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根據地的求援信送到鷹嘴崖時,李雲龍正在給第六輛重坦的駕駛員訓話——新重坦剛加裝了汽車改造成的副油箱,劉根柱正演示怎麼在行駛中切換主副油箱,油量表的指針在“滿”的位置晃了晃,比之前多了小半格。通信兵是個滿臉煤灰的少年,褲腿上還沾著焦黑的布條,一進門就“撲通”跪下:“李團長!鬼子在魯西搞‘鐵壁合圍’,燒了三個村子,抓了兩百多老鄉關在石灰窯據點,還挖了戰壕、架了鐵絲網,說要把咱們的人困死在山裡!”
信紙裹著半塊焦黑的窩頭,是從被燒的村子裡搶出來的,字是用炭筆寫的,筆畫抖得厲害:“石灰窯據點是鬼子用水泥砌的,有三層碉堡,外圍是兩丈寬的戰壕,裡麵灌了水,坦克開不過去;鬼子還帶了‘四式’反坦克地雷,埋在戰壕外,咱們的遊擊隊衝了三次,都沒靠近……”
徐昊展開魯西的地形圖,石灰窯據點標在圖中央,像顆釘子紮在根據地的糧道上——據點周圍是黃土坡,隻有一條土路能通進去,土路兩側全是鬼子埋的地雷。“硬衝不行,戰壕和地雷擋路;繞路也不行,老鄉們被關在據點裡,多等一天就多一分危險。”他手指敲著地圖上的“石灰窯”三個字,“這據點是老窯改造的,底下肯定有廢棄的窯洞,要是能從窯洞挖地道通到碉堡底下,就能用炸藥炸根基!”
周鐵柱推著輪椅過來,左腿的木假肢在黃土地上磕出“篤篤”聲,他手裡拿著塊從魯西帶來的黃土樣本,捏碎了撒在地上:“魯西的黃土黏,挖地道不容易塌,但得用木架撐著;重坦在黃土坡上走容易打滑,俺們給履帶加層防滑齒,用廢鋼軌鍛成三角鐵,焊在履帶板上,能咬住黃土!”
這主意是他從老鄉們的草鞋上得的啟發——魯西老鄉的草鞋底都編著粗麻繩,能防滑,重坦的履帶加了三角鐵,就像給鋼鐵腳穿上了“草鞋”。王鐵匠立刻動手,把繳獲的鬼子鋼軌截成半尺長的三角鐵,焊槍的火花在車間裡閃著亮,每塊履帶板焊三塊,三角鐵的尖朝上,像一排鋼鐵獠牙。
張大爺聽說要去魯西,立刻扛著鐵鍬趕來,身後跟著四個魯西逃出來的老窯洞匠——最年長的馬大爺,手上全是老繭,指甲縫裡還嵌著窯灰,他手裡拿著個陶製的“探路勺”:“俺們挖窯洞有訣竅,用這勺子探土性,濕土要少挖快撐,乾土能多挖兩尺;石灰窯的老窯道俺知道,在據點西北方向,離碉堡隻有三丈遠,從那兒挖地道,兩天就能到!”
李嬸帶著婦女會的人,連夜趕製“土防護”——用厚麻布縫成長筒套,裡麵塞曬乾的麥秸,套在重坦的履帶軸上,“黃土裡的碎石多,麥秸能擋碎石,防止軸被磨壞;俺們還熬了桐油,給地道的木架刷上,能防潮,撐得更久!”她還把給魯西老鄉的棉衣捆在獨輪車上,都是用繳獲的鬼子軍服改的,裡麵塞了新彈的棉花,“魯西冷得早,老鄉們被關在窯裡,肯定凍壞了!”
天剛亮,支援隊伍就出發了。三輛重坦的履帶焊了三角鐵,在黃土坡上行駛果然穩了不少,之前容易打滑的路段,現在履帶“咯吱”碾過,隻留下兩道深溝,像在黃土地上刻下的印記。馬大爺坐在第一輛重坦的車頂,手裡的探路勺時不時插進土裡,“前麵兩裡地有片濕土區,地道得從那兒繞,不然挖著挖著就塌了!”
走了半天,隊伍終於到了石灰窯據點附近的隱蔽溝。溝裡擠滿了魯西的遊擊隊,有的胳膊上纏著繃帶,有的手裡還拿著沒修好的步槍。遊擊隊隊長老吳迎上來,手裡拿著個被地雷炸變形的鋼盔:“鬼子的地雷埋得淺,踩上去就炸,俺們試過用竹竿探,可竹竿一捅就斷;碉堡裡的機槍還能轉,能掃到戰壕外五丈遠,根本沒法靠近!”
李雲龍立刻分兵:“徐昊,你跟馬大爺帶步兵班挖地道,從老窯道往碉堡底下挖,炸藥包準備十斤,一定要炸塌碉堡根基;俺帶重坦和騎兵連,在正麵佯攻,用並列機槍吸引鬼子的火力,讓他們顧不上地道;趙剛,你帶著民夫隊和遊擊隊,在戰壕外準備,等碉堡一炸,就衝進去救老鄉!”
