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複雜的大明首輔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8章 複雜的大明首輔(1 / 1)

朱及第的講述繼續深入,開始剖析塑造張居正思想與行為模式的關鍵人物——他的老師,前任首輔徐階。

“兄弟們,要說張居正後來為啥能成為那樣一個既鐵腕又務實的改革家,就不得不提他的老師,也是把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政治恩師——徐階!”

天幕上出現了徐階的畫像,旁邊列出其“事跡”:巴結嚴嵩、隱忍蓄力、最終扳倒嚴嵩。

“徐階這個人,我們之前提過,是個複雜的矛盾體。他一方麵有扳倒大奸臣嚴嵩的‘偉光正’事跡,被目為清流領袖;但另一方麵,他為了上位,也曾曲意逢迎嚴嵩,甚至有過掐死孫女以求自保的極端行為。他是個典型的功利主義者,信奉‘為達目的,可講手段’。”

“張居正作為徐階最得意的門生,長期追隨其左右,耳濡目染,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朱及第語氣肯定地說,“從徐階那裡,張居正學到了至關重要的政治生存法則:在權力鬥爭中,道德潔癖往往寸步難行,必要的妥協、隱忍、甚至是不那麼光彩的手段,有時是達成更高目標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徐階用自己扳倒嚴嵩的全過程,給張居正上了一堂生動的現實政治課。”

而張居正,無疑是徐階最出色的學生,他將這套‘實用主義’哲學運用得青出於藍。”朱及第話鋒一轉,引入了一個更為勁爆的例證,“最典型的,就是他如何扳倒前任首輔高拱!”

天幕上出現了高拱與張居正對峙的畫麵。

“高拱,那是隆慶皇帝的老師,也是張居正曾經的政壇盟友,能力極強,性格剛愎。隆慶皇帝駕崩,萬曆小皇帝登基,高拱依然是首輔,權傾朝野。張居正若想推行自己的政治抱負,高拱就是他麵前最大的絆腳石。”

“於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絞殺開始了。”朱及第的聲音帶著一絲冷酷,“張居正敏銳地抓住了高拱在‘王大臣案’等事件中言行不當的把柄,更關鍵的是,他秘密聯合了宮內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這位萬曆皇帝的大伴,深得兩宮太後隆慶皇後與萬曆生母)的信任。”

“馮保在宮內不斷渲染高拱的‘跋扈’與‘不臣之心’,尤其是那句被有意扭曲的‘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深深觸動了太後們敏感的神經。而張居正則在外廷默契配合。最終,在萬曆皇帝登基後僅僅幾天,高拱就在一次朝會中被突然宣布罷黜,勒令即日離京,幾乎是被驅逐出了政治中心,其過程之迅速、手段之淩厲,令人瞠目。”

“這一役,完美展現了張居正從徐階那裡學到的精髓:看準時機,聯合一切可聯合的力量哪怕是宦官),抓住對手的致命弱點,一擊必殺,絕不拖泥帶水。他不在乎清流們是否會非議他與宦官‘勾結’,也不在乎此舉是否顯得對曾經的盟友過於冷酷。在他心中,清除阻礙自己前途的另一個權臣,掌握主導權,才是壓倒一切的‘大局’。”

“通過弄倒高拱,張居正不僅登上了首輔寶座,更是向天下宣告了他的政治哲學:為了那個‘救世’的理想,他可以,也必將掃清一切障礙,無論采用何種手段。這份果決與狠辣,這份對權力規則的深刻理解和運用,正是徐階‘實用主義’教導在他身上結出的、帶著刺的果實。”

“登上了首輔之位的張居正,深知要想推行他那龐大的改革計劃,僅僅依靠手中的相權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獲得宮內最高權力的鼎力支持。”朱及第的聲音帶著剖析曆史真相的冷靜,“於是,一個深刻影響萬曆初年朝局的‘鐵三角’聯盟形成了——這邊是張居正,代表外廷;那邊是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後,以及司禮監掌印太監、皇帝大伴馮保。”

天幕上出現了李太後、馮保與張居正三人隱約合作的示意畫麵。

“李太後當時年輕守寡,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年幼的萬曆皇帝身上,她最關心的就是兒子的教育和皇位的穩固。張居正精準地把握了這一點。他不僅親自為小皇帝精心挑選講師、製定嚴格的日講和經筵日程,還時常以‘臣正’的姿態,向李太後彙報皇帝的學業進展和品行表現,言語間既顯忠誠,又暗含對太後教導有方的恭維。他甚至會巧妙地利用一些‘祥瑞’或者宮中的小事,來證明太後的賢德感動上天,從而穩固了李太後對他的信任和依賴。這種近乎‘奉承’的手段,讓他成功地將自己塑造成了太後心中不可或缺的‘托孤重臣’。”

