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金陵城的變化_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2章 金陵城的變化(1 / 1)

初夏的金陵,天氣漸熱,但比天氣更熾熱的,是湧動在城中的消費狂潮。

由太孫朱高熾主導的“現代生活體驗尊享套餐”——囊括了空調、電視、奢華燈具、沙發與席夢思床等超越時代的享受——正式推向市場後,其引發的搶購狂潮,連始作俑者王卓都感到咋舌。

儘管價格高昂至一千銀元,訂單卻如雪崩般湧來,短短時間便售出逾萬套!應天府庫瞬間回籠了超千萬銀元的巨資,足以支撐應天府道路硬化、電線鋪設等數項龐大的基建工程。

真正讓這場銷售狂潮顯得意味深長的,是購買者的身份。平日裡在朝堂上哭窮、奏疏裡強調民生多艱、家裡恨不得連肉都按片計算的宗室勳貴文官士大夫們,此刻紛紛“原形畢露”。

國公侯爺們一買就是三五套,給自己的正宅、彆院、甚至給寵妾的獨棟小樓都安排上。

那些累世經營的江南士紳也不甘人後,派來的管家帶著厚厚的寶鈔,開口便是“照著府上的格局,能裝的地方都裝上”。

一時間,往日裡那些以“清貧”自詡的門第,此刻仿佛被剝去了外在的偽裝,露出了內裡驚人的財富底蘊。

家中有沒有裝上空調,晚上能否在電視的光影中待客,竟成了衡量門第實力與潮流嗅覺的新標準。

這股風潮之烈,甚至影響到了婚嫁市場,有那等媒婆已然開始打探,誰家郎君、誰家小姐的閨房中,是否已備下了那能送來一夜安眠的“席夢思床”。

謹身殿內,朱元璋看著朱高熾呈上的銷售明細,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他咬著後槽牙,對侍立在旁的王卓和朱高熾低吼道:

“好啊……”朱元璋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冰冷的、壓抑到極致的憤怒,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真真是好得很!平日裡頭,一個個跟咱裝得像模像樣!奏章裡寫得字字血淚,說什麼俸祿不足養家,說什麼民生多艱,要與百姓同甘共苦!咱還真當他們都快揭不開鍋了!”

朱元璋猛地伸手指向那疊銷售明細,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帝王的震怒與一種被愚弄的痛心:“看看!都給咱睜大眼睛看看!這一千銀元一套的玩意兒,他們買起來,倒像是咱白送給他們的!三五套,眼皮都不帶眨一下!咱看他們不是沒錢,是他娘的錢多得沒處花,燒得慌!都把咱當傻子糊弄呢!”

出了謹身殿,朱高熾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姑父,如今可看到了?”他的語氣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沉穩與洞察,“以此經濟手段,不費一兵一卒,無須詔獄刑章,便讓彼等自願將窖藏在地底、隱匿於宅院的銀錢,心甘情願地掏將出來。而這些錢,轉頭便可投入道路修築、電廠擴建、學堂興辦,利在長遠。更妙的是,借此番安裝調試,我們著實磨礪出了一批懂得布線、安裝、乃至簡單維修的工匠,這支隊伍,便是將來電力普及的種子。”

他頓了頓,側頭看向王卓,眼中閃爍著智珠在握的光芒:“這比皇爺爺動輒興起大獄、行抄家滅族之事以求充盈府庫,是否更顯高明?至少,少了幾分血腥氣,多了幾分……嗯,‘潤物細無聲’的意味。錢到了該去的地方,人也學到了有用的本事,而那些出錢的人,還得念著咱們的好,盼著下次還有什麼新奇物事。”

王卓聽著這位封建社會幼苗、經過社會主義培養,卻儼然長成了一棵資本主義參天大樹的明朝太孫發表高論,隻能無奈又佩服地豎起大拇指:“高,實在是高!太孫殿下,您這手‘劫富濟國’玩得溜啊!”

