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這地方,壓根就沒啥真正的秘密。
正月十七晚上,秦王朱樉後院起火,兩個妃子鬨和離,他自己個兒氣得一腳踹石墩子上,結果把自己踹骨折了的事兒,當天晚上九點半剛過,該知道的人家就都知道了。
等到了正月十八淩晨,但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府邸,早飯桌上準保能聊起這樁新鮮出爐的皇家笑話。不過,對於秦王這麼個已經快被天幕和現實捶進泥地裡的“死豬”人物,大夥兒也就當個樂子聽聽,沒誰真往心裡去。
真正的風,吹在彆處。
正月十八這天一大早,一個更勁爆、也更意味深長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勳貴圈的每一個角落:未來的梁國公藍玉,和長興侯耿炳文,兩家悄沒聲兒地……把親給定了!
藍玉的嫡長女兒,居然要下嫁給耿炳文庶出的三兒子!
這消息像是一塊巨石砸進了看似平靜的湖麵,底下瞬間就炸了鍋!
藍玉是誰?軍中悍將,太子妃常氏的舅爺,鐵杆的太子黨!
耿炳文呢?以善守著稱的老將,資曆深,地位穩。
這兩人突然結親?什麼意思?
幾乎就在藍耿兩家定親的消息傳開的同時,一場瘋狂又隱秘的“定親潮”,以驚人的速度在應天府的各家高門大戶間蔓延開來。
但這股風潮的核心,並非為了簡單的抱團取暖。一個更具體、更恐怖的念頭,像冰錐一樣刺穿了所有有適齡女兒的公侯和重臣的心——殉葬!
天幕話裡話外透露的信息太嚇人了:太子早逝,秦王也死於洪武二十八年,晉王比當今也就多活了二個月,燕王未來可能驚天動地……無論哪個王爺出了事,按照《大明律》和祖製,或者就算新皇帝一道旨意,他們的妃嬪,不管是有沒有子嗣的,被勒令殉葬的可能性太大了!
一想到自家千嬌百寵養大的女兒,將來可能要被一根白綾勒死,或者一杯鴆酒賜死,去地下陪那個可能自己都沒見過幾麵的、死了的王爺,所有當爹娘的都覺著脊梁骨發寒,頭皮發麻!
不行!絕對不行!得趕緊在旨意下來前,把閨女嫁出去!那怕嫁個身份低微的,也總好過被拉去殉葬啊!
這下徹底亂了套了。
不僅那些公侯伯爺們火急火燎地給女兒找婆家,就連很多平日裡清高的文官,也徹底坐不住了。文官家的女兒雖然直接嫁入親王郡王府的機會少點,但也不是絕對安全啊!萬一被指婚給某個年幼的皇子呢?萬一新帝登基為了安撫人心廣納後宮呢?風險太大,賭不起!
於是,整個正月十八的白天,應天府裡上演了一場爭分奪秒的結親大戲。
張家夫人急匆匆趕往李家,嘴上說是賞雪,袖子裡揣的是女兒的庚帖;
王家老爺“偶遇”趙將軍,三杯酒下肚,核心議題就是“我家小女與你家公子年歲相當”;
光是做媒證人的中間人就忙得腳不沾地,形成了“張三與李四定親,要王五給作見證,然後就是張三給李四與王五作證.....”的奇特景象。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動作飛快,又極力壓著聲響,生怕動靜太大,反而提醒了宮裡那位可能還沒想到這茬的洪武皇帝。這簡直是一場基於巨大恐懼的、恐慌性的集體逃亡。
當然,也有哭都哭不出來的。
那些女兒早就被皇帝指了婚,尤其是許給了各位親王郡王大明郡王目前隻有朱守謙一個)的國公爺、侯爺們,此刻真是心如刀絞。
退婚是抗旨,是找死。隻能眼睜睜看著彆人家忙活,自家閨女的前路仿佛已經看到了儘頭——不是守活寡,就是可能殉死!
府裡頭,小姐的閨房裡哭聲一片,當爹娘的心裡滴血,臉上還得強裝鎮定。沒一個敢學秦王那位鄧次妃嚷嚷著要出家當尼姑的——得罪了朱皇帝,那絕不是死一個閨女的事兒,那是要全家、甚至全族陪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