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我帶係統打造重裝旅
第十章深山兵工廠,破甲奇彈顯神威
朝陽穿透晨霧,灑在晉西北層疊的山巒上。徐昊蹲在鷹嘴崖的山泉邊,用手指測量水流速度,王鐵匠在一旁用樹枝勾畫著熔爐的草圖。這已經是他們進山勘察的第五天,腳下的布鞋早已被碎石磨穿,露出的腳趾沾滿泥汙。
“小徐你看,這山泉流量夠大,能保證淬火用水。”王鐵匠敲了敲岩壁,“但這花崗岩太硬,開鑿作坊至少得半個月。黃崖洞兵工廠當年光搬設備就用了四十多天,咱們這點家當雖少,可沒炸藥開山路啊。”
徐昊望著遠處蜿蜒的山路,昨天係統剛解鎖的【簡易兵工廠建設指南】在腦海裡閃現。他撿起塊燧石在鐵軌上劃了道火花:“王師傅,咱們學黃崖洞的法子,化整為零——先搭三個草棚,熔爐用黏土摻稻草糊起來,機床拆開用老鄉的獨輪車運。至於開山,讓戰士們用鏨子慢慢鑿,晚上就著月光乾。”
這時山腰傳來鈴鐺聲,趙剛帶著二十多個老鄉爬了上來。張大爺拄著檀木拐杖,背上還背著個工具箱;李嬸挎著的籃子裡裝著窩頭和鹹菜,籃沿彆著把用來量尺寸的韭菜葉——這是邊區兵工廠常用的土量具。
“徐參謀,王師傅,俺們帶了好家夥。”張大爺打開箱子,裡麵是十幾把锛子鑿子,“這些都是祖傳的家夥,打家具用的,對付木頭石頭都行。俺們村還湊了五頭牛,能拉最重的機床。”
李雲龍隨後帶著戰士趕到,肩上扛著根炸彎的鐵軌。他往地上一蹲,掏出旱煙袋:“徐昊,老趙說你要三周才能出家夥?不行!鬼子偵察機天天晃悠,最多給你二十天。缺啥儘管說,就算拆了鬼子炮樓的鐵軌,老子也給你弄來!”
“二十天夠造熔爐和改裝機床,但反坦克手榴彈懸。”徐昊在地上畫出圖紙,“日軍95式坦克裝甲雖薄僅12毫米),可咱們的黑火藥手榴彈根本炸不穿。必須用鐵軌鋼鍛彈體,還得解決引信防潮問題——上次反掃蕩,咱們有二十多顆手榴彈受潮沒炸響。”
李雲龍猛磕煙鍋:“那就用繳獲的炮彈引信!周鐵柱,你帶機槍班守外圍,白天警戒晚上幫忙鑿石頭。張大根,給兵工廠的人每天加兩個窩頭,彆讓他們餓肚子乾活!”
接下來的日子裡,鷹嘴崖成了沸騰的戰場。男人們輪班鑿山開石,鏨子磨禿了就用鐵軌鋼重鍛;女人們負責搓草繩、糊棚頂,把自家的棉被拆了給機床保暖;孩子們穿梭在工地間,傳遞工具和水。徐昊和王鐵匠幾乎連軸轉,白天指導施工,晚上研究圖紙,油燈常常亮到天明。
第七天夜裡,熔爐第一次點火就出了問題。黏土爐膛經不住高溫開裂,通紅的鐵水漏出來燒著了草棚。戰士們和老鄉們端著水桶撲上去,徐昊搶過王鐵匠手裡的濕棉被,直接蓋在冒煙的熔爐上。火滅後,他看著變形的鋼坯,心疼得直攥拳頭——這是三天來好不容易熔鑄的材料。
“彆急,小徐。”王鐵匠拍著他的肩膀,用黑灰抹了把臉,“黃崖洞剛開始也老炸膛,劉鼎部長說過‘失敗一次就離成功近一步’。咱們加層耐火土試試,山裡的觀音土耐火性好。”
徐昊眼睛一亮,立刻讓戰士去挖觀音土。經過三次改良,熔爐終於能穩定熔鐵了。當第一根用坦克炮管改造的無縫鋼管出爐時,王鐵匠用卡尺量了又量,激動得手抖:“成了!壁厚誤差不到半毫米,能做彈體了!”
第十八天,首批五枚聚能破甲手榴彈終於造好了。這種手榴彈用鐵軌鋼鍛成圓柱形彈體,頂端裝著繳獲的日軍引信,底部焊著六片尾翼保持飛行穩定。徐昊特意在彈體刻了道凹槽,能讓炸藥能量集中在一點——這是係統藍圖的關鍵設計。
試爆選在隱蔽的山坳裡,李雲龍和趙剛都來了。徐昊選了塊從日軍坦克上拆的裝甲板厚12毫米),擺在二十米外的土坡上。他深吸一口氣,拉開引信,心裡默數五秒後奮力擲出。
手榴彈呼嘯著落地,“轟隆”一聲炸開。硝煙散去,眾人跑過去查看,裝甲板上炸出個淺淺的凹坑,邊緣裂開細縫但沒穿透。周鐵柱撿起彈片:“威力是比普通手榴彈大,但這也炸不穿坦克啊?”
徐昊眉頭緊鎖,係統麵板突然彈出提示:【聚能裝藥需使用硝化甘油增強威力,當前黑火藥效能不足】。他一拍大腿:“問題在炸藥!咱們用的黑火藥威力不夠,得想辦法造烈性炸藥。”
王鐵匠突然開口:“俺聽說黃崖洞用硝石、硫磺和甘油造過炸藥,就是危險性太大。要不試試把繳獲的炮彈炸藥拆出來用?”
