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夏,漳水的浪裹著暑氣,拍打著鄴城的城牆;曹軍的壕溝裡,濁流湧動著破城的殺機。審配的镔鐵劍剛熔儘最後一塊金錠,鑄就守城的箭鏃;曹操的馬鞭已指向東門,等著叛臣開啟的那一刻。燕趙大地的忠義,在審配“北向而死”的決絕裡綻放;亂世梟雄的欲望,在甄姬的眉眼與宛城的回憶裡交織——鄴城的陷落,是袁氏的終章,是曹操的新篇,也是三國風雲裡,最鐵血與柔情交織的一筆。
一、審配歸鄴:譚尚暫和抗孟德孤臣瀝血守危城
鄴城的州牧府裡,袁譚握著審配的手,眼神帶著幾分愧疚。三個月前,他與袁尚在曹操的軍事壓力下被迫和解,袁尚讓出鄴城部分兵權,請審配回鄴主持防務——審配是袁氏老臣,忠義之名傳遍河北,隻有他,能凝聚鄴城的守軍士氣。
“先生,”袁譚聲音低沉,“之前我不聽您的勸,與袁尚內鬥,還與曹操聯姻,險些毀了父親的基業。如今曹操已圍鄴城三月,還引漳水灌城,鄴城危在旦夕,隻能靠您了。”
審配躬身行禮,鎧甲上的鐵葉碰撞出清脆的聲響,他的眼神比鄴城的城牆更堅定:“將軍放心!臣受袁公袁紹)厚恩,定與鄴城共存亡!就算曹操水淹火燒,臣也不會讓他踏入鄴城一步!”
此時的鄴城,早已是一座孤城。城外,曹軍的土山連綿,樓車上的弓弩手日夜對著城牆放箭;城內,糧草隻夠支撐十日,士兵們餓著肚子守城,卻無一人逃亡——審配早已將府中金銀熔鑄成箭鏃,還親自在城頭督戰,甚至將嘩變的士兵斬首懸於甕城,震懾人心。
“將軍,曹軍又在挖地道!”親兵匆匆來報,聲音帶著急切。審配提著镔鐵劍,快步登上城頭,果然看到城牆下的土坡有新翻的泥土,還能聽到地下傳來的挖掘聲。
“傳我令!”審配劍指地道方向,“在城內挖橫壕,深三丈,寬兩丈,派死士持短刃守在壕邊,待曹軍地道挖到壕處,就斬其手足,斷他們的通路!”
親兵領命而去。審配望著城外的曹軍大營,想起袁紹生前的囑托,眼中滿是悲壯——他知道,鄴城遲早會破,但他要守到最後一刻,為袁氏儘最後一份忠。
二、地道攻防:死士夜襲鬥許褚熔金為鏃固城防
深夜的鄴城地下,曹軍的工兵正揮著鋤頭,快速挖掘地道。突然,“轟隆”一聲,地道的頂部塌陷,露出一道深壕——審配的橫壕挖到了!
“有埋伏!”曹軍工兵驚呼,剛想後退,就見壕邊跳出數十名死士,手持淬毒的短刃,如鬼魅般撲來。死士們是審配從軍中挑選的勇士,個個悍不畏死,短刃劃過,曹軍工兵紛紛倒地。
“敢來偷襲,找死!”許褚提著虎頭刀,從地道深處衝來——曹操怕地道被襲,特意派他帶著五百刀斧手守護。許褚的刀風如虎嘯,一刀劈死兩名死士,卻見為首的死士審配的副將馮禮,此時仍忠於審配)提著短刃,直刺他的小腹。
“好膽!”許褚冷笑,側身躲過,虎頭刀橫掃,逼退馮禮。馮禮卻不退縮,短刃使出“纏腰式”,貼著許褚的刀身滑過,直劈他的手腕。兩人在狹窄的地道裡纏鬥,許褚的大刀雖猛,卻施展不開;馮禮的短刃靈活,招招往要害而去,竟與許褚鬥了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撤!”馮禮見曹軍援兵趕來,知道久戰不利,虛晃一刀,帶著剩餘死士退回城內。許褚望著他們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敬佩:“審配麾下,竟有如此勇士!”
