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及第收斂了臉上戲謔的笑容,背景音樂也隨之變得低沉而莊嚴,預示著話題的轉向。“好了好了,玩笑歸玩笑,咱們還是得回歸正史。”
他語氣變得平緩而正式,“老鐵們,無論建文帝是自焚還是失蹤,南京城的陷落僅僅標誌著權力的實質更迭。但如何將這場充滿血腥與爭議的‘靖難’軍事勝利,轉化為天下士民、千秋史筆認可的合法統治,才是對燕王朱棣真正的、也是最終的考驗。”
天幕畫麵切入南京城內,硝煙尚未完全散去,街道上殘留著戰亂的痕跡,燕軍士兵正在維持秩序,但空氣中彌漫著不安與迷茫。身披染血征袍的燕王朱棣,在丘福、朱能等一眾悍將的簇擁下,正策馬朝著皇宮方向行進。他的臉上混雜著勝利者的昂揚、失去至親徐增壽)的悲憤,以及一種即將觸摸到最高權力時的急切與躁動。這一刻,他更像是征服了敵國都城的軍事統帥,而非歸來的嗣君。
就在這時,一位身著青色官袍、品階顯然不高的年輕文官,竟毅然決然地衝出人群,不顧衛士的阻攔,徑直擋在了燕王的馬前!這一幕讓周圍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丘福甚至已經握緊了刀柄。天幕特意給了這位年輕官員一個特寫——他麵色因緊張而微微發白,但眼神卻異常堅定,昂首直視著馬上麵帶不悅的朱棣。
“殿下!”年輕官員的聲音清晰甚至有些尖銳,劃破了短暫的寂靜,“殿下是先謁陵拜謁孝陵)呢,還是先即位?!”
此言一出,猶如一盆冰水,兜頭澆在了略顯浮躁的朱棣頭上!他臉上的急切瞬間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愕然,隨即陷入巨大的震驚和迅速的沉思之中。
朱及第的畫外音適時響起,帶著分析的口吻:“這位膽識過人的年輕人,名叫楊子榮,此時僅是翰林院的一個小小編修。但他這個問題,卻問得極其刁鑽老辣,直擊要害!他這是在提醒朱棣:武力可以奪取京城,但合法性需要儀式來賦予。您現在是‘靖難功臣’還是‘父皇的繼承者’?這第一站的目的地,將向天下宣告您的身份!”
畫麵中的朱棣,眼神中的戾氣和急躁迅速褪去,睿智與冷靜重新占據上風。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楊子榮,仿佛要將這個年輕人的樣貌刻在心裡。沒有任何猶豫,他猛地一拉韁繩,調轉馬頭,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於是,”天幕畫麵跟隨著朱棣的隊伍轉向,“燕王朱棣沒有踏入近在咫尺、象征最高權力的皇宮,而是率領著他的文武,徑直前往鐘山腳下的明孝陵。”
孝陵景象莊嚴肅穆,鬆柏森森。朱棣在父皇朱元璋的陵寢前,卸甲棄刃,換上素服,以最虔誠的姿態,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他伏地痛哭,聲徹陵園,訴說著“清君側”的不得已、對父皇的思念與告慰。這一刻,他不再是叛軍的首領,而是一個歸來祭奠父親、繼承父親遺誌的“孝子”。
朱及第總結道:“楊子榮這一攔,朱棣這一拜,政治意義極其重大!它成功地將在血火中完成的權力過渡,與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法統進行了強行關聯並捆綁。這為先期的軍事行動披上了最後一層,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層‘忠孝’外衣,為他後續的一切行動,奠定了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合規’基礎。”
拜謁孝陵,完成了對父皇朱元璋法統的對接宣誓後,朱棣的目光投向了另一個更具實質意義的象征之地——太廟。這裡供奉著朱明王朝的列祖列宗,是王朝正統係譜最神聖的殿堂。在這裡的任何一個微小舉動,都蘊含著巨大的政治信號。
朱棣目標明確:將建文帝朱允炆追尊其父、自己的大哥朱標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的牌位,即刻從太廟中請出。
這一刻,在天幕下的洪武朝臣眼中,充滿了冰冷的決絕與清晰的指向。當朱標的“興宗”神主被移出享殿時,仿佛一道無形的壁壘被打破了。這不僅僅是移除一個牌位,更是對建文朝整整四年法統的徹底否定與抹除。朱允炆的皇位來源,被其四叔從根本上定義為“無效”。
緊接著,朱棣做出了一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舉動:他下令,恢複父親朱元璋在世時給予朱標的正式身份——懿文太子。大哥的牌位,將以“大明懿文太子”而非“興宗皇帝”的身份,回歸到他應有的、屬於儲君的位置上。
這一出一進,一廢一立,堪稱政治符號操作的典範。它向天下人宣告了一個不容置疑的信息:建文帝一係的統治是一場曆史的“偏差”,帝國的繼承序列必須回歸到洪武朝父皇朱元璋欽定的正統軌道上來。既然父皇指定的繼承人懿文太子朱標早逝,那麼依據《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雖原本適用條件嚴苛,但此刻被朱棣巧妙借用並擴大解釋),由作為諸藩之首的弟弟來繼承大統,便是順理成章、撥亂反正之舉。
朱棣通過太廟牌位的更迭,完成了一次關鍵的法理“校準”。他巧妙地規避了“篡奪侄位”的指控,將自己包裝成了父皇法統的直接繼承者和兄終弟及的合法實踐者,為下一步登基,鋪平了最關鍵的法理道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完成了這些關鍵的象征性步驟後,”朱及第的語速放緩,“朱棣並沒有急於立刻登基。從建文四年.....哦,應該說是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十三日進入南京,到七月十七日才正式即位,他足足等待並運作了一個多月!”
“在這一個多月裡,他上演了一出標準的‘勸進推辭再勸進勉強接受’的古典政治戲劇。”天幕上快速閃過文武百官上表勸進、朱棣多次謙讓的畫麵。“他需要時間安撫人心,需要等待各地尤其是北方表示效忠,需要讓天下人慢慢接受這個既成事實,並讓整個過程看起來儘可能符合‘程序正義’。”
“最終,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十七日,朱棣於奉天殿正式即皇帝位。他革除了建文年號,將建文四年改稱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樂。這一改元,更是赤裸裸地宣稱:建文朝是不合法的,我才是父皇洪武皇帝的直接繼承者!”
天幕下的朱元璋冷哼了一聲,對老四這種強行“續費”他年號的行為感到一陣無語,但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快速建立法統的最粗暴有效的辦法。
朱及第最後總結道:“由此可見,朱棣的登基,絕非簡單的軍事政變。從拜孝陵、更太廟到漫長的勸進程序,每一步都是精心設計的政治操作,旨在最大限度地洗刷‘篡逆’的色彩,為自己塗上合法的金身。權力,不僅需要奪取,更需要包裝。”
奉天殿前甚至整個大明天下都是一片寂靜,眾人都在消化著這堂關於權力交接與合法性構建的生動而殘酷的課程。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