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雖已暗下,奉天殿前的文武百官也依旨“散去”,但應天府的夜晚卻並未恢複往日的寧靜。許多府邸門前車馬絡繹,尤其是那些有資格、也有野心參與海外開拓的勳貴和部分重臣的府邸,更是燈火通明,人影憧憧。
朱元璋的“各憑本事”如同一聲發令槍,刺激著所有人的神經。誰都知道,單打獨鬥,在這未知的海外拓殖中風險極大,很可能血本無歸。聯合,成了最現實的選擇。
但在聯合誰、如何聯合的問題上,卻有著錯綜複雜的考量。
以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等人為首的頂級勳貴,自然是最核心的圈子。他們根基深厚,在軍中人脈廣布,資源雄厚,是各方都想拉攏的對象。但他們之間也有親疏遠近,以及與皇室關係的微妙差異。
永昌侯藍玉、穎國公傅友德等後起之秀,憑借赫赫軍功躋身頂尖勳貴行列,他們野心勃勃,行事更為激進,也吸引了一批同樣渴望快速建功立業的將領圍繞在身邊。
而像信國公湯和這樣與朱元璋關係極其密切、但為人相對低調謹慎的,則有自己的考量圈子。
聯合並非簡單的拉幫結派。想要入夥,需要亮出實實在在的“本錢”。你能拿出多少真金白銀?能動員多少家族部曲私兵?能籌措多少糧秣器械?有沒有精通航海、造船、堪輿、醫術的特殊人才?這些,都成了衡量能否“一起玩兒”的硬指標。
在這場主要由勳貴武將主導的“跑馬圈地”預演中,文官集團也並未完全置身事外。他們雖然不直接掌握軍隊,但卻擁有龐大的地方資源、精明的算計頭腦以及不可或缺的行政管理能力。
一些有遠見的勳貴,已經開始將目光投向那些擁有特殊才能的文官。通曉多國語言、精於辭令交涉的人才,在未來的海外拓殖中,其價值絕不亞於一名能征善戰的將領。
就在這個夜晚,一位名叫薛嵓的年輕官員,剛剛回到自己略顯清冷的宅邸,還未及換下官服,門房便戰戰兢兢地送來了一份拜帖。燭光下,燙金的帖子上,“宋國公府”四個字顯得格外醒目。
薛嵓心中一震。宋國公馮勝,乃是開國六公爵之一,位高權重,與自己素無深交,為何深夜遣人來訪?他隱約猜到了什麼,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冠,快步走向前廳。
廳中,一位身著錦袍、氣度不凡的中年文士正安然品茶,見他進來,起身拱手笑道:“薛觀政,深夜打擾,還望海涵。在下馮安,忝為宋國公府管事。奉國公之命,特來與給事中商議……共圖海外之事。”
薛嵓心中了然,麵上卻不動聲色,還禮道:“馮先生客氣了,不知宋國公有何指教?”他深知,自己的前途,或許就將因這天幕,因這深夜的來訪,而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海外那片廣闊的天地,不僅吸引著武人的刀劍,也開始攪動文人的心潮。
夜色深沉,應天府的各處府邸內,類似的對話在不同的圈子、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著。利益的紐帶、權力的組合、人才的網羅,在這天幕之後的第一個夜晚,悄然編織成型,隻為在未來的大航海時代中,搶占那至關重要的先機。而這一切,都隻是暴風雨來臨前,深藏在夜幕下的微弱序曲。
第二天,天還未亮,整個洪武十一年的應天府,乃至蘇州、泉州等沿海重鎮,卻已經提前陷入了一場無聲的風暴之中。
昨夜勳貴大臣們府邸的密謀與串聯,在天亮後迅速轉化為實際行動。第一個受到衝擊的,便是各種記載海外風物、地理、航路的資料。無論是官方庫藏的元朝遺留圖籍,還是私人收藏的番商海圖,甚至是水手船員口耳相傳的記錄,一夜之間都成了炙手可熱的緊俏貨。
“快!去書坊!把所有涉及海外的書籍,無論山川地理、風土人情,還是奇聞異誌,全部買下!”
