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十四年暮春,荊北的麥田泛著金黃,長沙的城頭飄著疑雲,零陵的官道揚起塵土。蔣欲川的環首刀懸在腰間,卻用言語化解了數年血仇;關羽的偃月刀與黃忠的大刀交擊,濺起的是英雄相惜的火花;魏延的繩索捆住了韓玄的野心,卻係住了歸蜀的機緣;而呂子戎的突然現身,讓零陵的天空瞬間布滿了刀光槍影——亂世的棋局,總在“恩仇”與“相逢”中,翻出新的變數。
一、荊北說降:欲川負荊見張繡情理並施解舊怨
許昌城外三十裡的張繡營寨,轅門緊閉。張繡身著舊甲,摩挲著手中的長槍——自官渡之戰後,他率部駐守荊北,雖名義上歸曹,卻因“典韋之死”張繡降曹後複叛,殺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將典韋)心存芥蒂,始終不敢靠近許昌。
“報將軍!曹操派蔣欲川前來,說要‘麵談歸降之事’!”斥候的通報聲打斷了張繡的思緒。
“蔣欲川?不過是個少年,也敢來勸我?”張繡冷笑,卻還是下令,“帶他進來——我倒要看看曹操派了個什麼角色。”
營帳內,蔣欲川身著青色勁裝,環首刀掛在腰間,見到張繡,既不跪拜,也不諂媚,隻是躬身行了一禮:“張繡將軍,晚輩蔣欲川,奉丞相之命而來。”
張繡盯著他:“你可知我與曹操有殺子之仇、殺將之恨?也敢來勸降?”
“正因如此,晚輩才來。”蔣欲川直視張繡,“典韋將軍之死、曹昂公子之殤,錯在當年的局勢,不在將軍——若丞相真記恨,官渡之戰時便會借機除你,而非容你駐守荊北。如今丞相暫歸許昌,收編西涼舊部,荊北是抵禦孫權的屏障,將軍若願真心歸曹,丞相不僅既往不咎,還會封你為揚武將軍,仍守荊北。”
張繡眼中閃過一絲動搖,卻仍嘴硬:“空口無憑,我怎知曹操不會秋後算賬?”
“晚輩願以項上人頭擔保!”蔣欲川拔出環首刀,刀尖抵在自己咽喉,“若丞相日後為難將軍,晚輩願以死謝罪!”他頓了頓,又道,“何況將軍如今困守荊北,前有孫權覬覦,後無糧草支援,若不歸曹,遲早會被吞並——與其身死族滅,不如歸順丞相,共圖大業。”
張繡沉默了——蔣欲川的話戳中了他的要害。他看著眼前的少年,雖年少卻有膽識,且句句在理。突然,他拔出長槍,直刺蔣欲川:“我且試試你的本事!若你連我一槍都接不住,休提勸降之事!”
蔣欲川不慌不忙,身形一晃,使出“稷寧卷平綱”的步法,輕盈避開長槍,同時環首刀出鞘,刀背輕磕槍杆:“將軍若要試我,晚輩奉陪,但刀劍無眼,傷了和氣反倒不好。”
張繡見他步法精妙,刀法沉穩,心中暗讚——這少年果然有真本事,曹操能派他來,足見誠意。他收槍入鞘,長歎一聲:“罷了!我信你一次!明日我便率部隨你回許昌,歸降丞相!”
蔣欲川收刀,露出笑容:“將軍明智!丞相定會感念將軍的誠意!”他知道,這次說降不僅為曹操添了兵力,也讓自己在曹營站穩了腳跟。
二、長沙鏖戰:雲長對刀黃忠老英雄相惜避鋒芒
長沙城外的校場,關羽勒住赤兔馬,青龍偃月刀斜指地麵。對麵的黃忠也拍馬而出,手中一柄镔鐵大刀黃忠前期善使刀,後期以弓聞名,此處貼合武俠近戰設定),雖年近六旬,卻腰杆挺直,眼神銳利如鷹。
“黃忠老將軍,久仰大名!”關羽拱手,“若你願歸降劉使君,某便不再為難;若執意頑抗,休怪某刀下無情!”
