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六年的夏收時節,京郊皇莊的稻田裡一片金黃。
朱元璋身著簡樸的粗布衣裳,帶著一眾皇子皇孫,按照祖製前來親曆農事。晨光熹微中,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風中搖曳,預示著今年將是個豐年。
皇莊管事早早候在田頭,見聖駕到來,連忙上前稟報:陛下,今年試用新稻種的三百畝試驗田,長勢極好。特彆是施用了化肥的那一百畝,稻穗飽滿,稈粗葉茂,遠勝往年。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掃過身後那些年紀尚幼的皇子皇孫,正要開口訓誡農事之重,卻突然發現人群中少了個最顯眼的身影。
高熾呢?朱元璋眉頭微皺。
眾人麵麵相覷,無人應答。站在一旁的朱高煦見狀,眼中閃過一絲得意,故作關切地說:皇爺爺,太孫殿下該不會是怕苦怕累,臨陣脫逃了吧?這農事艱辛,確實不是誰都能受得了的。
放肆!朱元璋狠狠瞪了朱高煦一眼。
管事連忙打圓場:陛下息怒,太孫殿下或許是被什麼要事耽擱了。要不老奴派人去尋...
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一陣突突突的轟鳴聲。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造型奇特的鐵家夥正沿著田埂緩緩駛來。
待那鐵家夥在田頭停穩,駕駛座上跳下一個胖乎乎的身影,不是朱高熾又是誰?
皇爺爺恕罪!朱高熾小跑著來到朱元璋麵前,臉上還帶著幾分油汙,孫兒來遲了。
朱元璋打量著這個滿頭大汗的孫子,又看了看那個還在微微震動的鐵家夥,疑惑地問:你這是...
朱高熾抹了把汗,興奮地說:回皇爺爺,這是孫兒特意從東大營地開來的聯合收割機。這段時間孫兒一有空就去學習駕駛,就等著今天在您麵前展示一番。
他指著不遠處那塊插著天子親耕牌子的田地,今日咱爺倆那塊地,您就安心看著,全都交給孫兒來收!
朱元璋看著孫子滿臉的期待,又瞥見其他皇子羨慕的眼神,終於繃不住臉上的嚴肅,笑罵道:就你滑頭!他大手一揮,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就開始吧!
隨著皇帝一聲令下,收割正式開始。其他皇子皇孫在管事的指導下,笨拙地拿起鐮刀,學著農夫的樣子彎腰收割。一時間,田地裡儘是生疏的割稻聲和此起彼伏的喘息聲。
而朱高熾那邊卻是另一番景象。隻見他熟練地操縱著聯合收割機,在專門劃出的三畝裡來回穿梭。
巨大的滾輪飛速旋轉,所過之處,稻稈整齊倒下,穀粒則通過機器內部的裝置自動脫粒,直接裝入隨行的麻袋中。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三畝稻田已經收割完畢,連脫粒都完成了。
當其他皇子皇孫還在為收割完一小片田地而累得直不起腰時,朱高熾已經跳下收割機,指揮著侍衛將裝滿稻穀的麻袋搬到田頭。
朱高煦看著太孫輕鬆愜意的模樣,又看了看自己磨出水泡的手掌,忍不住酸溜溜地說:太孫殿下倒是取巧。
朱元璋卻哈哈大笑,拍著朱高熾的肩膀對眾人說:看見沒有?這就是動腦子的好處!咱大孫就是聰明!
朱高熾被誇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胖乎乎的臉上滿是得意。
這時,管事帶著幾個老農前來稱重。他們仔細地稱量著每一袋稻穀,反複核算,最後激動得聲音都在發抖:陛、陛下!天子親耕的三畝地,共收稻三千九百多斤!平均畝產...畝產一千三百餘斤!
多少?朱元璋猛地站起身,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千三百斤!陛下,這是亙古未有的祥瑞啊!管事跪倒在地,聲音哽咽。
朱元璋快步走到那些裝滿稻穀的麻袋前,伸手抓起一把金黃的穀粒。飽滿的穀粒從指縫間滑落,發出沙沙的聲響。他怔怔地看著這片剛剛收割完畢的田地,喃喃自語:
這可不是多收了三五鬥啊...
夕陽的餘暉灑在田埂上,將朱元璋的身影拉得很長。這位出身農家的皇帝,比任何人都明白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
他望著正在擦拭收割機的朱高熾,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有欣慰,有震撼,更有一絲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而站在不遠處的朱高煦,看著被眾星捧月般圍在中間的太孫,默默握緊了手中的鐮刀,眼神陰晴不定。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