城內的鐵匠鋪裡,審配正親自熔金為鏃。爐火映著他的臉,汗水從額頭滑落,滴在滾燙的金錠上,發出“滋啦”的聲響。“將軍,金銀已熔儘,隻能鑄出三百支金鏃了。”鐵匠哽咽道。
審配拿起一支剛鑄好的金鏃,箭頭泛著冷光:“三百支足夠了!每一支,都要射向曹軍的將領!讓曹操知道,鄴城的士兵,就算餓著肚子,也能戰到最後!”
他將金鏃分發給最精銳的弓弩手,親自教他們瞄準:“瞄準曹軍樓車上的校尉,一箭一個,彆浪費!”弓弩手們含淚點頭,拉滿弓弦,金鏃如流星般射出,果然射中幾名曹軍校尉,城外的曹軍頓時亂了陣腳。
三、漳水灌城:孟德掘壕引濁流審配懸首震軍心
曹操站在城外的土山上,看著鄴城的城牆,眉頭緊鎖——三個月了,曹軍死傷慘重,卻仍未攻破鄴城,審配的頑強,超出了他的預料。
“奉孝的書信說,‘久圍不攻,軍心動搖,可引漳水灌城’。”曹操撫摸著腰間的佩劍,下令道,“張遼,你率一萬士兵,掘壕溝,寬深各二丈,引漳水入壕,灌淹鄴城!”
張遼領命而去。三日後,一條環繞鄴城的壕溝挖成,漳水順著壕溝,洶湧地灌入城內。城牆下的積水越來越深,城內的房屋漸漸被淹沒,百姓們哭喊著往高處逃,士兵們隻能站在水中守城,糧食也因水淹開始發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將軍,城內餓死者已過半,還有百姓……百姓開始人相食了!”親兵跪在審配麵前,聲音帶著絕望。
審配閉上眼睛,兩行淚水滑落——他可以讓士兵死戰,卻不能讓百姓受苦。可他沒有退路,隻能咬著牙道:“將府中僅存的糧食分給百姓,再選一百名嘩變的士兵,斬首懸於甕城,告訴所有人,誰若再敢言降,就是這個下場!”
甕城上,一百顆頭顱懸掛著,鮮血順著城牆流下,與漳水混在一起,染紅了城牆下的濁流。城內的士兵和百姓看著頭顱,雖恐懼,卻也被審配的決絕震懾,再無人敢言降。
可曹操的心理戰,終究還是瓦解了守軍的鬥誌。他擊潰袁尚的援軍後,將袁尚的印綬、衣物掛在樓車上,對著城內大喊:“袁尚已敗,你們的援軍沒了!若開城投降,我可饒你們性命!”
城牆上的士兵看著袁尚的印綬,眼神漸漸渙散——他們守了三個月,等的就是援軍,如今援軍已敗,他們還有什麼希望?
四、審榮夜叛:東門失守擒忠骨孟德賦詩斬孤臣
深夜的鄴城東門,審榮審配之侄,早已暗中通曹)提著一盞燈籠,悄悄打開城門。城外的曹軍如潮水般湧入,守城的士兵猝不及防,紛紛投降。
“審配在哪?”張遼握著長槍,抓住一名守軍問道。
“在……在城頭督戰!”守軍顫抖著回答。
審配在城頭聽到動靜,知道東門已破,他提著镔鐵劍,衝入曹軍陣中,劍刃橫掃,曹軍士兵紛紛倒地。“審榮!你這叛徒!我殺了你!”審配看到審榮,氣得目眥欲裂,揮劍直刺。
審榮嚇得連連後退,躲在曹軍士兵身後:“叔父,識時務者為俊傑!袁氏已亡,你降了曹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