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立皇帝”劉瑾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1章 “立皇帝”劉瑾(1 / 1)

天幕上,朱及第的畫麵背景換成了充滿陰謀感的暗色調,他本人也換上了一身類似說書人的長衫,神秘兮兮地開口。

“老鐵們,咱們的《大明皇家奇案錄》係列,今天正式開啟一個新篇章——從‘大將軍’到‘修仙皇帝’!”他敲了敲驚堂木,“這大明中後期的皇帝啊,一個個畫風清奇,跟文官集團鬥智鬥勇,那是花樣百出。今天,咱就先來講講第一位重量級選手:明武宗正德朝,那位被稱為‘立皇帝’的超級權閹——劉瑾!”

“啥叫‘立皇帝’?”朱及第誇張地比劃著,“就是站著的皇帝!意思就是,真正的皇帝朱厚照坐著,他劉瑾站著,但實際權力,差不多大!甚至更大!你說離譜不離譜?”

畫麵亮起,出現一個十五六歲、精力過剩、對朝政毫無興趣、隻喜歡騎馬射獵、玩樂遊戲的少年皇帝——朱厚照。

“咱們的正德皇帝朱厚照,那可是個超級‘玩家’。”朱及第介紹道,“他爹孝宗皇帝給他留下了一個‘弘治中興’的班底,全是像劉健、謝遷、李東陽這樣的老成持重的文官大佬。按理說,他老老實實當個守成之君就行了。”

天幕畫麵:乾清宮內,朱厚照百無聊賴地聽著大臣們彙報冗長的政務,哈欠連天。一下朝,他立刻生龍活虎,帶著一群太監跑去豹房他設立的娛樂中心)玩鷹鬥狗,不亦樂乎。

“可咱們這位少年天子,受不了文官們天天‘陛下要勤勉’、‘陛下要節儉’、‘陛下要讀聖賢書’的嘮叨。”朱及第道,“他需要的是能陪他玩的夥伴。這時候,以劉瑾為首的八個太監,也就是‘八虎’,趁虛而入。他們投其所好,變著法地給皇帝找樂子,迅速成為了朱厚照最信任的身邊人。”

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朱元璋已經皺緊了眉頭。“嬉遊無度,親信閹宦!此非人君之相!”他對兒子們管教極嚴,看到後世子孫如此荒唐,氣就不打一處來。

“文官大佬們一看,這還了得?”朱及第聲音提高,“皇帝被太監帶壞了!於是,以內閣首輔劉健為首的文官集團,發動了淩厲的攻勢,要求朱厚照徹底鏟除‘八虎’!”

天幕畫麵:朝堂之上,劉健、謝遷等重臣率領百官,跪地痛哭流涕,引經據典,陳述宦官禍國的曆史,強烈要求誅殺劉瑾等人。聲勢浩大,幾乎形成了逼宮之勢。

“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了。”朱及第分析道,“朱厚照再貪玩,他也是皇帝!他敏銳地感覺到,這不僅僅是殺幾個太監的問題,這是文官集團在挑戰他的權威,在試圖控製他!你們越不讓我用我的人,我偏要用!”

天幕畫麵:深夜,朱厚照單獨召見“八虎”,劉瑾跪在地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陛下,外臣們這是要孤立您啊!他們想把您變成傀儡!老奴們死了不要緊,可陛下您就再也沒人陪著解悶,事事都要聽他們的了!”朱厚照年輕氣盛的臉龐上,露出了憤怒和堅決的表情。

“結果,”朱及第一拍手,“文官們的逼宮,反而促成了劉瑾的絕地翻盤!朱厚照不僅沒有殺‘八虎’,反而更加信任他們,將反對最激烈的劉健、謝遷等元老重臣罷官趕出了朝廷。這一仗,文官集團慘敗,皇權憑借宦官係統,取得了壓倒性勝利!”

奉天殿前,文官們一片嘩然。

“昏君!竟為閹豎而罷黜股肱之臣!”一位老臣痛心疾首。

而耿炳文、藍玉等武將卻有些幸災樂禍:“嘖嘖,這幫書生,想拿捏皇帝,結果玩脫了吧?”

“扳倒了文官領袖,劉瑾的時代到來了。”天幕上出現劉瑾意氣風發,百官對其跪拜的場景。

“朱厚照把政事幾乎全推給了劉瑾。劉瑾成立了內行廠,權力淩駕於東廠、西廠、錦衣衛之上,他每天把奏章帶到豹房,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念給正在玩樂的朱厚照聽,朱厚照往往不耐煩地揮手:‘朕用你是乾什麼的?這些事你自己看著辦!’”

天幕畫麵:官員給皇帝上奏折,需要準備兩份,一份叫“紅本”,先送給劉瑾;一份叫“白本”,才送給通政司轉呈皇帝。京城內外傳言:“北京城有兩個皇帝:一個坐皇帝,一個立皇帝;一個朱皇帝,一個劉皇帝。”

“劉瑾權傾天下,官員升遷罷黜,往往隻憑他一句話。賄賂公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朱及第說道,“這表麵上是太監擅權,但根子上,是少年皇帝朱厚照用這種方式,來擺脫文官集團那套令人窒息的規範和束縛。他隻是沒想到,請神容易送神難,劉瑾的權勢,很快也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朱元璋已經氣得臉色鐵青,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最擔心的事情正在上演。“宦官乾政!權傾人主!此乃亡國之兆!這個朱厚照,愚蠢!這個劉瑾,該千刀萬剮!”

