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中,曆史喵喵在講述了朱高熾波瀾起伏的一生後,語氣並未放鬆,反而帶上了一絲更深的沉鬱。
“兄弟們,彆以為‘仁宗’這個廟號就意味著絕對的寬厚。在生命的終點,或者說,在他死後,這位以仁厚著稱的皇帝,卻做了一件在後世看來極為殘酷、也極不‘仁’的事情——大規模殉葬。”
此言一出,天幕下的洪武時空,尤其是那些勳貴高門,瞬間豎起了耳朵。殉葬,對於他們而言,並非陌生的詞彙,前麵朱及第的天幕可講的非常慘。
曆史喵喵的聲音透過天幕傳來,清晰而冷靜:“根據史料記載,朱高熾死後,他後宮中沒有生育子嗣的妃嬪,大部分都被下令殉葬了。而這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讓人唏噓的,是一位為他生下了三個兒子的妃子——郭貴妃。”
“郭貴妃,出身可不一般,她是武定侯郭英的孫女!”曆史喵喵特意強調了這一點。
“轟——!”如同驚雷在耳邊炸響,武定侯府內,正與家人一同觀看天幕的郭英,猛地從座位上彈了起來,臉色瞬間煞白,手中的茶盞“啪”地一聲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郭貴妃?他的孫女?生了三個皇子,竟然還被殉葬了?!
郭英隻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直衝頭頂。他雖然知道天幕所言是未來之事,那個“孫女”此刻恐怕連影子都沒有,但這個消息帶來的衝擊力是巨大的。天幕如此公開地點出他郭家未來與皇室的聯姻以及如此悲慘的結局,這意味著什麼?
“不……不好……”郭英聲音乾澀,腦中飛速運轉,“陛下前幾個月才剛剛下旨,明確廢除了殉葬之製……可是,可是以陛下的性子,聽到天幕這麼一說,他會不會……”
一個可怕的念頭不受控製地冒了出來:皇帝會不會覺得,殉葬這個辦法,雖然明麵上廢了,但用來清除潛在的後患,實在是……太省事了?他甚至能預感到,用不了多久,宮裡關於給皇孫們,尤其是那位剛剛賜字“高熾”的朱玄煒定娃娃親的試探,恐怕就要來了。而他們郭家,很可能就在名單之上!這哪裡是恩寵,簡直是架在火上烤!
與此同時,乾清宮內的朱元璋,眼神幽深難測。他確實在幾個月前,出於多種考慮,下旨廢止了活人殉葬。但此刻聽到天幕所言,他的心思卻活絡了起來。
“朱高熾……讓生了三個皇子的貴妃殉葬……”朱元璋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龍椅扶手,“是因為那個姓張的皇後出身一般,怕自己死後,出身高貴的妃嬪及其外戚,會威脅到新君和太後的地位麼?”
他越想越覺得有理。天家無小事,尤其是涉及到權力交接。一個強勢的妃嬪背後,往往站著一個龐大的外戚集團。漢武帝晚年立幼子而殺其母鉤弋夫人,不就是為了避免主少母壯、外戚乾政的禍患嗎?
“咱之前下旨廢殉葬,是覺得太過殘忍,有傷天和。”朱元璋心中暗道,“可若從江山穩固的角度看……這法子,雖然酷烈,卻真能省去不少麻煩。生前處死……似乎也是個辦法?”
一個冷酷的念頭在他心中滋生。明旨廢除殉葬,不代表他不能用其他方式達到同樣的目的。如果某個妃嬪或其家族未來可能對儲君構成威脅,那麼在她“病逝”或“意外身亡”與在她死後被殉葬,結果似乎並無不同,甚至前者還能保全皇家“仁德”的名聲。至於具體如何操作……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光。為了朱明的江山,他並不介意手上多沾些鮮血,尤其是那些可能威脅到他子孫統治的鮮血。
曆史喵喵最後總結道:“所以,朱高熾的‘仁’,或許更多地體現在他對臣子、對百姓的政策上。而在皇室內部的權力鬥爭中,他,或者說代表他意誌的張皇後和新君,依然采取了最直接、最殘酷的方式來確保權力平穩過渡。郭貴妃的悲劇,既是後宮爭鬥的失敗,更是政治權衡下被犧牲的棋子。這血色的結局,也為‘仁宣之治’的開啟,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天幕隨著曆史喵喵的身影遊蕩在北京紫禁城中,她今天的神色帶著幾分探究與調侃。
“各位老鐵,咱們今天來聊點玄乎的——明朝皇帝的壽命,特彆是跟北京紫禁城風水的關係。”她開門見山,一句話就勾起了天幕下無數人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位剛剛開始營建北平燕王府的朱棣。
“上回我們說了明仁宗朱高熾,身體不好,胖,但還是活到了四十七歲,當了十個月皇帝。”曆史喵喵話鋒一轉,“而他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那位文武雙全、被永樂大帝寄予厚望的‘好聖孫’,身體可比他爹強健多了!能騎馬,能射箭,能打仗平定漢王叛亂),還能畫畫宣德爐名滿天下)。可就是這樣一位堪稱全能的皇帝,你們猜他活了多少歲?”