馬大爺帶著戰士們找到老窯道的入口——藏在一片酸棗叢後,洞口被碎石堵著,扒開碎石就能看到黑黢黢的窯道,風從裡麵吹出來,帶著股石灰味。“俺走前麵,你們跟著探路勺的光,木架要跟緊,每挖三尺就撐一根!”馬大爺舉著煤油燈往裡走,窯道裡的土果然黏,一鐵鍬下去能鏟起一大塊,戰士們輪流挖,木架用的是從附近砍的楊木,每根都削得筆直,刷了桐油的木架在燈光下泛著亮。
狗蛋和小石頭也跟著進了窯道,兩人負責遞木架和鐵鍬,窯道裡悶得厲害,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流,滴在黃土上,瞬間就被吸沒了。“馬大爺,還要挖多久才能到碉堡底下?”小石頭喘著氣問,手裡的鐵鍬把已經被汗浸得發滑。馬大爺用探路勺敲了敲前麵的土:“快了,再挖丈餘,就能聽到碉堡裡的鬼子說話聲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剛挖了兩尺,鐵鍬突然“當”的一聲撞在硬東西上——是塊半人高的岩石,正好堵在地道中間!“娘的!怎麼會有岩石!”戰士小張急得直跺腳,要是繞路,至少得多挖一天,老鄉們還在據點裡等著。馬大爺蹲下來,用手摸了摸岩石的縫隙:“這是塊孤石,底下有空隙,用撬棍能撬起來!”
狗蛋立刻遞過父親留下的撬棍——這根撬棍跟著他去過礦洞、修過水渠,現在又派上了用場。馬大爺和戰士們一起發力,撬棍“咯吱”插進縫隙,“嘿咻”一聲,岩石終於被撬得歪了歪,露出個能過人的洞口。“快!繼續挖!彆耽誤時間!”馬大爺擦了擦額頭的汗,煤油燈的光映著他臉上的窯灰,像幅滄桑的畫。
而正麵的佯攻已經打響。李雲龍帶著三輛重坦,對著據點的鐵絲網開火,並列機槍的子彈“噠噠”地掃在鐵絲網上,火星四濺。碉堡裡的鬼子果然慌了,三層碉堡的機槍同時開火,子彈打在重坦的側裝甲上,“叮叮當當”響個不停,卻沒穿甲——新焊的側裝甲比之前厚了半寸,扛得住鬼子的7.7機槍彈。
“打戰壕!用主炮轟水!”李雲龍對著步話機喊,重坦的主炮“轟隆”一聲,炮彈落在戰壕裡,濺起的水花有兩丈高,鬼子藏在戰壕裡的機槍手被澆得渾身濕透,火力頓時弱了不少。孫連長帶著騎兵連,假裝要衝過戰壕,吸引鬼子的注意力,馬刀揮舞著,像一道道銀光,讓鬼子以為主攻要來了。
地道裡,戰士們終於挖到了碉堡底下。馬大爺用耳朵貼在土牆上,能聽到上麵傳來鬼子的說話聲,還有碗碟碰撞的聲音——鬼子正在吃午飯,沒發現腳下的危險。“快!裝炸藥包!”徐昊指揮著把十斤重的炸藥包綁在木架上,引線拉到地道口,用麻繩綁緊,“等俺們撤出去,就點火!”
所有人都撤出地道後,徐昊猛地拽緊引線,“滋滋”的火花順著麻繩往碉堡底下跑,沒幾秒,就傳來“轟隆”一聲巨響——碉堡的根基被炸開個大洞,三層碉堡晃了晃,頂層的機槍塔率先塌了,磚石碎片像雨點般往下掉,裡麵的鬼子慘叫著滾出來,有的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埋在碎石下。
“衝啊!”李雲龍大喊著,重坦的推土鏟撞向鐵絲網,鐵絲網被撕得粉碎,騎兵連和步兵連跟著衝進去,戰壕裡的鬼子沒了碉堡的掩護,很快就被消滅。趙剛帶著民夫隊衝進石灰窯,裡麵的老鄉們正蜷縮在窯洞裡,有的凍得發抖,有的餓得站不起來,看到八路軍進來,都激動得哭了。
“老鄉們!俺們來救你們了!”李嬸遞過棉衣和熱饅頭,馬大爺的孫子小馬,才六歲,抱著個破碗,接過饅頭就往嘴裡塞,噎得直打嗝,李嬸趕緊給他遞了碗熱水:“慢點吃,彆噎著,還有很多!”狗蛋看到小馬的鞋破了,把自己的新布鞋脫下來給他穿上:“俺這鞋大,你先穿,等回去讓俺娘再給你做雙新的!”
清理戰場時,戰士們發現據點裡藏著不少鬼子的“四式”反坦克地雷,周鐵柱推著輪椅過來,蹲在地雷旁看了看:“這地雷的引信是壓發的,俺們能改造成反步兵地雷,把引信換個彈簧,踩上去就炸,以後能用來防鬼子偷襲!”老銅匠則在碉堡的廢墟裡撿到不少銅製零件,“這是鬼子機槍上的銅齒輪,能熔了做重坦的瞄準鏡零件,比之前的更精準!”
