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精心完善的鐵路規劃,王卓返回明朝時空戎洲。他深知,要讓朱元璋這樣精打細算的皇帝同意如此龐大的基建計劃,光靠圖紙是遠遠不夠的。
在戎洲的三天裡,王卓化身紀錄片導演。他手持高清攝像機,穿梭在礦區和建設工地之間。鏡頭記錄下朱濟熺在簡陋的指揮所裡熬夜規劃城鎮的黑眼圈,捕捉到徐增壽率領護衛隊在廣袤草原上策馬奔騰的英姿,更拍下了礦工們揮汗如雨開采鐵礦的動人場景。
"這個鏡頭一定要拍好,"王卓對身邊的隨從說,"要讓陛下看到,他的孫子在這裡不是遊山玩水,而是在為我大明開疆拓土。"
最震撼的還要數無人機航拍。當無人機升上數百米高空,從上帝視角俯瞰這片大陸時,連王卓自己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說不出話來。連綿的紅色礦脈如同大地的血脈,廣袤的草原一直延伸到天際,蜿蜒的河流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還有那處女地般的海岸線,勾勒出令人心動的弧度。
"皇爺爺,孫兒在戎洲一切安好..."朱濟熺特意換上正式的藩王世子禮服,站在礦區前對著鏡頭恭敬行禮。這個鏡頭王卓反複拍了三遍,直到朱濟熺的問候語裡帶著真摯的哽咽才通過。
帶著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王卓登上了返回大明的運20。當飛機穿越雲層,降落在南京機場時,他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宮。
謹身殿內,朱元璋正在考校朱高熾的功課,朱棣則在一旁彙報軍務。見王卓求見,朱元璋挑了挑眉:"朕還以為你在戎洲樂不思蜀了。"
"臣豈敢。"王卓恭敬行禮,隨即取出存儲設備,"陛下,殿下,臣帶回了戎洲的最新情況。"
當大屏幕電視亮起,戎洲的壯麗景象呈現在眼前時,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這...這便是戎洲?"朱元璋第一次從空中視角看到這片新大陸,忍不住站起身來,步履蹣跚地走到屏幕前,顫抖著手觸摸著畫麵上的山川河流。
朱棣更是激動得語無倫次:"父皇您看!這鐵礦的規模!這草原的遼闊!這...這簡直是我大明夢寐以求的寶地啊!"
當朱濟熺的身影出現在屏幕上,用略帶沙啞的聲音向朱元璋請安時,老皇帝的眼角終於控製不住地濕潤了:"熺兒...熺兒瘦了,但更像個男子漢了。"
王卓適時接過話頭:"陛下,目前礦區已經開始產出礦石。但由於碼頭和鐵路尚未建成,開采的礦產暫時由臣運往東大進行結算。待基建設施完善後,我們可以用貨輪將礦產運回大明,留足自用部分後,再出口到東大。"
"善!"朱元璋重重拍案,"就該如此!"
這時,朱棣迫不及待地插話:"父皇,兒臣還有一個好消息。安慶油田已經出油了!附近的煉油廠正在日夜趕工。一旦能夠生產合格油料,兒臣就能以安慶為基地,遠征漠北,徹底掃平瓦剌!"
他轉向王卓,目光灼熱得幾乎要噴出火來:"妹夫,這次還要辛苦你了。再去一趟安慶,從東大多帶些工程師和工人過來,讓煉油廠儘快投產!"
朱元璋沉吟片刻,緩緩點頭:"準奏。不過..."
王卓敏銳地抓住這個機會,立即拿出那份厚重的鐵路規劃圖:“陛下,殿下,這正是臣要彙報的要事。此乃臣與東大數十位頂尖工程師,為大明量身打造的《大明鐵道網總體規劃》。”
當巨大的鐵路網絡圖以動畫形式展現在屏幕上,一條條粗壯的紅線如同血脈般將大明的核心疆域、新得的戎洲乃至規劃中的北方戰區連接起來時,朱高熾手中的奏折“啪”地掉在了地上,他失聲道:“這…這縱橫萬裡,勾連九州…姑父,您這手筆…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朱元璋的瞳孔也是猛然收縮,他死死盯著屏幕上那條從應天府直通戎洲港口的超長線路,聲音從牙縫裡擠出來:“王卓,你給朕好好說道說道,這…這東西,它到底是個什麼價錢?”
王卓深吸一口氣,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他調整激光筆,指向圖例:“陛下明鑒。此規劃摒棄了東大如今昂貴的高鐵與電氣化鐵路,采用的乃是其三十年前成熟、可靠且廉價的內燃機牽引技術。即便如此,因鋼鐵、水泥、人工及技術轉讓之巨耗,初步核算,每公裡造價…約需五千萬元。”
“多少?!”朱元璋猛地從龍椅上彈了起來,伸出的手指都在顫抖,“五千萬元?!一裡地?!”朱高熾連忙小聲解釋道:不是5000萬一裡地,一公裡等於兩華裡。。。”
朱元璋好似沒聽見,接著咆哮道:“王卓!你這是要咱朱明的祖墳嗎?!這哪是修路,你這是要用金磚給大明鋪地!把咱的國庫、內帑全填進去,都鋪不出百裡地!”