這個主意讓徐昊眼前一亮。他們立刻拆解繳獲的日軍炮彈,小心取出裡麵的tnt炸藥,重新裝填手榴彈。第二天再次試爆,這次手榴彈準確命中裝甲板,“當啷”一聲脆響,裝甲板被炸開個拇指大的窟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成了!”戰士們歡呼起來。李雲龍抱著裝甲板反複查看,突然大笑:“好小子!這玩意兒雖不能正麵擊穿,但打履帶、油箱肯定管用!給老子趕緊造,越多越好!”
就在兵工廠全力生產時,偵察兵帶來緊急情報:日軍一個中隊約150人)帶著三輛95式輕型坦克,正往鷹嘴崖方向移動,目標是摧毀兵工廠。
李雲龍立刻召集乾部開會。徐昊指著地圖上的“一線天”峽穀:“這裡最窄處隻有五米,坦克隻能單列通過。咱們分三層阻擊:第一層埋鐵軌地雷炸履帶,第二層用機槍壓製步兵,第三層由反坦克小組用新造的手榴彈炸坦克薄弱部位。”
他特意強調:“新手榴彈數量有限隻有20枚),必須等坦克進入十米內再投。周班長帶兩個小組,專門打坦克履帶和觀察孔。”
趙剛補充道:“老鄉們全部轉移到後山山洞,張大爺帶幾個年輕力壯的負責送彈藥和傷員,婦女們準備好繃帶和草藥。記住,安全第一。”
戰鬥部署緊鑼密鼓地展開。戰士們在峽穀兩側的懸崖上挖了掩體,把機槍架在茂密的鬆樹下;鐵軌地雷被巧妙地埋在碎石堆裡,引線接在旁邊的灌木上;反坦克小組每人背著兩枚新手榴彈,趴在偽裝的草垛後待命。
次日清晨,日軍的坦克轟鳴聲由遠及近。三輛95式坦克排成縱隊,後麵跟著端著步槍的日軍步兵,機槍手警惕地掃視著兩側山崖。第一輛坦克剛進入峽穀中段,就觸發了地雷,“轟隆”一聲巨響,履帶被炸斷,歪在路邊動彈不得。
“打!”徐昊一聲令下,兩側懸崖上的機槍同時開火。日軍猝不及防,前排的步兵成片倒下。後麵的日軍迅速散開,用擲彈筒向山崖還擊,炮彈呼嘯著炸開,碎石和斷枝紛紛落下。
第二輛坦克加速想衝過去,周鐵柱帶著反坦克小組突然從草垛後躍出。他大吼一聲,將手榴彈投向坦克履帶,“轟隆”一聲,履帶被炸開個口子,坦克頓時癱瘓。但日軍的機槍也掃了過來,周鐵柱踉蹌著倒下,胳膊被彈片劃傷。
“班長!”一個戰士大喊著撲過去,剛把周鐵柱拖到掩體後,就被流彈擊中肩膀。李嬸帶著擔架隊及時趕到,用布條緊緊紮住戰士的傷口,抬著他往後撤。
第三輛坦克見勢不妙想後退,徐昊瞄準坦克觀察孔,扣動扳機。子彈穿透觀察孔,裡麵的日軍駕駛員應聲倒下。坦克失控撞在山壁上,徐昊立刻大喊:“投彈!”兩個戰士同時擲出手榴彈,準確落在坦克頂部,炸得炮塔變形。
峽穀裡的戰鬥異常激烈。日軍的擲彈筒不斷轟擊山崖,一個機槍陣地被炸毀,機槍手犧牲了;張大爺推著獨輪車送彈藥時,被流彈擦傷額頭,卻堅持把最後一箱手榴彈送到陣地;李嬸的擔架隊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先後救下八個傷員。
激戰兩個小時後,日軍終於潰敗。峽穀裡留下了三輛被擊毀的坦克和八十多具日軍屍體,八路軍繳獲了兩挺重機槍和五十多支步槍。但勝利的代價是:五名戰士犧牲,十二人受傷,其中三人傷勢嚴重。
打掃戰場時,徐昊發現周鐵柱正用繳獲的日軍軍刀,小心翼翼地把新手榴彈的彈體打磨得更光滑。“徐參謀,這玩意兒威力是大,但得扔得準才行。”他胳膊上的繃帶滲出血跡,“下次咱們多造點,最好每個班都配上。”
李雲龍站在山崖上,望著遠去的日軍潰兵,又看了看正在救治傷員的老鄉們,眼眶有些濕潤。趙剛遞給它一塊窩頭:“老李,這場仗打得不容易,兵工廠保住了,新武器也經住了考驗。”
徐昊打開係統麵板,【支線任務“鷹嘴崖保衛戰”完成,評價:良好!獲得獎勵:鐵血積分800,解鎖“硝化甘油簡易製備法”】。他知道,這隻是開始。遠處的山巒間,隱約傳來更多坦克的轟鳴聲——日軍的大規模掃蕩即將到來。
夜幕降臨時,鷹嘴崖的兵工廠又亮起了油燈。王鐵匠帶著工人們連夜修複受損的機床,李嬸和婦女們幫著包紮傷口、趕製手榴彈布袋,張大爺則在給新造的手榴彈刻上記號——每個彈體都刻著個小小的“保”字,代表著保衛家園的決心。
徐昊坐在熔爐旁,看著通紅的鐵水在模具中慢慢冷卻,心裡默念著:鬼子,來吧。我們有能打穿坦克的手榴彈,有軍民一心的兵工廠,更有永不屈服的中國魂。在這片深山中,勝利的武器正在源源不斷地誕生。
喜歡穿越亮劍:重裝獨立團橫掃日寇請大家收藏:()穿越亮劍:重裝獨立團橫掃日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