侍立一旁的世子朱高熾,聲音沉穩而有力:“高熾,代本王送送王郎中。”
“是,父王。”朱高熾身形微正,恭敬應下,隨即轉身,對王卓做出一個清雅且不失禮數的手勢,溫聲道,“王郎中,請。”
王卓微微欠身,向朱棣行禮告退,而後與朱高熾一同走出了那氣氛凝重的書房。穿過層層疊疊、飛簷鬥拱的殿宇,步入庭院之中。此時,陽光正好,如金色的絲線般灑落,照在兩人身上,也為這番對話染上幾分暖意,仿佛給這略顯沉重的氛圍注入了一絲生機。
遠離了父親的視線,朱高熾那稍顯緊繃的肩膀不著痕跡地鬆弛下來,整個人也多了幾分少年人的自在。王卓看著身旁這位以仁厚聞名後世的少年世子,想起昨日謹身殿禦前會議時,氣氛劍拔弩張。正是朱高熾,他雖年少,卻毫無懼色,清晰有力地陳述了與東大合作對大明百姓的裨益。從農業技術的革新,能讓百姓不再為饑荒擔憂;到工業繁榮,可使大明治隆唐宋,遠邁漢唐。他條理清晰,言辭懇切,成功勸諫了猶疑的朱元璋,讓這關乎大明未來的重要決策得以順利推進。這份膽識與遠見,絕非尋常少年所能及。
“世子殿下,”王卓放緩腳步,誠懇說道,目光中滿是敬意,“昨日在陛下麵前,多謝殿下仗義執言,力陳與東大合作之利。若非殿下睿智勸諫,此事恐生波折,大明或許就會錯過這難得的發展機遇。”
朱高熾聞言,溫和一笑,暮色中那雙眸子顯得格外清亮,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他輕聲說道:“王郎中言重了。高熾所言,無非是親眼所見、心中所感罷了。那日隨三伯與您一同前往東大,所見所聞,皆讓我深受震撼。東大之人,生活富足,百姓安居樂業,街市之上,商賈雲集,貨物琳琅滿目。學子們在學堂中朗朗讀書,老人們在樹下悠閒下棋,一派祥和之景。”
他停下腳步,望向天邊那抹漸沉的霞光,那霞光如一幅絢麗的畫卷,將天空染得五彩斑斕。他的語氣裡帶著超越年齡的深沉與向往:“人若見過光明,便再難安於長夜。東大所見之世,或許便是先賢典籍中‘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天下吧?在那裡,沒有饑餓,沒有戰亂,每個人都能安居樂業。”
他轉回目光,看向王卓,聲音不高卻異常堅定:“既知世間已有此等盛世景象,我輩若仍固步自封,豈非辜負這萬裡江山與天下黎民?縱然前路荊棘,也當奮力一搏,為大明闖出一條新路來。哪怕這條路充滿艱難險阻,哪怕要麵對無數的質疑和反對,我也絕不退縮。”
王卓看著少年清秀而堅毅的側臉,心中感慨萬千:好一個鮮衣怒馬懷瑾握瑜的少年郎!曆史的記載果然不虛,這位未來的明仁宗,其仁愛並非懦弱,而是有著對更美好世界的深切向往和擔當。他有著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勇氣,敢於挑戰傳統,為了大明的未來不惜付出一切。
他也停下腳步,麵向朱高熾,鄭重拱手,目光中滿是期待:“殿下心有‘滄海為舟,立馬昆侖’之誌,實乃大明之福。下官唯願——風禾儘起,早日天下大同。願殿下此行,能如那春風中的禾苗,茁壯成長,為大明帶來生機與希望。”
“風禾儘起……”朱高熾輕聲咀嚼著這四個字,眼中光芒閃動,仿佛看到了那美好的未來景象。他鄭重還禮,聲音沉穩而有力:“高熾謹記。路雖遠,行則將至。隻要我們堅持不懈,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終有一天能實現這天下大同的理想。”
兩人繼續前行,至臨近府門的一處回廊,四下漸趨安靜,隻有微風輕輕拂過,帶來絲絲縷縷的花香。王卓放緩語氣,關切道:“殿下主動請命前往東大研學經濟之道,誌存高遠,令人敬佩。隻是東大畢竟遠隔時空,國情迥異,殿下身係眾望,此行千頭萬緒,還望務必珍重。東大之行,不僅要學習他們的經濟知識,還要了解他們的文化、製度,這其中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
朱高熾神色平靜,目光澄澈如初,他坦然接過話頭,聲音平和而堅定:“王郎中的心意,高熾明白。您是想說,我此去東大,在許多人眼中,形同‘質子’,既為求學,亦是為安彼方之心,彰大明誠意,對麼?”
他語氣平和,毫無避諱,反而帶著一種洞明世事的通透:“個人安危、一時毀譽,與天下大勢、蒼生福祉相比,何其微末。若能借此行,為我大明尋得富民強國之方,讓百姓早日得見東大那般安居樂業的景象,莫說是‘質子’之名,便是龍潭虎穴,高熾亦願往,不懼。”
王卓心神為之所攝,一時無言。他萬沒想到朱高熾早已將其中最敏感的關節看得如此透徹,且甘之如飴。這位少年世子,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和擔當,他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為了大明的未來,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
此時,兩人已行至王府大門。那高大的門扉,仿佛是一道通往未來的門檻。王卓停下腳步,所有感慨化作深深一揖,聲音中帶著一絲不舍:“殿下……珍重。王卓在京中,靜候佳音。願殿下此行順利,學有所成,早日歸來。”
朱高熾拱手還禮,神色莊重,目光中充滿了堅定和自信:“王郎中亦請珍重。高熾,必不負所托。定會將東大的先進知識和理念帶回大明,為大明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卓轉身邁過那道高高的門檻。就在他回身作彆之際,恰見最後一縷金色的陽光突破雲層,完完全全地籠罩在門內的朱高熾身上。那陽光如同希望的光輝,灑在少年世子身上,給他增添了一層神聖的光輝。少年世子立於巍峨門庭之下,身形雖顯“單薄”,卻在光影交織中,仿佛承載起了一個時代的期許,沉靜而恢弘。他就像一座燈塔,為大明指引著未來的方向。
王卓胸中熱潮湧動,那句“龍潭虎穴亦不懼”的誓言與眼前景象重合,讓他不禁想起後世的名句:“壯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美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這位少年世子,正是大明的希望,是未來大明的棟梁。
他深深望了一眼,將所有的敬佩與期望融入目光,再次揖彆,旋即轉身,大步融入京城熙攘的人流。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