“至於大太監馮保,”朱及第繼續道,“張居正與他的合作關係更是將‘實用主義’發揮到極致。馮保掌管司禮監,負責批紅,是內廷通向皇帝的咽喉。張居正不僅沒有像傳統清流那樣排斥宦官,反而與馮保建立了緊密的政治同盟。他默認甚至支持馮保在宮內的權勢,在外廷事務上給予馮保方便;而馮保則在宮內為他傳遞消息,影響太後,並在關鍵的奏疏批紅上予以配合。兩人一內一外,互為表裡,牢牢掌控了萬曆初年的朝政大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通過這種與後宮、宦官深度綁定的方式,張居正成功地排除了幾乎所有反對聲音,為他接下來雷厲風行的改革鋪平了道路。這也再次證明,他所踐行的那套從徐階處學來的哲學:為了實現終極目標,可以靈活運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和手段,哪怕是那些被傳統士大夫所不齒的途徑。”

“但是!”朱及第話鋒一轉,“張居正並沒有完全變成第二個徐階。徐階在鬥倒嚴嵩、登上首輔之位後,更多是忙於鞏固權力,安撫各方,雖然也做了一些好事,但缺乏大刀闊斧的改革魄力。而張居正不同,他繼承了徐階的‘手段’,卻懷抱著比徐階更宏大、更堅定的‘救世理想’。”

天幕上出現了明中葉土地兼並、流民遍地、財政困窘、邊防鬆弛的悲慘景象。

“張居正親眼目睹了大明王朝積弊叢生、內憂外患的危局。他深信這個國家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他的理想,是‘富國強兵’,是扭轉大明的頹勢,延續國祚。為了這個崇高的理想,他可以像徐階教導的那樣,不擇手段。”

“比如,他為了推行改革,會毫不留情地打擊政敵,運用權術鞏固自己的權力,甚至與宦官馮保結盟,以內閣首輔之尊,與司禮監掌印太監深度合作,這在強調‘清流不與閹宦為伍’的傳統士大夫看來,是難以接受的妥協和汙點。”

“又比如,他推行‘考成法’,用極其嚴苛的考核標準來督促官員,雷厲風行,不講情麵,得罪了無數官僚;推行‘一條鞭法’,統一賦役,觸及了無數豪強地主的利益,手段強硬,被稱為‘操切’。”

朱及第總結道:“所以,我們看張居正,絕不能簡單地用傳統的儒家倫理‘忠奸’、‘賢愚’來框定他。他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多麵體。”

“他身上有霍光的影子——獨攬大權,威福自專,甚至某種程度上架空了年幼的萬曆皇帝;他也有諸葛亮的影子——鞠躬儘瘁,事必躬親,一心隻為挽救危局中的王朝;而‘張居正死,大明亡’的判語,更是將他個人的存亡與國家的命運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信奉的是經世致用的實學,追求的是富國強兵的事功。為了這個目標,他可以靈活運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哪怕這些手段在道德上存在爭議。他是一個超越了簡單儒家道德評價體係的‘救時宰相’。”

“理解了這一點,”朱及第看向鏡頭,目光深邃,“我們才能明白,為什麼後世對他的評價會如此兩極分化,愛之者稱其為‘中興砥柱’,恨之者罵其為‘權奸誤國’。因為他的存在和行為方式,本身就對傳統儒家士大夫的價值觀構成了巨大的挑戰和衝擊。”

天幕下,朱元璋陷入了長久的沉默。徐達、李善長等勳貴,乃至朱標、朱棣,都麵露思索。張居正這樣一個臣子的出現,完全顛覆了他們對於“忠臣”、“能臣”的固有認知。一個為了崇高目標而敢於不擇手段、集巨大權柄與救世理想於一身的複雜人物,其對於王朝而言,究竟是福是禍?朱元璋發現,自己似乎需要重新審視“為臣之道”,以及皇權該如何與這樣一位能力與爭議都達到極致的臣子共處。這無疑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難題。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三國當鍵盤俠 快穿:當心機女配拿了攻略劇本 魔門聖女懷身孕,爹是百歲老雜役? 全員攻略:是誰老婆還不一定呢! 穿越60我的簽到係統能爆肉 退休滿級大佬的養崽日常 瘋權:星核陷落 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 我隻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蝕骨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