她故意停頓了一下,然後給出一個令人愕然的答案:“三十八歲!比他那體弱多病的爹還短命近十年!宣德十年正月,就崩於紫禁城乾清宮。這找誰說理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幕下的朱棣眉頭緊鎖,未來的朱瞻基可是他最喜愛的孫子,聽聞其如此短壽,心中不免一沉。朱元璋的臉色也更顯凝重。
“這就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曆史喵喵壓低聲音,帶著幾分神秘,“北京這紫禁城,風水可能有點‘克皇帝’!”
她開始掰著手指頭數:“咱們來列一下啊,老老實實長期居住在北京紫禁城裡的皇帝:
明仁宗朱高熾,47歲實際在位僅十個月,但登基後主要在北京)。
明宣宗朱瞻基,38歲。
明英宗朱祁鎮,38歲經曆坎坷,但最終死於北京)。
明代宗朱祁鈺,30歲被廢後不久暴卒)。
明憲宗朱見深,41歲。
明孝宗朱佑樘,36歲。
明武宗朱厚照,31歲。
明穆宗朱載坖,36歲。
明光宗朱常洛,39歲著名的‘紅丸案’,登基一個月暴斃)。
明熹宗朱由校,23歲。
你們看,”她總結道,“長期住在紫禁城裡的皇帝,壽命過四十的都不多,超過五十的更是鳳毛麟角!反倒是……”
曆史喵喵聲音提高,帶著點諷刺:“反倒是那些不怎麼在紫禁城‘正常上班’的皇帝,活得相對久一點!”
“比如,一心修道、二十多年不住紫禁城、常駐西苑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點就活到了六十歲,享年59歲!”
“再比如,學他爺爺嘉靖、三十年不上朝、深居宮內但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紫禁城核心區域)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雖然在位四十八年,但也沒活過六十,享年58歲。”
她攤攤手:“看到了吧?好像老老實實待在紫禁城‘打卡上班’的皇帝,反而壽數不長。這紫禁城,簡直成了‘皇帝壽命終結者’。”
“而且,”她補充了一個更令人玩味的現象,“自永樂帝之後,明朝皇帝似乎有個六十歲的壽命大關,幾乎沒人能跨過去!嘉靖、萬曆算是摸到了邊,但最終都沒能突破。”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明朝的龍子鳳孫們都短命。”曆史喵喵語氣輕鬆起來,“也有特彆長壽的!比如,明仁宗朱高熾有個兒子,襄王朱瞻悅墡,享年72歲。而且這位皇帝可是兩次離皇位就差那麼一點兒……”
她意味深長地說:“為什麼他能這麼長壽?很簡單,因為他沒當過皇帝啊!不用每天操心國事,不用在紫禁城裡‘被風水克製’,不用跟文官集團鬥智鬥勇,安心在封地當個富貴王爺,心情舒暢,自然就能長命百歲咯!”
這番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話,卻像一根刺,紮進了洪武君臣的心中。
朱元璋看著天幕上列出的那一串短壽皇帝名單,尤其是自己那一脈的子孫,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他苦心營建的王朝,他寄予厚望的子孫,未來竟然多數難以長壽?是因為國事操勞?還是因為……那北京皇宮,真的有什麼不妥?
以前,他隻覺得是因為永樂後代身上都流的徐家血脈的原因,但現在看來並非如此……
朱棣更是心緒難平,他未來雄心勃勃地規劃著自己的北京皇宮,未來甚至……那天幕卻暗示,那裡建起的皇宮,竟可能是個折損皇帝壽元的地方?
一股無形的陰霾,伴隨著“紫禁城克皇帝”的詭異說法,悄然彌漫在洪武十一年的夜空中。這天幕揭示的未來,不僅僅是朝堂爭鬥、邊境烽火,如今更是涉及到了帝王最私密也最在意的——生死壽夭。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