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午時的陽光堪堪驅散晨霜,金陵城外的東大營地還彌漫著淡淡的爆竹硝煙味。王卓剛在食堂吃完一碗熱騰騰的餃子,衛兵便來通報皇太孫到訪。
隻見朱高熾乘著一頂暖轎而來,身著簇新的緋色團龍蟒袍,外罩玄狐鬥篷,圓臉上帶著節日的喜氣。身後隨從抬著兩個沉甸甸的禮盒。
“姑父,新春大吉!”朱高熾笑嗬嗬地拱手,姿態親切自然。
“殿下金安!這般大冷天還勞您親自過來,快請裡麵坐。”王卓連忙將他迎進燒著炭盆的暖閣。
寒暄落座,送上年禮後,朱高熾捧著熱茶,看似隨意地提了一句:“姑父,昨夜你們在這營地守歲,甚是熱鬨啊。皇爺爺今早聽聞,很是欣慰。”他頓了頓,聲音壓低了些,帶著一絲意味深長,“尤其是……後世諸位先生對皇爺爺‘縫合南北,再造華夏’、‘千古一帝’的評價,皇爺爺聽了,很是……受用。”
王卓心中了然,這營地周圍果然少不了錦衣衛的耳目,他麵上不動聲色,恭敬道:“陛下功業,彪炳千秋,後世子孫感念,乃是常情。”
朱高熾笑了笑,不再糾纏此事,話鋒一轉,終於道明了來意:“姑父,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這大明皇家銀行之事,孤思前想後,仍覺千頭萬緒。最難的便是,這銀行網點,該如何鋪設至全國州縣?總不能在每個縣衙旁再蓋一座銀行衙門吧?這人員、這開銷……而且,懂金融運作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他眉頭微蹙,顯是為此事困擾已久。
王卓聞言,也是一愣。他一個程序員出身,搞搞技術對接、倒賣物資還行,真要設計一套遍布全國的金融機構運營體係,那真是觸及他的知識盲區了。他下意識地摩挲著茶杯,喃喃道:“這確實是個難題……需要一個現成的、能深入到基層的體係來承載……”
就在這時,一直安靜坐在旁邊翻閱資料的荀史墨忽然抬起頭,推了推眼鏡,輕聲問了王卓一句:“卓哥,你忘了咱們那邊的……郵政儲蓄是怎麼起家的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
王卓猛地一拍大腿,眼睛瞬間亮得嚇人,興奮地幾乎要跳起來:“驛站!對啊!大明的驛站係統!”
他激動地對朱高熾說道:“殿下!現成的網絡就在眼前啊!我大明驛站,星羅棋布,貫通南北東西,直達州縣乃至重要衛所!還有比這更完美的銀行網點雛形嗎?就讓驛站兼辦銀行業務!驛站本身就有官署、有人員、有安保、有傳遞係統,驛丞皆由吏部銓選,識文斷算。稍加改造培訓,便能承擔起貨幣兌換、小額存取、甚至是朝廷政策性的放貸和收款業務,還有比這更現成的銀行網點嗎?這是最快、最省成本將銀行開到全國的辦法!”
朱高熾先是一怔,隨即胖胖的臉上也湧上狂喜的紅光,但很快又冷靜下來,提出疑慮:“驛站?!妙啊!可是……姑父,驛站人員多是驛丞、驛卒,讓他們迎來送往、傳遞公文尚可,這金融之事,他們一竅不通啊!而且,驛站係統龐大,人員良莠不齊,若借此機會貪腐舞弊,豈不是禍害更烈?”
王卓早已想過這個問題,從容答道:“殿下,初期業務可以很簡單,主要就是新舊寶鈔和銀元的兌換,以及針對農戶購買糧種、農具的小額低息貸款。存取業務都未必需要立刻大規模開展。這些操作並不複雜,經過短期集中培訓,識文斷字的驛丞完全可以勝任。至於貪腐……”
王卓頓了頓,語氣帶著幾分對洪武朝特色的微妙感慨:“在陛下……嗯,在當今陛下雷霆萬鈞的反貪手段之下,洪武朝的吏治,可以說是華夏有史以來最為清明的時期了。有此赫赫天威震懾,宵小之輩縱然有心,也未必有那個膽量。即便有,以錦衣衛之能,查處起來也比分散設立新衙門要容易得多。此舉,至少能將風險控製在最低,且效率最高!”
朱高熾仔細思量,越想越覺得此計大妙,興奮地搓著手:“若能成,開春便可通過驛站,向急需的農戶發放貸款,助他們購買高產糧種和化肥!這真是雪中送炭!”但他隨即又想起史書上的教訓,擔憂道:“隻是……前宋王安石相公的‘青苗法’,本意亦是惠民,奈何執行之下,反成害民之政。孤恐下麵官吏強行攤派,反而加重農人負擔。”
“所以需要嚴密的監督,”王卓沉聲道,“除了常規的禦史巡查,或可讓錦衣衛暗中查訪,確保貸款自願,用途真實。不過,眼下可能還有一個問題……”他皺起眉,“千百年來,普通農戶習慣了量入為出,畏懼借貸。即便我們利息再低,他們恐怕也不敢輕易向我們‘借錢’。”
這時,荀史墨再次開口,他的聲音依舊平靜,卻給出了一個極具操作性的方案:“農民不敢借錢,往往是因為沒有穩定的還款來源,對未來缺乏信心。我們可以給他們創造‘源頭活水’。”
他條分縷析地說:“比如,北方地區,開春後不是有大量水利、鐵路、工廠等基建項目要上馬嗎?可以改變沿用千年的無償服徭役製度,試行‘有償招工’每日給現錢三十文。讓參與建設的青壯勞力獲得實實在在的工錢,他們有了穩定收入,自然就敢貸款改善生活、投入生產,也還得起貸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南方,特彆是竹林茂密之地,”荀史墨看向王卓,“卓哥,你忘了?東大每年都需要進口天量的紙漿原料。我們可以發動農戶砍伐竹子,初步加工成竹片。再提供簡單易用的竹片機,一日可加工毛竹二百斤,按每10斤一文收購,一戶一日至少可得二十文,然後由朝廷……或者由即將成立的皇家銀行下屬的貿易部門,統一收購這些竹片,銷售給東大。這等於是在農閒時節,為南方農戶開辟了一條全新的財路。有了這筆預期收入,他們還怕貸點款買種子化肥嗎?”
王卓聽得目瞪口呆,像第一次認識荀史墨一樣,上下打量著他:“老墨……你……你怎麼連怎麼發動農民創收都懂?你這知識麵也太雜了吧?!”
荀史墨挑了下眉毛,臉上露出一絲難得的、略帶傲嬌的表情,淡淡說道:“我大學本科修的是社會工作,碩士研究方向是農村經濟發展。懂得多一點,不是很正常嗎?”
朱高熾看著荀史墨,又看看王卓,胖胖的臉上笑容徹底綻放,仿佛看到了無數的糧倉被填滿,無數的銀錢在驛道上暢通無阻地流動。他站起身,對著荀史墨鄭重地拱了拱手:“荀先生大才!孤受教了!如此,這銀行與惠民之事,便真有可行之基了!”
一條依托古老驛站、聯通現代金融、旨在盤活整個大明基層經濟的脈絡,在這個大年初一,逐漸清晰起來。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