馬皇後也歎息道:“皇帝與文官,竟到了如此水火不容的地步,要靠宦官來製衡,這朝政如何能好?”

就在朱及第講述劉瑾權傾朝野之時,天幕上適時飄過大量現代網友的彈幕評論,視角清奇,引發了另一層麵的思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真的,拋開道德評價,明朝皇帝為啥那麼愛用太監?還不是被文官集團逼的!】

【+1,文官們動不動就祖宗之法,道德文章,皇帝想乾點啥都被噴成篩子。太監是家奴,隻對皇帝一個人負責,用起來多順手!】

【關鍵點來了:明朝的太監製度設計得好啊!沒有軍權!你看司禮監批紅,東廠西廠緝查,權力是大,但軍隊始終在文官督師和勳貴、武將手裡,跟漢唐末年太監能廢立皇帝完全兩碼事!】

【精辟!明朝太監就是皇帝的白手套,專門乾那些文官不願意乾或者皇帝不想讓文官乾的事。用完了,名聲是太監的,鍋也是太監的,皇帝隨時可以拿出來宰了平民憤。劉瑾後來不就是這麼死的?】

【再看看明朝的內閣,權力一步步變大,從秘書變成實際宰相。到後來,有沒有皇帝坐朝,國家機器都能靠內閣和六部照常運轉。皇帝要不找點彆的力量平衡一下,不就真成蓋章工具人了?】

【所以彆看太監可惡,在明朝那種文官集團極度膨脹的體係下,太監某種意義上成了維護皇權、製衡文官的“必需品”,雖然這“必需品”往往有毒。】

朱及第看著這些彈幕,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網友們說得有點道理啊。從製度設計的角度看,明朝的宦官權力雖大,但始終被限製在皇權的延伸範圍內,很難像漢唐前輩那樣直接掌握禁軍威脅皇權。反而是文官係統,通過科舉、言官、內閣製度,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極具韌性的龐大官僚體係。皇帝想要有所作為,或者僅僅是想擺脫束縛,就會發現,他能直接依靠的、最‘忠誠’的力量,往往就是身邊這些身體不完整、命運完全係於皇帝一身的家奴——太監。”

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奉天殿前,因為這波現代網友的“理性分析”,引發了遠比之前更劇烈的震動!

文官集團這邊,如宋濂、劉三吾等重臣,臉色瞬間變得極其難看。他們作為製度的構建者之一,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番分析背後殘酷的邏輯——後世皇帝竟然需要依靠閹宦來對抗士大夫!這簡直是對他們理想中“君臣共治”模式的徹底否定!

“荒謬!閹宦乃國之蠹蟲,豈可因噎廢食!”劉三吾氣得胡子直抖,但內心卻感到一陣寒意,因為他無法完全反駁網友關於“文官權力膨脹”的論點。

而朱元璋的反應最為複雜。他設立錦衣衛,強化皇權,對宦官乾政深惡痛絕。但網友的分析,像一根針一樣刺中了他內心最隱秘的擔憂:如何確保後世子孫不會被文官集團徹底架空?他設計的製度,是否真的能保證皇權永遠強勢?

他陰沉著臉,喃喃道:“後世……竟到了如此地步?皇帝需靠家奴來製衡外廷?”這種可能性讓他不寒而栗。他既痛恨太監擅權,也無法接受文官權力失控。

徐達、李文忠等勳貴則麵麵相覷,他們突然發現,在這場皇權、文官、太監的三角遊戲中,他們勳貴集團的身影似乎越來越淡薄了。“難道後世,就沒我們武人說話的份了?”一種被邊緣化的危機感悄然升起。

馬皇後擔憂地看著朱元璋變幻莫測的臉色,輕聲道:“重八,製度是死的,人心是活的。終究還是要看坐在龍椅上的人啊。”

朱及第總結道:“劉瑾的崛起,拉開了正德朝乃至整個大明中後期,皇權與文官集團激烈鬥爭的序幕。皇帝覺得文官束縛了自己,便扶植宦官來對抗。而文官集團則堅守著他們的‘道統’和‘祖製’。”

“那麼,這位‘立皇帝’劉瑾,最終結局不用想我們也可以猜到?但一個劉瑾倒下了,而頑童天子朱厚照,接下來又會玩出什麼新花樣來對抗文官集團呢?還是……?”朱及第賣了個關子。

畫麵定格在劉瑾被淩遲處死的場景,以及背後豹房中嬉戲的朱厚照模糊的身影。

天幕下,洪武君臣心情沉重。他們清晰地看到,未來的大明,皇帝與士大夫一種畸形的權力平衡正在形成。而這場爭鬥,似乎注定沒有贏家。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仙廚係統:我靠做飯卷成宗門頂流 躺贏仙途:我的鹹魚係統逼我無敵 全家皆大佬,團寵小鳳凰撩遍絕色 貼地武夫,誰教他煉劍起飛的? 天道嚴選,開局契約五個夫郎 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 無敵劍道 大齊梟皇 餘燼之上 無限升華:從青銅兵種到征服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