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謝三嫂……”徐妙雲借著謝氏的攙扶,勉強站穩,臉色蒼白得沒有一絲血色,額角甚至滲出了細密的冷汗,聲音微若蚊蚋,帶著顯而易見的顫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氏看著她這副模樣,眼神複雜,既有些同情,又帶著難以掩飾的驚異。她壓低聲音道:“快緩緩神,定定心。如今你可是雙身子的人,萬萬激動不得。”
周圍的其他王妃、勳貴夫人們也紛紛投來關切或者說好奇)的目光,低聲議論著。
徐妙雲深吸了幾口氣,努力想平複狂跳的心臟和混亂的思緒,但收效甚微。她抬起眼,望向殿外的方向,目光似乎想穿透重重宮牆,看到那個同樣處於風暴中心的、年輕的丈夫。
與皇子、王妃們的震驚不同,勳貴武將隊列裡,氣氛則更加微妙和複雜。
所有人的目光,在癱軟的朱棣和麵色凝重如鐵的魏國公徐達之間,來回逡巡。
徐達自己也是懵的。他是看著朱棣長大的,知道這個女婿喜歡軍事,有股韌勁兒,是個好苗子。但他萬萬沒想到,這苗子能長成參天巨樹,還是以這種完全不合常理的方式!
八百家丁?護衛起兵?以北平一隅之地對抗整個朝廷?還從北平一路打到應天?
這戰績,已經超出了他這位大明軍神所能理解的範疇。這需要何等的膽略、何等的軍事天才、何等的……運氣?!他下意識地在腦中推演,卻發現無論怎麼推演,這都是一個死局。
除非……除非朝廷那邊的統帥李景隆,真是個曠古絕今的……廢物?可是李景隆這個孩子他太清楚了,雖然不是李文忠那樣的名將,但也是人中龍鳳,二代中的翹楚......
但不管怎麼說,能完成這等奇跡的朱棣,其軍事能力,恐怕已非常理所能度之。再聯想到那些“遠邁漢唐”、“天子守國門”的評價……徐達隻覺得後背一陣發涼,又隱隱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激動。他看向朱棣的眼神,徹底變了,不再是看一個頗有潛力的女婿和皇子,而是在看一個……未來的……君臨天下者?
其他勳貴,如馮勝、傅友德等人,看向徐達的目光也充滿了羨慕嫉妒恨。老徐這運氣……女兒嫁得也太好了!原本以為隻是個王爺正妃,這眼看著……是要母儀天下的節奏啊!再想想自家那些不成器的兒子女婿,人比人,氣死人!
而曹國公李家那邊,李貞和李文忠臉色灰敗,已經快站不穩了。李景隆那個“大明戰神”的稱號,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整個李家的臉上。
天幕的影響,早已超出了應天皇宮,如同巨石投入池塘,激起的漣漪震蕩著整個大明乃至更遙遠的地方。
在原陳友諒占據的湖廣、江西等地,一些隱匿民間、心中仍懷故主的老部下,聽到消息,先是愣怔,隨即仰天噴出一口老血!
“朱元璋!你有個好兒子啊!!”張定邊捶胸頓足,絕望哭嚎。他們敗給朱元璋,雖心有不甘,但尚可解釋為天命如此。可如今連朱元璋的兒子都如此妖孽,這仇,還怎麼報?複國,還有何希望?!
在張士誠故地蘇杭,類似的絕望也在彌漫。最後的複國火苗,似乎被這“永樂大帝”的驚人戰績,徹底澆滅。
某處草廬,正在推敲書稿的施耐庵和羅貫中麵麵相覷,手中的筆差點掉落。
羅貫中長歎一聲:“罷了罷了……《三國演義》寫儘英雄紛爭,不料後世朱家一出,竟比演義還勇……老師,我們還是安心寫書吧,這天下大事,非我等文人可揣測矣。”
施耐庵默默點頭,徹底熄了心中那點不該有的念頭。
而在雲南邊境,殘存的元梁王勢力,在遼東、在漠北,那些還在苟延殘喘、時不時南下打草穀的北元部落貴族們,聽到“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這些話語,再聽到那朱棣以八百起家竟能奪天下的駭人戰績,無不駭然失色。
“魔鬼!朱家都是魔鬼!”有人驚恐地大叫。
“北平……燕王……未來他會把我們趕儘殺絕嗎?”強烈的危機感促使他們開始緊急商議。
“向南!去南洋!”
“向西!穿過沙漠,去金帳汗國,去更遠的西方!”
“絕不能留在這裡等死!”
一股前所未有的遷移浪潮,開始在這些殘元勢力中暗流湧動。整個天下的格局,因這一曲突如其來的“永樂快樂曲”,正悄然發生著不可預知的偏轉。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