馬大爺帶著老鄉們,開始修複被燒的村子。他們用黃土和麥秸混合,修補被燒塌的屋頂,李雲龍讓重坦幫忙把燒焦的木梁吊起來,“這鐵疙瘩真管用,俺們十個人抬不動的木梁,它一下就吊起來了!”老鄉們笑著說,手裡的鋤頭揮舞著,黃土地上又有了生機。
就在這時,徐昊的係統麵板突然彈出提示:
【檢測到魯西反掃蕩勝利摧毀石灰窯據點、解救210名老鄉、繳獲“四式”地雷30枚)+土法戰術驗證窯洞地道爆破、履帶防滑齒改造),解鎖“山地黃土區重坦作戰手冊”“反掃蕩軍民協同方案”】
【解鎖內容:1.黃土區重坦改造履帶三角鐵防滑齒+麥秸軸套防磨+副油箱增程,適應山地行駛);2.反掃蕩四步方案地道隱蔽接敵+重坦佯攻吸引+步兵清殘+民夫轉移,勝率提升70);3.地雷改造技術“四式”反坦克地雷改反步兵地雷,引信替換為彈簧壓發,成本降低50)】
【任務進度:重坦旅山地作戰能力達標,晉冀魯豫根據地反掃蕩體係完善,下一步可支援冀中根據地,協助粉碎鬼子的“春季大掃蕩”計劃】
徐昊把係統提示讀給大家聽,李雲龍跳上重坦的炮塔,馬刀指向冀中的方向,聲音在黃土坡上格外響亮:“兄弟們!老鄉們!魯西贏了,咱們就去冀中!把鬼子的‘春季大掃蕩’砸個稀巴爛,讓所有根據地的老鄉都能安穩過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戰士們和老鄉們都跟著歡呼起來,聲音震得黃土坡上的碎石簌簌落下。魯西的老鄉們給支援隊伍送來了新磨的小米、曬乾的紅棗,還有馬大爺親手編的竹籃,“這籃子能裝乾糧,你們帶著去冀中,路上彆餓著!”馬大爺拉著李雲龍的手,眼裡滿是不舍,“你們要是再來,俺給你們燉羊肉,魯西的羊肉香!”
第二天一早,支援隊伍準備返程。小馬抱著狗蛋送的布鞋,跟著老鄉們來送行,他手裡拿著個陶製的小窯洞模型,是用石灰窯的碎陶片做的:“哥哥,這個給你,俺們魯西的窯洞最結實,能擋鬼子的炮彈!”狗蛋接過模型,小心地放進背包裡,“俺會好好收著,等打跑了鬼子,俺就來魯西看你!”
返程的路上,重坦在黃土坡上行駛得平穩,履帶的三角鐵咬著黃土,留下的痕跡像條鋼鐵的路。劉根柱駕駛著重坦,時不時對著步話機哼兩句魯西的民歌,是馬大爺教他的,調子樸實,卻透著對家鄉的熱愛;徐昊則坐在副駕駛位上,看著窗外的麥田——魯西的老鄉們正在地裡播種,黃土上撒下的種子,明年就能長出新的莊稼,就像這片土地上重新燃起的希望。
夕陽下,支援隊伍回到了鷹嘴崖根據地。兵工廠的水車還在轉動,“吱呀”聲混著車床的切削聲,像是在歡迎他們回來;趙剛帶著根據地的老鄉們,在村口等著,手裡拿著新做的護膝和鞋墊;王鐵匠和周鐵柱已經在車間裡準備改造繳獲的地雷,第六輛重坦的防滑齒,也成了後續量產的標準配件。
所有人都知道,魯西反掃蕩的勝利,隻是抗戰路上的又一步。隻要軍民同心,隻要重坦旅越來越強,隻要這份“地道藏勇、黃土埋忠”的信念在,就沒有打不贏的掃蕩,沒有守不住的家園。那三輛從魯西回來的重坦,履帶的三角鐵上還沾著魯西的黃土,卻像是鍍上了一層新的光芒——那是反掃蕩勝利的光芒,是黃土情深的情誼,是抗戰必勝的決心。
夜幕降臨,兵工廠的燈火亮得比往常更久,李雲龍和趙剛、徐昊坐在指揮部裡,看著冀中的地圖,準備製定“反春季大掃蕩”的支援計劃;周鐵柱還在調試改造的地雷,老銅匠在旁邊幫忙打磨銅零件;狗蛋和小石頭則在給重坦的履帶清理黃土,背包裡的小窯洞模型,在燈光下泛著淡淡的陶光——那是魯西的禮物,是勝利的見證,更是他們心中“打跑鬼子、重建家園”的執念。
喜歡穿越亮劍:重裝獨立團橫掃日寇請大家收藏:()穿越亮劍:重裝獨立團橫掃日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