王卓心中暗想,這曆史的岔路口,真是越走越奇幻了。

首輪高端市場收割完畢,朱高熾與王卓立刻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市場。王卓再次從東大采購了海量的普及型商品:白熾燈泡、台式電風扇、簡易礦石收音機。

這些商品以極其親民的價格投入市場:電燈泡僅售一百文,還附贈一個拉線開關;電風扇定價五個銀元;收音機定價十個銀元。

頓時,金陵城乃至周邊州府的百姓也陷入了搶購熱潮,雖然不如勳貴們豪奢,但“用上電燈”、“聽個響動”成為了普通家庭也能觸及的現代夢想。

然而,看過東大真實采購價的朱元璋又一次皺起了眉頭。一個燈泡在東大的采購成本極低,到了大明卻賣一百文;電風扇和收音機的利潤更是驚人。他把王卓叫來,語氣不悅:“王卓,你這價格是否太狠了些?這與搜刮民脂民膏何異?”

王卓早有準備,從容解釋道:“陛下明鑒。東大的低成本,是建立在其無比完善產業鏈和龐大產能基礎上的,那是數十年工業積累的結果。但我們大明,不能永遠依賴從東大采購這些輕工業品。”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我們必須逐步建立自己的生產能力。然而,以大明朝目前的工業基礎,無論是玻璃、鎢絲、金屬加工還是電子元件,自己生產出來的成本,短期內必然遠高於直接從東大采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果現在不以較高的利潤空間來保護我們本土剛剛萌芽的‘幼稚產業’,那麼任何本土工廠在東大商品的低價衝擊下,都不可能生存下來。我們現在看似在賺取利潤,實則是在為大明未來的工業體係積蓄力量,提供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這筆錢,最終會回流到我們自己工匠的口袋和工廠的建設中。”

朱元璋沉默了。他不懂什麼“幼稚產業保護理論”,但他聽懂了“不能永遠依賴外人”和“培養自己的人工廠”。儘管心中對高昂的利潤仍有些不快,但他明白王卓所言在理,是為了大明的長遠之計,最終隻能揮揮手,不再追究。

隨著收音機和電力普及的,是來自東大的文化產品。頃刻之間,金陵城的大街小巷,無論是深宅大院還是市井街坊,都開始回蕩著“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的歌聲。

孩子們興奮地模仿著葫蘆兄弟的神通,大人們則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於《漢武大帝》的雄才大略、《射雕英雄傳》的江湖俠義,以及收音機裡全天滾動播放的《說嶽全傳》和《三國演義》評書。

王卓和朱高熾在引進節目時也費了心思:動畫片《葫蘆娃》定在下午六點,吸引放堂的孩童;正劇《漢武大帝》晚上七點首播,適合全家觀看;武俠劇《射雕英雄傳》則放在晚上九點,滿足更多成年人的喜好。考慮到明朝官話與現代普通話的發音差異,所有節目都進行了重新配音,使之更易於被當下民眾接受。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在向東大方麵結算這批文化產品的後期配音製作費用時,王卓對著辦公桌對麵的譚局長,用一種混合著誠懇與耍賴的語氣說道:

“譚局,你看,這配音的費用,大明這邊一分不少,如數照付。但是這些作品本身的……那個‘版權費’,是不是就可以免了?我們這可是在幫你們進行跨時空的文化輸出,提升東大的文化影響力啊!這價值,可不是區區版權費能衡量的。”

譚局長顯然被這番強詞奪理給噎住了,半晌,才傳來一聲無奈的長歎,伴隨著一個仿佛能穿透時空的白眼:“王卓啊王卓,你這賬算得……真是越來越精了!行吧,這次就當是文化推廣了!下不為例!”

王卓嘿嘿一笑,深藏功與名。

王卓看著窗外燈火漸次亮起的金陵城,耳邊傳來隱約的《鐵血丹心》旋律,心中明白,他帶來的,不僅僅是電燈和風扇,更是一場深刻改變人們生活方式與精神世界的革命。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當個海王怎麼了 老子有係統,顫抖吧小鬼子 剛提離婚,影後老婆怎麼成病嬌了 重生了農民修真世界冒險 說打暑假工,你去當星際雇傭兵? 我成東皇太一了 宇宙秘籍之七碎片 家族反哺,我即巔峰! 彆找了皇帝被我帶去修仙了 極拳暴君之從橫壓一世到征伐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