“高價求購南洋海圖,尤其是通往舊港今蘇門答臘巨港)、滿剌加馬六甲)的詳細航線!”
“去找那些從南洋回來的老水手,請到府中,好生款待,務必問清沿途島嶼、水文、港灣情況!”
各家勳貴府邸的家丁、門客傾巢而出,如同梳子一般刮過所有可能找到相關信息的地方。書坊裡相關書籍被搶購一空,價格翻了幾番仍有人趨之若鶩;一些精通海外事務的文人、退役的老水手突然變得身價百倍,被各方爭相聘請。
這股風潮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此時尚在明朝境內活動的海外商人。在應天、蘇州、泉州等地的番坊外國人聚居區)內,來自阿拉伯、印度、東南亞等地的商人們,此刻卻是憂心忡忡。
他們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海外貿易的巨額利潤,也深知那些航路、市場和物產信息的重要性。以往,他們憑借這些信息差和對海路的熟悉,壟斷著東西方的貿易,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如今情況變了。大明朝廷,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權勢熏天的開國勳貴們,將目光投向了海洋。這對於他們這些沒有政治背景的外來商人而言,絕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他們這是要親自下場了。”一位年長的阿拉伯商人看著窗外匆匆走過的勳貴家仆,用帶著濃重口音的漢語對同伴歎息,“一旦天朝的貴族和軍隊進入大海,哪裡還有我們自由貿易的空間?”
另一位來自爪哇的商人更是麵露恐懼:“我聽說,那些公爺侯爺們,不僅要貿易,還要占地盤!我們世代經營的港口,恐怕……”
儘管心中萬分不願,但在洪武十一年這個時間點,這些海外商人在明朝朝廷內部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麵對勳貴府上拿著帖子、語氣看似客氣實則不容拒絕的“邀請”,他們隻能硬著頭皮應對。
“這位管家,不是小人不願獻上海圖,實在是……”
“不必多言!我家公爺隻是借閱參考,日後海上行事,說不定還需倚重諸位,必有厚報!”
威逼利誘之下,許多商人珍藏的海圖、記錄的商路、了解的物產信息,不得不被“分享”出去。更有甚者,為了尋求庇護,避免在未來可能到來的衝突中被吞得渣都不剩,一些精明的商人開始主動選擇依附。泉州一位頗有實力的海商,便是在這個早晨,帶著厚禮和關鍵的航海資料,踏入了魏國公府的門檻畢竟誰都知道魏國公可是永樂大帝的老丈人),希望能將自家的商業網絡與勳貴的武力結合起來,在這即將到來的大變局中謀得一席之地。
皇宮大內,錦衣衛將清晨以來城中的種種動向,迅速彙總報到了朱元璋的案頭。
看著報告中描述的各大勳貴府邸瘋狂搜集資料、網絡人才,甚至開始與海商接觸結盟的景象,朱元璋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眼神深邃。
若非他早已從天幕中知曉,這群人的目標是那遙遠的、尚未屬於大明的海外之地,單看眼前這文武勾結、蓄養私力的架勢,他幾乎要以為又一場禍亂朝綱的陰謀正在醞釀,忍不住要舉起屠刀了。
“哼,一個個倒是心急。”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聽不出喜怒,“也好,省得咱再多費唇舌。隻要他們的刀鋒是對著外麵,不是對著咱的江山,咱就容得下他們這點心思。”
他隨即對侍立的錦衣衛新任指揮使毛驤吩咐道:“給咱盯緊了!他們找什麼人,拿什麼圖,怎麼合夥,咱都要知道。海外的事,可以讓他們去闖,但大明的規矩,不能亂!”
毛驤凜然遵旨。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