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爭論還在繼續,晉王派和燕王派吵得不亦樂乎,底下的文武百官也看得心神激蕩,暗自站隊。
但龍椅上的朱元璋,心思卻早已飄到了彆處。
他信天命。
雖然天幕出現後,他心底最深處還存著一絲微弱的幻想,想著能不能逆天改命,保住長子朱標,保住長孫朱雄英,但他更清楚,天命莫測,強行違逆,恐遭更大的反噬。所以,哪怕知道了老四未來可能篡位,他現在也不敢真就把老四怎麼樣。
可有些事,知道了,就像一根刺紮在心裡,不拔出來就時時刻刻地疼。
剛才天幕說,老四有四子五女,其中七個,尤其是活下來的三個兒子,全都是徐家大丫頭——徐達的嫡長女徐妙雲所生!
這句話,像是一記重錘,敲得老朱心口發悶。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如果未來真是老四坐了江山,那麼大明王朝的龍椅上,流的將不僅僅是他老朱家的血,更有一半是徐達那老小子的血脈!而且,看這子嗣數量,徐家丫頭地位穩固無比,未來的皇帝,幾乎可以肯定就是從她肚子裡爬出來的!
這讓他如何能容忍?
他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是要傳給他老朱家純正血脈的!徐達?是,他是好兄弟,是好臣子,功勞是大,但臣子就是臣子!他的血脈,怎麼能如此深度地、幾乎壟斷性地融入皇家?
一股難以言喻的膈應和警惕,像毒藤一樣在他心裡蔓延開來。他看向人群中那位依舊沉穩的老兄弟徐達,眼神深處第一次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
朱元璋的目光死死盯著虛空,那上麵關於乃爾不花功勞的爭吵早已成了無關緊要的背景噪音。他腦子裡反複咀嚼的就兩個時間點,像兩枚冰冷的釘子,釘出了一片讓他越想越心驚的疑雲。
徐達,洪武十八年死。
老四最後一個娃,洪武十九年由另一個妃子所生,也就意味著在洪武十八年以前,除了徐妙雲就沒有其他妃子生過孩子,甚至有沒有其他妃子都是一個問題?
守孝……臣子死了爹,尤其是徐達這等重臣,他閨女,燕王妃,必須守孝!這是禮法,是規矩!守孝期間,禁同房。所以老四沒再添丁,表麵上看,合情合理,誰都說不出一句不是來。這麼一想,老四那“不行”的嫌疑,倒是能洗清不少。
但老朱心裡那點剛鬆快些的念頭,立刻就被更陰沉的想法淹沒了。
他徐家丫頭給她爹守孝,天經地義!咱老朱家最重孝道,沒得說!
可問題是——你守你的孝,你把自己關屋裡念經吃齋都行!但為什麼你一開始守孝,老四那邊,就好像徹底斷了子嗣來源?
就隻在守孝期間由其他妃子緊趕慢趕生了最後一個女兒?
難道老四偌大一個燕王府,就她徐妙雲一個女人能生養?其他的次妃、側妃、侍妾呢?都死絕了?還是都跟著她一起吃齋念佛了?
朱元璋的眉頭越擰越緊,手指無意識地在龍椅扶手上劃著刻痕。
這不對勁!
非常不對勁!
他猛地想到了一個更可怕的可能性:那徐家大丫頭,會不會是借著守孝這杆大旗,不僅自己“依禮”不與老四同房,還動用她正妃的權勢,暗中壓製、甚至徹底杜絕了燕王府其他女人懷孕的機會?
對!一定是這樣!
守孝,成了她獨占老四、排除異己的完美借口!在這麵“孝”字大旗之下,她不能讓老四近她的身,否則就是不孝。但同時她也可以用各種手段——或是嚴厲的規矩,或是隱晦的威脅,或是直接斷了那些側妃侍妾見到老四的路——至少讓其他女人也懷不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