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朱印)
第三十貳劍·弑神式
——下接袁天罡暗自搖頭,當今聖上英明神武,唯獨疑心過重。
石之軒既已歸隱,斷無再出山之理。
荒寺,老僧,蒙麵客。
刺目金光消散後,石之軒隻覺修為更上一層樓。
他對佛理的領悟也達到了全新境界。
金光褪儘時,這僻靜古刹中多了一位戴著青龍麵具的黑衣人。
施主何人?老衲早已不問江湖事。石之軒沉聲道,卻從你身上感受到淩厲無匹的劍意,實在駭人。
聽聞邪王武功登峰造極,特來領教一劍。黑衣人答道。
何不去尋那人試劍?石之軒反問。
他更可怕,手中之劍堪稱當世無雙。黑衣人話音未落,周身劍意暴漲,幾欲凝成實質。
這般純粹而充滿毀滅氣息的劍意,令石之軒也為之動容。縱是當年風雲的寇仲、徐子陵,也未曾有如此鋒芒。
隻出一劍,請賜教。
黑衣人拔劍出鞘。
寒意徹骨,殺機凜然!
石之軒心頭劇震,世間竟有如此恐怖的劍術。
這一劍似緩實疾,仿佛超脫凡塵,蘊含著極致毀滅之意。
死亡氣息撲麵而來!
向來從容的邪王終於色變。
以他宗師圓滿的修為,此刻竟不敢有半分鬆懈。
轟隆!整座古刹在劍氣激蕩間轟然坍塌,淩厲劍芒直衝九霄。
石之軒全力催動不死印法,掌風與劍氣相撞,爆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轉瞬間,一切重歸寂靜。
“好可怕的劍法,老衲生平僅見。”石之軒左手輕顫,低聲說道。
“世間還有比這更恐怖的劍招。”
“此劍何名?”
“奪命十五劍。”
黑影已然消散無蹤。
石之軒唇邊滲出血絲,方才那一劍竟能傷他。若非新得舍利子護體,傷勢隻怕更重。幾名僧人匆忙趕來,見石之軒無恙,這才放下心來。
“可曾聽聞奪命十五劍?”石之軒問道。
“據傳是青龍會六龍首燕十叁的絕學,此人在劍神榜位列前十。”一僧答道。
“燕十叁,確不負劍神之名。”石之軒頷首,“收拾行裝,此地不宜久留。”待他離去,眾僧麵麵相覷。
“方才那道黑色劍氣,莫非就是燕十叁所留?”
“除了他還能有誰?青龍會竟敢來此挑釁大師。”
“噤聲!青龍會勢大,連天宗這等江湖第四大派都被輕易鏟除,慎言!”
“是極是極,青龍會取我等性命如探囊取物。”
“你們也太過謹慎。”胖和尚話音未落,一道殘留劍氣倏然劃過他的咽喉。
胖和尚轟然倒地,餘者噤若寒蟬。
青龍會,當真無孔不入。
長安城內,金色石碑熠熠生輝,刺目光華令人難以直視。
宗師榜第四位:大漢皇朝,劉病已。
這個名字出現的瞬間,整座長安城鴉雀無聲。百姓屏息凝神——這正是當今天子的乳名。
昔日一場浩劫令大漢王朝元氣大傷,當朝天子曾流落民間,曆經波折才重登帝位。
此時,金色石碑上浮現新的字跡:
劉病已,大漢當今天子,幼年流落民間,習得天竺秘傳《易筋經》,並將其修至最高境界,古今唯一。此後更參透天竺至高武學《龜息》,功力深不可測,位列六大王朝至強者。
境界:宗師巔峰,賜:九龍真氣!
金色字跡消散,宗師榜第四的揭曉震動江湖。
長樂宮中,年輕的搖頭苦笑:“天道金榜竟將朕的秘密公之於眾,天意難測。”
身旁近臣歎道:“陛下藏得太深,滿朝文武怕是要驚掉下巴了。”
劉病已再度無奈一笑。
大漢江湖各派嘩然——誰曾想當今天子竟是宗師巔峰的絕頂高手?
此消息不僅震撼大漢,其餘五國亦為之震動。
大明·應天府
陸小鳳揉著眉心,瞥見花滿樓嘴角含笑:“你笑什麼?”
花滿樓搖扇:“難得見‘四條眉毛’如此驚訝。”
“我雖未踏足大漢,但誰能料到那位天子竟是武道宗師?”陸小鳳感慨。
花滿樓輕歎:“今夜,怕是有五位要輾轉難眠了。”
大金鑾殿
洪武大帝麵色陰晴不定:“劉病已……藏得夠深!”若非天道金榜,此秘永世難破。
陸小鳳遙望天際:“劉病已,嗬!”
護龍山莊內,燭影搖紅。
朱無視神色如常,心中卻掀起波瀾。在六大皇朝的皇族之中,他的武功無人能及,從未有人能與他比肩,直到這位大漢天子現身,實在出人意料。
“劉病已,天下人都小瞧你了。”朱無視低語,“這江山,倒是有趣。”
大宋皇朝,臨安城。
仁宗趙禎輕歎一聲。
“六國諸皇兄中,始皇帝嬴政最顯霸氣,唐皇李世民氣度恢弘,明太祖出身寒微卻成就非凡,而漢帝劉病已深藏不露,朕與諸位相比,終究遜色。”
“陛下仁德無雙,唯有心懷百姓的君主方能治國安邦。”諸葛正我道。
仁宗搖頭:“愛卿不必寬慰朕。聽聞近來大宋江湖頗不平靜。”
“丐幫幫主喬峰已卸任。”諸葛正我稟報。
喜歡綜武:江湖梟雄的逐鹿之路請大家收藏:()綜武:江湖梟雄的逐鹿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