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鬆錦前線明軍潰敗、洪承疇被俘的慘狀尚未完全消散,畫麵便猛地切換到了關內赤地千裡、餓殍遍野的景象。
“老鐵們,就在崇禎皇帝和大明朝廷將最後一絲希望與國力傾注在遼東,與皇太極進行國運賭博的同時,他們身後早已千瘡百孔的中原大地,再次燃起了衝天的烽火!”朱及第的聲音帶著一種“果然如此”的沉重,“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股看似已被撲滅的火焰,在風中獲得了新的氧氣,死灰複燃,並且燒得比以往更加猛烈!”
“咱們先說說‘八大王’張獻忠。”畫麵中出現張獻忠那彪悍而機敏的麵容,“他之前的投降,根本就是權宜之計。他利用受撫的機會,在湖北穀城一帶休養生息,整頓兵馬,鑄造兵器,卻始終不聽明朝的調遣,儼然一個獨立王國。”
“當他看到明朝最精銳的部隊都被拖在錦州泥潭,內地防務空虛到極點時,”朱及第語氣一轉,“他知道,機會來了!崇禎十二年五月,張獻忠果斷在穀城重舉反旗,迅速攻破房縣,席卷湖廣!他的再起,充滿了算計和主動,如同一隻一直潛伏在側,等待獵物最虛弱時發出致命一擊的狡詐狐狸。”
與張獻忠的主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自成的再起。
畫麵切換到商洛深山,李自成和寥寥數十名部下衣衫襤褸,采集野果,處境極其艱難。
“李自成的處境要比張獻忠凶險得多。”朱及第描述道,“他兵敗後躲入商洛山中,幾乎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部下離散,甚至一度傳聞他已死。但是,一個關鍵的外部因素改變了一切——”
天幕上出現可怕的蝗災景象,遮天蔽日的蝗蟲過後,大地寸草不生;接著又是連續數月的大旱,土地龜裂,河流乾涸。
“崇禎年間,恰逢小冰河期氣候異常的高峰!”朱及第強調,“北方地區連年大旱,伴隨著蝗災、瘟疫,糧食顆粒無收已是常態。而朝廷為了應付遼東戰事,不斷加征‘遼餉’,還有名目繁多的‘剿餉’、‘練餉’,就像幾座沉重的大山,壓得百姓喘不過氣。”
畫麵中,是皮包骨頭的農民,是易子而食的慘劇,是成千上萬絕望的流民隊伍。
“當人連樹皮草根都吃儘,活下去成為唯一奢望的時候,任何一點火星,都能引爆乾柴。”朱及第將鏡頭給到從深山中走出的李自成,“河南,成為了這場災難的重災區。成千上萬的流民在死亡線上掙紮,他們迫切需要一個人,帶領他們找一條活路。而‘李闖王’還活著的消息,就像一道光,吸引了無數走投無路的饑民。”
“李自成率領他幾十人的核心隊伍走出商洛山,一進入河南,立刻應者雲集!”畫麵上,李自成的隊伍如同滾雪球般迅速壯大,饑民們揮舞著簡陋的農具,簇擁著那麵熟悉的“闖”字大旗,“他的再起,更多是被時代和災難的洪流推著走,是一條在絕境中終於等來了風雨的困龍,一飛衝天!”
奉天殿前,朱元璋看著天幕中那地獄般的災荒景象和洶湧的流民狂潮,臉色蒼白,他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刻骨的絕望。
“天災……人禍……這就是個死局啊!”他聲音沙啞地低吼,“一邊是遼東那個填不滿的無底洞,一邊是遍地餓殍要活命!加餉?加餉就是逼民反!不加餉?遼東的兵就得潰散!崇禎……他……他……”
他想罵,卻發現所有的罵詞在這樣殘酷的現實麵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徐達深吸一口寒氣,沉重地說道:“陛下,如今看來,即便沒有遼東之患,這般酷烈天災,若處置不當,也足以動搖國本。而遼東戰事,如同不斷放血,徹底耗乾了朝廷最後一點元氣,也堵死了所有賑災安民的可能。”
李善長也歎道:“流寇因饑荒而起,饑荒因加餉而劇,加餉因邊患而生,邊患又因國力衰微而難平……環環相扣,皆是死結!張獻忠狡黠,李自成得勢,皆因此時此刻,這大明天下,已遍地乾柴矣!”
