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緩緩降臨,王卓的侯府花廳內早已準備妥當。
八盞精致的宮燈將整個空間照得亮如白晝,卻又在角落投下恰到好處的陰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與後廚飄來的若有若無的菜肴香氣交織在一起。
太子朱棣提前一刻鐘就到了。他穿著一身深藍色常服,獨自坐在主位上,手指無意識地在黃花梨椅扶手上輕輕敲擊。王卓注意到,這位太子殿下今日格外沉默,眼神中帶著明顯的審視意味。
"殿下請用茶。"王卓親自將一盞青瓷茶杯推到朱棣麵前,"這是今年新采的龍井,用特殊方法炒製,保留了最原始的清香。"
朱棣端起茶杯,卻沒有立即品嘗。他的目光在廳內掃視一圈,最後落在王卓身上:"聽說你剛從戎洲回來?那邊情況如何?"
王卓不動聲色地在旁邊坐下,從容地說起戎洲的見聞:"那片土地確實得天獨厚。那裡的草原望不到邊,礦脈更是豐富,光是露天的鐵礦,就足夠大明用上百年。"
朱棣聽著,眼神漸漸變得深遠。他輕輕啜了一口茶,忽然歎了口氣:"當年大哥在世時,我一心想的是效仿冠軍侯,率領鐵騎北逐殘元,在狼居胥山刻石記功。那時覺得,能達成這樣的功業,便不枉此生了。"他的手指摩挲著杯沿,語氣複雜,"誰能想到......世事難料。"
這句話意味深長,王卓正要接話,卻被一個洪亮的聲音打斷。
"老四!你和大哥情深義重,對我這個二哥也不能厚此薄彼吧?"
隻見秦王朱樉大步流星地闖進花廳,一身親王常服被他穿出了鎧甲的氣勢。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射向朱棣,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
朱棣幾乎是立刻站了起來,臉上堆起勉強的笑容:"二哥說笑了。我正要回東宮處理幾件緊急公務......"
"急什麼!"朱樉一個箭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按在朱棣肩上,"咱們兄弟難得一聚,今日定要好好喝幾杯。你說是不是,妹夫?"
王卓適時上前,笑吟吟地攔住另一側去路:"秦王殿下說得是。微臣特意準備了佳肴美酒,殿下既來了,總要嘗一嘗再走。"
朱棣被兩人一左一右"請"回座位,臉色明顯沉了下來。王卓能感覺到,這位太子殿下周身的氣壓都低了幾分。
"上菜吧。"王卓對侍立一旁的管家點頭示意。
訓練有素的侍女們魚貫而入,將一道道精心烹製的菜肴擺上桌。為了這場宴席,王卓特意準備了精致徽菜。
"這是胡適一品鍋,"王卓親自為二人介紹,"選用山筍、香菇、土雞、火腿等十八種食材,文火慢燉兩個時辰方才成菜。"
朱樉拿起筷子嘗了一口,眼睛一亮:"好!鮮香醇厚,各種味道融在一起,卻又層次分明。"
"此乃問政山筍,"王卓又指向另一道菜,"取歙縣問政山最嫩的春筍尖,配以香蕈、火腿慢煨而成,最是考驗火候。"
朱棣淺淺嘗了一口,微微頷首:"鮮嫩爽脆,確實難得。"
當臭鱖魚被端上桌時,朱樉忍不住皺起眉頭:"這味道......"
"此菜聞著臭,吃著香,"王卓笑著解釋,"是徽菜一絕,還請殿下細品。"
朱樉將信將疑地夾了一筷子,細細品味後,頓時眉開眼笑:"妙!真是妙!這異香讓人回味無窮。"
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用戎洲龍蝦烹製的數道大菜。蒜蓉蒸的保留了原汁原味,芝士焗的奶香濃鬱,還有用特殊香料爆炒的,每一道都讓兩位大舅哥讚不絕口。
酒是後世的頂級佳釀,王卓特意選了口感醇厚卻不辛辣的台子。
朱樉率先舉杯:"四弟,還記得小時候在禦花園,你總追著我要學騎射?那時你才這麼高,"他用手比劃著,"整天"二哥、二哥"地叫著,非要我教你射箭。"
朱棣舉杯淺酌,語氣依然疏離:"二哥記性真好,那麼久遠的事都還記得。"
"怎麼不記得?"朱樉仰頭飲儘杯中酒,"後來你箭術超過了我,父皇還特意賞了你一把良弓。"他又給自己滿上,"還有一次,你貪玩掉進太液池,是我跳下去把你撈上來的。為這個,母後還罰我跪了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