殿內的空氣仿佛凍結了。朱棣張了張嘴,把想說的話又咽了回去,隻是擔憂地看著王卓。朱高熾更是屏住了呼吸,臉色發白。
王卓卻上前一步,目光坦然地看著朱元璋,聲音清晰而堅定:“陛下!請息雷霆之怒,容臣將這鐵路之利,細細算與陛下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操控遙控器,地圖上的主線路線亮起紅光:“陛下請看,此路非是耗財之路,實乃是生財之路、強兵之路、固國之路!”
“其一,強兵之利!”他放大地圖,重點標注出北疆線路,“若此條‘京北線’建成,一旦瓦剌犯邊,大軍及糧秣軍械從應天出發,三日可達北平,五日可出塞外!陛下,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大明王師從此可朝發夕至,再無鞭長莫及之憂!蠻夷縱有萬般驍勇,可能擋我鋼鐵洪流日夜不息?”
朱棣聞言,眼中瞬間爆發出熾熱的光芒,忍不住擊掌喝道:“妙啊!父皇!若真如此,兒臣何須再勞師遠征?隻需以鐵路為動脈,在邊境陳以精兵,便可高枕無憂!這…這比修十座長城還有用!”
王卓點點頭,繼續指向江南與中原的線路:“其二,生財之利!蘇杭絲綢、鬆江棉布、景德瓷器、閩鐵滇銅…以往靠漕運、靠馬拉,數月乃至半年方能周轉。若鐵路暢通,旬日可達!貨物其流,則賦稅倍增!商旅繁盛,則民富國強!臣可立軍令狀,鐵路修通之處,三年之內,沿線商稅必翻一番!這路,它自己就能把錢賺回來!”
朱高熾此時已撿起奏折,快步走到地圖前,指著一條連接產糧區與北方軍鎮線路,激動地補充:“皇爺爺,孫兒以為,姑父所言極是!此路若通,不僅商稅可增,更可平抑物價,調劑豐歉。山東河南之糧,可速運京畿;江南漕糧,亦可部分轉由鐵路,減輕運河壓力,實乃一舉多得!”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王卓的聲音變得無比凝重,“此乃固國之本!”他將整個大明疆域圖點亮,“陛下,這些鐵軌,就像一根根堅韌無比的鎖鏈,將我大明萬裡江山牢牢綁定在一起!雲貴之土司,邊軍之將門,乃至新拓之地,因路途遙遠,以往總有政令不通、離心之患。但鐵路一通,朝堂之威,旬月可抵天涯海角!各地人才、物資、兵力皆可快速調動,從此,大明才是一個真正的、血脈相通的整體,再無比疆域更難以逾越的天塹!此乃萬世之基業啊,陛下!”
王卓接著調出規劃圖上的重點線路:"我們可以分期修建,先用戎洲礦產的貿易收益修建關鍵路段。既能鍛煉工人隊伍,培養人才,又能逐步推進工業化進程。"
朱元璋臉上的怒容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專注與深思。他背著手,緩緩走到屏幕前,蒼老的手指沿著那條貫穿南北的鐵道線虛擬地滑動,仿佛已經觸摸到了那鋼鐵的脈絡。
殿內靜得可怕,隻剩下老皇帝沉重的呼吸聲。朱棣和朱高熾都緊張地看著他。
良久,朱元璋猛地轉過身,目光如電,掃過三人,最終定格在王卓臉上,聲音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修!”
這一聲,石破天驚。
“就按這個計劃,給咱修!”他重重一掌拍在禦案上,震得筆架亂顫,“但是,王卓你給咱聽好了!就先從安慶修到應天,把這‘試驗路’給朕修明白!朕要親眼看看,你這套生財、強兵、固國的道理,是不是真的!若是成了…”老皇帝眼中爆射出駭人的精光,“朕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這鐵路網鋪遍大明的每一寸疆土!”
他頓了頓,指著朱高熾:“高熾,此事你來總攬,給朕盯緊了每一文錢的用處!”
又看向朱棣:“老四,煉油廠和北伐的準備,一刻也不能停!”
最後對王卓說:“你,儘快去安慶,把東大的工匠帶來。這條路,咱等著用它來運兵、運油,橫掃漠北!”
“臣,遵旨!”三人齊聲應道,聲音中充滿了激動與使命感。
殿外,夕陽的餘暉將紫禁城染成一片金紅。王卓知道,朱元璋這一聲“修”,開啟的不僅是一個宏大的基建時代,更是一個古老帝國邁向新生的鋼鐵征程。這鐵軌將要連接的,是過去與未來,是皇權與民生,是一個更加不可預測的壯闊時代。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