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老朱又看朱棣不順眼了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3章 老朱又看朱棣不順眼了(1 / 1)

就在關於鄭和下西洋經濟賬的爭論尚未平息之際,天幕上,一條新的彈幕又將一個宏大的文化工程拉入了眾人的視野。

【用戶‘文明的階梯’發言:討論永樂朝,不能隻盯著寶船和北征啊!《永樂大典》!這才是真正劃時代的、功在千秋的文化盛舉!其意義遠超任何軍事征服和經濟貿易!】

主播朱及第看到這條評論,立刻順勢接過了話題:“這位老鐵說得太好了!我們確實不該忽略這座人類文明史上的豐碑——《永樂大典》!”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推崇。

天幕上隨之展現出浩瀚書海的景象,無數文人伏案編纂,宏大的宮殿中書卷堆積如山。

“《永樂大典》,”朱及第的聲音帶著敬仰,

“由永樂帝下旨,才子解縉、姚廣孝等人主持編纂,動用朝野文士三千餘人,曆時數年,最終成書於永樂六年。

全書共輯錄上古至明初的各類書籍七、八千種,總計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約三億七千萬字!

其內容包羅萬象,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儘數收錄,堪稱一部‘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的曠世奇書。

它被後世公認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是中華文化的一座不朽豐碑!”

這恢弘的敘述,如同在沉悶的湖麵投下一塊巨石,在天幕下的洪武文官群體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此前,因天幕揭露的未來——包括朱元璋的嚴苛、朱棣的酷烈、方十族的慘劇以及江南文官集團在靖難之役中的挫折——許多文人感到前途晦暗,意氣消沉。但此刻,聽到《永樂大典》這般前所未有的文化盛事,他們幾乎瞬間兩眼放光,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盞明燈!

“三…三億七千萬字?!包羅萬象?!”一位翰林院編修激動得聲音發顫,“若能參與如此盛事,青史留名,縱使一生不涉官場,亦無憾矣!”

“是啊,若能校勘一二卷,其名便可隨大典永傳,足慰平生!”另一人附和道,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紅光。

這一刻,對於許多醉心學問的文人而言,政治上的失意似乎暫時被這文化巨著的輝煌所掩蓋。參與《永樂大典》的編纂,成為了他們心中超越官職俸祿的、更高層次的追求,是一件“可以吹幾輩子”的無上榮光。

然而,天幕上的討論並未止步於頌揚。很快,另一種聲音出現了,帶來了冷靜乃至冷酷的思考。

【用戶‘曆史的塵埃’質疑:讚美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代價吧?朱棣在修《永樂大典》的同時,也在係統性地修改《太祖實錄》,竭力抹去建文帝存在的痕跡。修撰大典需要從民間廣泛征集書籍,在這個過程中,那些不符合官方正統觀點、尤其是可能與建文朝有關的‘違禁之書’,真的能被安然收錄嗎?會不會借征集之名,行審查、銷毀之實?一部《永樂大典》的成書,背後是否意味著更多珍貴典籍的永久湮滅?這可說是有得必有失。】

這條彈幕像一陣寒風,吹散了些許先前熱烈的氣氛。一些文人陷入了沉思,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以永樂皇帝強勢的性格和其得位的特殊性,在構建自身合法性的宏大工程中,順帶“處理”掉一些不利於自己的曆史記載,簡直是必然的操作。

儘管存在質疑,但更多的網友仍然選擇盛讚《永樂大典》的偉大。

【用戶‘文化自信’:無論如何,《永樂大典》保存了大量後世早已失傳的珍貴典籍,這一點就是無可辯駁的巨大學術貢獻!至於修飾曆史,哪個皇帝不乾?不能因此否定大典的價值!】

然而,正當文臣們為《永樂大典》的宏偉而心潮澎湃之際,龍椅上的朱元璋,卻下意識地用手指在禦座的扶手上輕輕敲擊著,心裡默算著一筆截然不同的賬。他的眉頭越鎖越緊,仿佛看到了國庫如流水般消耗的幻象。

“修建新都城北京…恢複整飭前元留下的運河…五次!五次親率大軍深入漠北…南邊還不消停,對安南用兵…再加上這耗資無算的七下西洋…還有這個永樂大典.....”

他每默念一項,心頭就咯噔一下。作為一手一腳打下江山、深知民生疾苦的布衣天子,他對錢糧的敏感遠超常人。這些工程,任何一件都是足以掏空前代積累、需要舉國之力支撐數十年的超級工程!尋常皇帝若能完成其中一件,或者說隻要五征漠北完成一次,便足以在史書上留下“有為”之名了。

“這逆子…竟然在短短二十二年裡,全都乾了一遍?!”朱元璋內心震撼之餘,竟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絲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極其複雜的情緒:那是一種對超越自身想象力的巨大能量的驚歎,甚至是一絲難以言喻的佩服。

“難怪…難怪後世稱他‘永樂大帝’,還追尊為‘成祖’,與咱這開國之君並列…這般折騰,確非常人所能為,也確非常人所能及。”

然而,這絲感慨如同火花般短暫。緊接著,一個更現實、更冷酷的念頭迅速占據了他的腦海:如此瘋狂地透支國力,大明朝經曆了他這“永樂盛世”之後,國庫還能剩下多少?民生還能承受多少?怕不是要元氣大傷,就算有朱高熾這個太子用儘全力,恐怕內庫都被掏空了吧?!

他瞬間想起了漢武帝如何因為與匈奴長期戰爭消耗而變得國困民窮、戶口減半。一種強烈的擔憂和不滿迅速湧上心頭:“如此窮兵黷武、好大喜功,豈不是要步漢武帝後塵?到時候國力衰微,不得不戰略退縮,咱這大明江山,還能穩固嗎?!”

這麼一想,他作為開國皇帝的責任感和作為農民出身的節儉本能立刻壓倒了那瞬間的驚歎。他猛地抬起頭,目光再次銳利地投向殿下的朱棣,越看越覺得這個兒子就是個十足的“敗家子”!剛剛因赫赫功業而產生的一點點欣賞,瞬間又被“守業艱難”的怒火所覆蓋,怎麼看怎麼又不順眼起來。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仙萌之路:我在修仙界當團寵 洪荒:我隨口一言,通天解散截教 好久不見,溫小姐 戰墓鬥法 民間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 科舉逆襲:從農家子到一品閣老 彆家皇帝追求長生,朕隻求速死 重生七零,這長白山我說了算! 抗戰:係統批發商的成長之路 萬界神豪:從沒日簽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