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了?燕王妃要生了??”
茶樓酒肆中,方才還在咀嚼秦王家務事的談資戛然而止。
“就是今天!燕王府已全麵戒嚴!”
“天幕……天幕上說過什麼來著?”有人壓低聲音,難掩激動。
無需提醒。所有聽過天幕的人,心頭都浮現出那個明確的預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燕王朱棣將有三子,而這即將降生的長子,便是未來在靖難之役中守住北平、並最終繼承大統的明仁宗朱高熾!
如果說秦王府的變動是人事調整,那燕王府這個孩子的降生,就是在驗證一段被劇透的“曆史”!
衝擊,截然不同。
南京城內的風向驟變。
皇宮深處,朱元璋放下朱筆,目光似穿透宮牆,落向燕王府。馬皇後撚動佛珠,眉間凝著關切與凝重。
東宮內,朱標揮退侍從,獨站窗前望北,神色複雜。
其他藩王,如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心中滋味難言——那不隻是多一個侄子,而是眼睜睜看著天幕所言、未來可能登基的“侄皇帝”,正從預言走向現實。
應天文武,尤其心思活絡的勳貴,更是心潮澎湃。
“徐大將軍家,這回真要出一位……未來極貴的外孫了。”
“且看天幕所言,是否應驗在此子身上。”
這一刻,秦王府的“舊聞”迅速褪色。
整個應天府,從廟堂到坊間,所有心神都係於燕王府那間尚未傳出啼哭的產房。
混合著對曆史的敬畏、對預言的期待,與麵對未知的緊張,形成巨大的懸念。
所有人都在等。
等那一聲啼哭,敲響傳奇的定音錘。
燕王府內,朱棣在產房外來回踱步,地上的磚石快被磨亮。
他背在身後的手緊攥,指節發白。耳邊是徐氏壓抑的痛吟,每一聲都揪緊他的心。
既憂妻子安危,又被天幕的信息衝擊得七上八下。
“高熾……朱高熾……”他默念這名字。
天幕說,這就是他長子,是未來在北平擋住李景隆數十萬大軍、保住他基業的兒子,更是將來繼承大統、開創“仁宣之治”的皇帝!
“知道”卻必須“等待驗證”的感覺,太磨人。
他現在隻求大小平安。那遙不可及的“未來”,隻讓他感到沉甸甸的壓力。
魏國公府,徐達在書房坐立難安,兵書一字不入眼。
女兒正在闖鬼門關,他心早已飛向燕王府。但比尋常外公更多一層的,是那份難以言說的悸動——天幕揭曉,他這個未出世的外孫,竟是那般了得的人物!
他端起冷茶又放下,既憂女兒生死,又無法克製地去想象那個承載“天命”的外孫。
乾清宮中,朱元璋朱筆微頓。
“燕王府,還沒消息?”他聲平如常。
“回皇爺,尚未。”
“嗯。”他低頭繼續批奏,落筆的速度,卻不著痕跡地慢了一絲。
無人知曉這位開國帝王心中的波瀾。若天幕為實,那即將降生的,不單是他孫兒,更是大明未來的天子!
這種被劇透的宿命感,連他都心生悸動。
馬皇後更為直接。她派往燕王府的女官內侍已去數撥。
“菩薩保佑,母子平安……”她撚著佛珠低語。作為祖母,擔憂純粹;作為皇後,她卻清晰感到——這孩子的降生,因被天幕點明“身份”,已超越尋常添丁,成了牽動天下心神的大事。
整個南京城,陷入一種微妙的停滯。
勳貴文武交談聲低了下去,話題不約而同繞回燕王府。
所有人的心神,都被那尚未響起的初啼緊緊牽引。
曆史的車輪在此放緩,等待著被預言的生命,發出降臨人世的第一聲宣告。
這份等待,讓空氣凝重如山雨欲來。
宿命的氣息,在寂靜中彌漫。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