天幕上,李自成龐大的軍隊如同滾滾洪流,將曆史悠久的中原重鎮——洛陽,圍得水泄不通。城頭守軍麵色惶恐,而城下“闖”字大旗迎風招獵獵作響。
“老鐵們,李自成在河南‘闖’出名號後,第一個盯上的大目標,就是富庶無比的洛陽城!”朱及第的聲音帶著一絲曆史的嘲諷,“而當時坐鎮洛陽的,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兒子——福王朱常洵。這位王爺,當年可是差點當了太子的主兒,家底之厚,堪稱天下皆知。”
畫麵給到洛陽城內奢華無比的福王府,與城外餓殍遍野的景象形成殘酷對比。
“守城需要兵,需要糧餉。可當時朝廷財政崩潰,哪裡還顧得上洛陽?”朱及第將鏡頭轉向焦頭爛額的守城官員和將領,“他們自然把希望寄托在了富可敵國的福王身上,懇求他拿出錢財,犒賞守軍,激勵士氣。”
然而,畫麵中的福王,雖然麵露恐懼,卻更加猶豫不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網友【當代葛朗台】:這福王是要錢不要命啊!”
“網友【格局打開】:這時候還捂著錢袋子,真是蠢到家了!”
朱及第解釋道:“老鐵們,你們覺得福王僅僅是吝嗇嗎?事情沒那麼簡單。網友們分析,他不敢掏錢,有更深層的原因——”
天幕上彈出幾條核心彈幕:
“網友【體製內懂王】:他敢掏錢?信不信今天他拿出十萬兩犒軍,明天北京就有人彈劾他‘私募兵馬,意圖不軌’!他爹當年爭太子輸了,他們這一支本來就是敏感體質!”
“網友【動機論】:說白了,他怕守城成功後,秋後算賬!皇帝和文官們正愁沒錢呢,你福王這麼有錢?那之前國家困難的時候你怎麼不捐?是不是心懷異誌?”
“在福王的猶豫和恐懼中,守城將士的士氣徹底瓦解。”朱及第語氣沉重,“甚至出現了守軍主動打開城門,迎接闖王軍隊入城的情況。洛陽,這座千年古都,瞬間陷落!”
畫麵顯示農民軍衝入繁華的洛陽城,福王朱常洵在混亂中被抓獲。
“接下來,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也是極其殘酷的‘福祿宴’事件。”朱及第的聲音帶著一絲不適,“據說,農民軍將福王肥胖的身體清洗乾淨,與幾隻鹿一起放入巨大的銅鼎中烹煮,分而食之,以此發泄對明朝宗室和權貴階級的刻骨仇恨。”
這駭人聽聞的一幕,讓天幕下洪武年間的君臣都感到一陣寒意。
“福王的悲劇,並非孤例。”朱及第將畫麵切換到北京的紫禁城,“事實上,就在不久之後,當李自成逼近北京,崇禎皇帝放下尊嚴,哀求皇親國戚、勳貴大臣們捐款助餉時,遭遇了幾乎一模一樣的情景!”
畫麵中,崇禎的嶽父周奎哭著喊著家裡沒錢,隻肯象征性捐一點;其他大臣更是花樣百出,有在自家門上掛‘此房急售’的,有穿著破舊衣服上朝的……
“網友【千古奇觀】:想指望貪官救官?想得美!”
“網友【邏輯閉環】:他們的錢都不乾淨,誰敢露富?露富就是找死!寧可國亡,也不能讓自己掉腦袋!”
“網友【精致的利己主義】:這就是明朝末年統治階層的普遍心態!他們早已和這個王朝離心離德,國家的存亡,遠沒有他們自身的安危和財產重要!”
奉天殿前,朱元璋的臉色從最初的震驚,到不解,最終化為一種徹底明悟後的極致憤怒。
“咱……咱明白了!”他的聲音因憤怒而顫抖,“他們不是沒錢!他們是不敢有錢!他們貪了、占了,卻怕人知道!咱定的規矩,成了他們互相攻訐的刀子,也成了捆住他們手腳的繩索!到了要救命的時候,誰都不敢動!”
他猛地站起來,指著天幕怒吼:“一群蛀蟲!碩鼠!國難當頭,心裡還隻算著自己的那點小九九!福王該死!那些在北京捂緊錢袋子的混賬更該死!他們眼睜睜看著大明朝這艘船沉沒,卻連一塊木板都舍不得扔出來!”
徐達長歎一聲:“陛下,製度之弊,人心之私,至此已積重難返。即便有個彆忠貞之士,在這滾滾濁流之中,亦無能為力了。”
朱元璋頹然坐下,無儘的悲涼湧上心頭。他製定律法約束宗室百官,卻最終造就了一個在危難時刻無人敢挺身而出的癱瘓政權。他仿佛看到,他親手建立的大明,不是被外人摧毀,而是從內部被這群“聰明”的蛀蟲,一點點啃食殆儘。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