黃忠冷笑:“關羽雖勇,我黃忠也不是嚇大的!今日便讓你見識見識我荊南刀法的厲害!”說著,催馬揮刀,直劈關羽。
關羽舉刀格擋,“當”的一聲巨響,兩人都覺手臂發麻。黃忠的刀法沉穩厚重,如老鬆盤根,每一刀都帶著千鈞之力;關羽的刀法剛猛淩厲,如猛虎下山,招招直指要害。兩人在校場上激戰五十回合,竟難分勝負。
“好刀法!”關羽讚道,“老將軍年近六旬,竟有如此身手,佩服!”
“你也不錯!”黃忠也道,“青龍偃月刀名不虛傳,果然勇冠三軍!”
次日,兩人再次交手。黃忠見久戰不勝,突然變招,刀法轉快,如疾風驟雨般逼向關羽;關羽則以靜製動,偃月刀舞成一片刀光,將黃忠的攻勢儘數化解。又戰三十回合,黃忠故意賣個破綻,轉身就走——他並非不敵,隻是不願與關羽死拚。
關羽卻以為他要逃,催馬追擊:“老將軍休走!”
黃忠回頭,冷聲道:“關羽,我敬你是英雄,不願傷你;你若再追,休怪我用箭!”說著,取下背上的鐵胎弓,搭上箭矢,卻未瞄準關羽,隻是射向他頭頂的盔纓。
“嗖”的一聲,箭矢精準地射斷盔纓,纓穗飄落。關羽勒住馬,心中一驚——黃忠的箭術竟如此高明,若要殺他,易如反掌。“老將軍手下留情,某感激不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各自回營,卻不知長沙城頭的韓玄已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他撫摸著胡須,眼中滿是疑慮:“黃忠與關羽交手,兩次都留手,莫不是想通敵?”身邊的副將附和道:“將軍說得對!黃忠本是劉表舊部,與劉備有舊,定是想叛投劉備!”
韓玄咬牙:“待明日,我便以‘通敵’之罪斬了黃忠!”
三、魏延獻城:借言子戎說部眾縛玄歸蜀定長沙
當晚,長沙營內的偏將魏延召集心腹,低聲道:“韓玄多疑,明日要斬黃忠將軍——黃忠乃名將,若被斬,長沙必破,我們也會淪為階下囚!不如趁機縛住韓玄,獻城歸降劉備!”
心腹們麵麵相覷:“魏將軍,我們歸降劉備,有何由頭?劉備會不會信我們?”
“放心!”魏延道,“我曾在幽州見過呂子戎將軍,他與劉備麾下的趙雲、關羽都有舊交,且當年他曾救過我的性命——我們以‘子戎將軍之故’歸降,劉備定會接納!”
眾人一聽“呂子戎”之名,都放下心來——呂子戎在北方軍中頗有威名,以他為引薦,確實靠譜。“願聽魏將軍號令!”
次日清晨,韓玄召集將士,命人綁了黃忠,準備處斬。“黃忠通敵,按律當斬!誰若求情,同罪論處!”
“韓玄你這奸賊!”魏延突然率心腹衝出,手持大刀,“黃忠將軍忠心耿耿,你卻誣陷他通敵,今日我便斬了你,獻城歸降劉備!”
韓玄大驚,剛要喊人,就被魏延的手下按倒在地,用繩索捆了起來。“魏延反了!快拿下他!”韓玄的親兵大喊著衝來,卻被魏延的部眾攔住——不少士兵本就不滿韓玄的苛政,紛紛倒戈。
“都住手!”魏延大喊,“我們不是反,是歸降劉備!呂子戎將軍與劉備有舊,我們奉他之命,共扶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