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關於朱元璋“黑料”的零星吐槽並未持續太久,仿佛觸發了某個開關,突然間,無數條金色的、帶著由衷讚美之情的打賞飄紅和彈幕,如同金色的潮水般洶湧而來,瞬間淹沒了光幕!
【網友‘大明風華’打賞航母x1並留言:洪武大帝千古一帝!再造華夏,光複漢家山河!】
【網友‘底層逆襲的神’打賞飛船x3並留言:從放牛娃到開國皇帝,史上最勵誌劇本沒有之一!老朱牛逼!】
【網友‘反腐先鋒’打賞火箭x2並留言:支持洪武爺嚴懲貪官!剝皮實草雖然狠,但對付那些蛀蟲就得用重典!】
【網友‘民生工程愛好者’打賞跑車x5並留言:興修水利,鼓勵墾荒,丈量土地,編製黃冊!這才是真正為民做事的皇帝!】
【網友‘硬核軍事宅’打賞飛機x4並留言:北伐蒙元,八次深入漠北,打得北元抱頭鼠竄!武功赫赫!】
【網友‘文化傳承者’打賞遊艇x1並留言:恢複中華衣冠,重定禮儀典章,功在千秋!】
【網友‘均平富理想者’打賞城堡x1並留言:移民屯田,抑製豪強,給老百姓分田地,這才是真正的均平富!】
【網友‘體製建設者’打賞銀河x1並留言:廢中書省,廢丞相,設六部,加強中央集權,奠定了大明276年基業!】
【網友‘民族脊梁’打賞星海x1並留言: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氣節從洪武開始!】
【網友‘開局一個碗’打賞宇宙x1並留言:佩服得五體投地!真正的布衣天子,唯我洪武大帝!】
各種溢美之詞,從各個角度,將朱元璋捧上了神壇。
奉天殿前,朱元璋本人看著天幕上那些滾動的、用詞誇張的讚美,一開始還有些愕然,隨即那古銅色的臉上竟然罕見地泛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紅暈,他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咳嗽了兩聲,低聲嘟囔道:“這幫後世娃娃……淨瞎說大實話……咳咳……”
雖然他嘴上這麼說,但那微微揚起的嘴角和眯起的眼睛,暴露了他內心的受用和舒暢。馬皇後在一旁看著丈夫這副難得“害羞”又得意的樣子,忍不住掩嘴輕笑。太子朱標也麵露欣慰的笑容。
底下的文武百官更是紛紛躬身,齊聲高呼:“陛下功蓋寰宇,德配天地,萬世景仰!”
然而,在這片歌功頌德聲中,應天城的某些角落,以及大明疆域內一些曾經敵對勢力的殘餘區域,卻彌漫著酸溜溜的氣息。一些隱匿的蒙元舊族、張士誠或陳友諒的故舊部屬,看著天幕上對朱元璋的吹捧,無不咬牙切齒,低聲咒罵,卻又無可奈何,隻能將這口酸氣咽回肚子裡。
就在這頌歌達到高潮之時,一條不和諧的、帶著明顯怨氣的飄紅突然殺了出來,格外刺眼:
【網友‘大明靖江王朱文正’打賞並留言:吹得天花亂墜!他朱元璋明麵上天天思念父親兄弟,顯得多重親情,可對我家老祖朱文正呢?!洪都之戰立下潑天大功,結果呢?鳥儘弓藏,兔死狗烹!下手那麼狠!】
這條留言像一根冰刺,瞬間讓奉天殿前熱烈的氣氛降溫不少。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又一條飄紅緊跟而上,似乎是來幫腔的:
【網友‘考據冤案’打賞並留言:朱文正確實挺冤的,論戰績、論血緣,他才是大明開國第一冤案吧?】
天幕下的朱元璋,臉上的得意之色瞬間僵住,變得有些尷尬和不自然。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身邊的馬皇後和朱標,聲音低沉了幾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愧疚和辯解:
“妹子,標兒,你們是知道的……咱當時,真沒想讓他死……文正那孩子,是塊好材料,就是性子太傲,太烈!咱就是想敲打敲打他,磨磨他的性子……誰想到……唉……”
站在文官首列的韓國公李善長見狀,立刻出列,躬身說道:“陛下不必因此內疚。朱文正雖有戰功,但居功自傲,心懷怨望,甚至私通張士誠,此乃自取滅亡之道。陛下念及親情,已是從輕發落,,更何況陛下對文正的後人不錯。後世之人不明當時情勢,妄加議論,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李善長這話,既是寬慰朱元璋,也是說給所有人聽,定性朱文正之死是罪有應得。
然而,這話聽在隊列中的徐達耳朵裡,卻彆有一番滋味。他的老丈人謝再興,當年也是在朱元璋與張士誠對峙時,背叛朱元璋投向了張士誠……這讓他不由得心中一凜,低下頭去。
朱元璋被李善長的話勾起了思緒,歎了口氣,目光變得有些悠遠:“陳友諒、張士誠……這些老對手,都沒了啊……現在咱的大明江山,鐵桶一般,牢不可破……”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勝利者的感慨,卻也透出一股難以言喻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