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血色清算背後的邏輯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3章 血色清算背後的邏輯(1 / 1)

天幕上,朱及第臉上慣有的調侃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罕見的嚴肅和深沉。他目光似乎穿透了屏幕,直視著每一個觀眾。

“老鐵們,”他的聲音低沉而清晰,“聊了這麼多具體的案例,我們或許該停下來思考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為什麼?為什麼剛剛進入應天府的燕王朱棣,要采取如此極端、如此酷烈的手段來進行這場清算?這僅僅是因為他個人生性殘暴嗎?還是背後有著更深層、更冷酷的邏輯?”

朱及第點開了第一條彈幕,這條彈幕從朱棣的個人情感角度進行了剖析:

【用戶‘心理史學學徒’分析:首先,這絕對有強烈的個人情感因素。大家彆忘了朱棣在‘靖難’起兵前過的是什麼日子!建文帝和齊泰、黃子澄他們是怎麼往死裡逼他的?先是步步緊逼,削其護衛,監視其行動,幾乎將他軟禁在北平。隨後又派張昺、謝貴圖擒他,甚至策反他的手下。最後更是調集數十萬大軍,誓要將他徹底剿滅,這期間他多少次險死還生?這種被至親背叛、被往死裡整的恐懼和憤怒,是刻骨銘心的。他打入南京,是一種複仇性的勝利。他對建文核心謀臣的殘忍,很大程度上是對過去四年巨大心理壓力和恐懼的一種宣泄和報複。】

這番分析讓天幕下的朱棣麵色陰沉,雖然那是未來的事,但網友描述的那種被逼到絕境的感受,他竟隱隱能體會到一絲。

緊接著,朱及第念出了第二條,也是更具爆炸性的彈幕:

【用戶‘權力的遊戲’發言:但僅僅個人恩怨解釋不了如此大規模、有組織的清算。更本質的原因,這是一場政治上的反攻倒算和利益再分配!建文帝和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代表的江南激進文官集團,推行的是什麼?是激進的削藩,這觸動了所有藩王和與藩王利益捆綁的邊軍武將!是變更祖製、偏向南人的科舉和用人政策,這觸怒了被壓製的淮西勳貴和北方勢力!朱棣的勝利,從來不是他一個人的勝利,而是反建文各派勢力藩王、淮西舊部、北方武將集團)的集體勝利!現在‘革命’成功了,這些出了力、擔了風險的‘功臣’們,難道會允許建文朝的核心決策者們安然無恙嗎?不可能!清算這些‘建文餘孽’,是鞏固新聯盟、犒賞支持者的必要步驟,也是向天下表明舊時代徹底結束的最血腥、最明確的信號!】

【用戶‘現實主義者’補充:說得對!這甚至不完全是朱棣想不想殺的問題,而是他必須殺的問題。他需要用人頭來向支持他的藩王、勳貴、武將們交一份投名狀,證明他與舊時代徹底決裂,並且會保障他們的利益。這筆血債,是新朝建立必須支付的‘成本’。】

這番冷酷卻直指核心的分析,如同一聲驚雷,炸響在奉天殿前。

寂靜之後,勳貴隊列和武將班列中,竟有不少人下意識地、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就連徐達、李文忠等人,雖然麵色凝重,但眼神中流露出的也是深深的思索和一種……難以言喻的認同。

那位網友說得太透徹了!如果未來他們真的合力推翻了建文帝,那麼清算那些鼓吹削藩、差點讓他們萬劫不複的“罪魁禍首”,豈不是天經地義?這不僅僅是報複,更是勝利者集團的集體意誌,是確保勝利果實、防止反撲的必要手段!

龍椅上的朱元璋,將台下眾人的反應儘收眼底,心中更是明鏡一般。他比任何人都懂這套權力運行的黑暗法則。老四的手段固然酷烈,但其背後的邏輯,卻是曆代權力更迭中顛撲不破的真理——勝利者,擁有定義正義和書寫曆史的絕對權力,而失敗者的鮮血,則是新朝奠基儀式上最昂貴的祭品。

朱及第最後沉聲道:“由此可見,南京城初期的血腥,並非單純的個人暴行。它是個人積怨的宣泄,更是勝利聯盟進行政治清算、鞏固權力、重新劃分利益格局的集體行動。它殘酷,但卻符合那個你死我活的鬥爭邏輯。理解這一點,我們或許才能更接近那段曆史的複雜真相。”

朱及第看著屏幕上關於權力博弈的激烈討論,臉上的嚴肅神情並未消退,反而更添了一絲沉痛。他緩緩開口,將話題引向了一個更為深遠的方向:

“老鐵們,我們分析了當時清算的必要性與邏輯。但是,任何激烈的行動都會埋下長遠的種子。朱棣用最殘酷的方式贏得了權力,暫時安撫了支持他的北方和勳貴集團,卻也親手在帝國的心臟——江南之地,尤其是士紳文人階層的心中,鑿開了一道幾乎無法彌合的深深裂痕。”

他的語氣變得沉重:“這場針對建文舊臣,特彆是其核心江南文官集團的大清洗,其影響是災難性的。它不僅僅是一批官員的肉體消滅,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震懾與羞辱。它讓整個江南的精英階層,對這位憑借北方武力入主南京的新皇帝,產生了根深蒂固的恐懼、疏離乃至怨恨。這種隔閡,將籠罩整個永樂朝,甚至延續更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朱棣,這位敏銳而現實的政治家,他怎麼可能感受不到這種彌漫在南京城乃至整個南方的冰冷敵意?”朱及第話鋒一轉,“於是,一個在洪武朝曾被太祖皇帝多次提議但因阻力巨大而未能實現的計劃,在朱棣這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推動力——那就是,遷都北平。”

天幕上出現了南北地圖的對比。“與洪武時期提議遷都時遭到的強烈反對尤其是來自江南籍官員的反對)不同,”朱及第分析道,“當永樂皇帝表現出遷都的意圖,並最終在永樂十八年決定性地將都城遷往他起家的北平時,江南地區的許多士紳文人,在經曆了最初的震動後,其心態很可能是複雜而微妙的。”

他引用了想象中後世學者的分析:“有研究認為,其中一種普遍心態,不是挽留,而是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甚至暗地裡是‘送瘟神’——這位殺伐決斷、讓江南士林血流成河的皇帝,這位他們內心深處難以認同的篡位者,終於要帶著他的朝廷、他的軍隊、他的核心官僚集團,離開這座讓他們感到壓抑和恐懼的城市了。”

“北平是他的‘龍興之地’,有他的根基,有支持他的北方邊軍和勳貴集團。回到那裡,他更有安全感。而對於江南的許多文人而言,‘天子守國門’固然悲壯,但更重要的是,那個帶來血腥記憶的‘瘟神’,可算是走了。南京可以重新變回那個文化和經濟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遠離政治風暴的中心。”

“這一場血腥的清算,最終用一種極其戲劇性的方式——遷都,重塑了大明帝國的政治地理格局。朱棣用離開南京的方式,為他進入南京時種下的惡果,畫上了一個句號。但這道南北之間的裂痕,真的因此消失了嗎?”

朱及第的提問,留給天幕上下無儘的思索。奉天殿內的江南籍官員們神色複雜,而北方的官員和勳貴們則目光閃爍.....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聖地老祖打上門,發現狗都是大帝 太平廣記白話故事 碎月接骨 極武神荒 時空雷主 被時代重塑的王 我要崩壞天道軌跡,誰都彆玩! 大聖再鬨天宮 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替罪出獄,總裁他悔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