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縱觀大明王朝,”朱及第話鋒一轉,帶著點調侃,“從太祖與馬皇後的患難與共,到成祖與徐皇後的相得益彰,再到憲宗與萬貴妃的驚世之戀,孝宗與張皇後的一生一世一雙人……老朱家的皇帝們在感情上的‘專注度’,確實在曆代王朝中獨樹一幟。隻是,這份‘專注’用對了是佳話,用錯了……就是災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幕上,朱及第的聲音帶著一種說不清是嘲諷還是惋惜的語調,繼續剝開曆史的層層褶皺。
“雖然朱常洵最終也沒能當上皇帝,但他倒是和他的曾祖父——也就是嘉靖皇帝的父親睿宗興獻帝朱佑杬一樣,在死後獲得了皇帝的尊號。原因無他,隻因他的兒子,最終坐上了龍椅。”
這話讓底下有些人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子尊父為帝,這倒不算稀奇,本朝嘉靖皇帝不就是這麼追封他爹的嗎?
然而,朱及第接下來的話,卻讓這點剛升起的“理應如此”的情緒,瞬間凍結。
“隻是,這身後的哀榮,那位曾經攪動風雲、讓萬曆皇帝癡迷半生的鄭貴妃看不到她的兒子有朝一日能被尊為皇帝。不過,若她泉下有知,或許……也不會‘高興’才對。”
朱及第刻意停頓了一下,仿佛在品味著某種曆史的殘酷幽默。
“因為,當朱常洵的兒子朱由崧,終於在南京登基,成為皇帝的時候——”
“他繼承的大明,已經亡了。”
“哐當!”
朱元璋手中的茶杯蓋子滑落,砸在禦案上,發出刺耳的聲響。但他渾然未覺,一雙虎目死死盯住天幕,胸膛劇烈起伏。
“已……已經亡了?”他幾乎是咬著牙擠出這幾個字。儘管早已從天幕得知大明國祚有儘,但親耳聽到“大明已亡”這四個字,尤其是從後世人口中以如此平靜的口吻說出,那股剜心之痛依舊猛烈得讓他窒息。
緊接著,一個極其陌生,卻又帶著某種不祥暗示的詞彙,鑽入了他的耳中。
“朱由崧,當的是南明政權的第一個皇帝,年號弘光。”
南明?
這兩個字像是一塊投入死水的巨石,在奉天殿前激起了千層浪。
“南明?”朱棣猛地抬起頭,眼中銳光閃爍,“偏安江南?像那南宋一樣?”他對靖康之恥、宋室南渡的故事可不陌生。難道……難道我大明最終也落得如此下場?一股混雜著屈辱、憤怒和難以置信的情緒在他心中翻騰。
太子朱標臉色煞白,喃喃道:“國都……北方的國都淪陷了?致使宗室南渡,另立朝廷?”他無法想象,煌煌大明,怎麼會走到這一步。
徐達、李文忠等勳貴也是麵麵相覷,臉上寫滿了震驚與凝重。他們都是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太清楚“南明”這兩個字背後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半壁江山淪喪,意味著皇帝蒙塵,意味著無儘的戰亂和屈辱!
“南明……偏安……”朱元璋的聲音從牙縫裡擠出來,帶著一種壓抑到極致的風暴,“咱的大明……咱的大明最終竟成了南宋第二?!”
他猛地一拍禦案,霍然起身,須發皆張,怒視著天幕,仿佛要透過那光幕將那個不肖子孫朱由崧,以及導致這一切的萬曆揪出來碎屍萬段!
“廢物!一群廢物!!”狂暴的怒吼聲響徹殿前,所有人都噤若寒蟬。
然而,在這滔天怒火的底下,一絲更深的、冰涼的恐懼,正悄然爬上朱元璋的心頭。天幕之前透露的種種,遼東邊患、黨爭內耗、皇帝昏聵……這些碎片,似乎正在拚湊出一個導致王朝傾覆、最終隻能退守江南的模糊而可怕的圖景。
南宋偏安一隅,最終仍免不了覆亡的命運。那這個“南明”呢?它存在了多久?它最終……又走向了何方?
無數疑問和沉重的預感激蕩在洪武十一年眾人的心頭,奉天殿前,隻剩下朱元璋粗重的喘息聲,和一片死寂的茫然。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