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二十四年冬,麥城的白雪掩蓋了血跡,洛陽的宮燈映著病容。關羽的青龍刀在風雪中失去了鋒芒,周倉的忠誠化作箭下的忠魂,王甫的氣節定格在墜城的瞬間。曹操的頭疾絞碎了最後的從容,曹丕的世子之位敲定了曹魏的傳承,而呂莫言的槍尖挑落的梅花雪,蔣欲川的一聲長歎,都成了這場英雄落幕戲中,最沉重的注腳——隻是風雪掩蓋的,未必隻有死亡。
一、雪鎖麥城:糧儘援絕英雄歎赤兔刨雪映寒槍
麥城的城門緊閉,城頭上的“關”字大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旗麵已被白雪覆蓋了大半。城內,蜀軍士兵蜷縮在牆角,饑寒交迫,手中的兵器因凍僵而難以握緊。關羽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一望無際的白雪,眉頭緊鎖——自回師以來,士兵逃亡過半,糧草已儘,劉封、孟達的援軍遲遲不到,呂蒙的大軍卻在城外層層圍困。
“父親,城中隻剩三日口糧了,再不想辦法,士兵們就要餓死了!”關平憂心道。
周倉上前一步:“將軍,末將願率軍突圍,往益州求援!”
王甫搖頭:“周將軍,城外吳軍密布,突圍難如登天,不如由將軍親自前往——您是漢中王義弟,益州守軍定會火速來援。”
關羽沉默良久,撫著身邊赤兔馬的鬃毛——這匹寶馬跟隨他多年,此刻也因饑餓而垂頭,蹄子在雪地上刨出深深的坑。“也罷,我親自前往益州求援,你們堅守麥城,待我歸來,定要奪回荊州!”
周倉含淚道:“將軍放心,末將便是死,也要守住麥城,等您回來!”他上前,為關羽牽住馬韁,這是他無數次為關羽牽馬中,最沉重的一次。
王甫道:“將軍一路小心,末將已備好乾糧和禦寒的衣物,可助將軍輕裝前行。”
當晚,雪下得更大了,鵝毛般的雪花漫天飛舞,掩蓋了馬蹄聲。關羽換上輕便的鎧甲,帶著關平及十餘親衛,悄悄打開北門,衝入風雪之中。周倉站在城樓上,望著關羽的身影消失在雪幕裡,跪地叩首:“將軍保重!”
二、周倉死戰:斷後力竭身被創萬箭穿胸忠魂烈
關羽一行剛出麥城不遠,便被呂蒙派來的斥候發現。“關羽突圍了!快追!”斥候大喊,潘璋、馬忠率三千騎兵隨後追來。
“父親,你們先走,我與周倉將軍斷後!”關平勒馬轉身,就要迎戰。
關羽卻道:“不行,你隨我求援,這裡交給周倉——我已命他率五百士兵隨後接應,拖延追兵。”
果然,周倉率五百士兵從麥城殺出,攔住潘璋、馬忠:“吳狗休走!周倉在此!”他手持大刀,衝入吳軍陣中,左劈右砍,吳軍士兵紛紛倒地。
“周倉匹夫,也敢攔我!”馬忠大喝,挺槍直刺周倉。
周倉揮刀格擋,兩人戰至二十回合,周倉雖勇,卻因士兵饑餓疲憊,漸漸不支。“將軍,我們快撐不住了!”士兵大喊。
周倉回望麥城的方向,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為關羽爭取時間,他大吼一聲:“今日便與吳狗同歸於儘!”他率軍衝向吳軍密集處,卻被亂箭射中——箭矢穿透了他的鎧甲,插滿了他的身體。
“將軍!”士兵們哭喊著。
周倉用儘最後一絲力氣,將大刀插在地上,支撐著身體不倒,怒視著吳軍:“關羽將軍定會回來報仇!”說完,轟然倒地,鮮血染紅了身下的白雪。
潘璋、馬忠見狀,下令:“繼續追擊關羽!”
三、王甫殉節:城破身隕守忠義墜城猶望益州路
周倉戰死的消息傳回麥城,城內士兵士氣徹底崩潰。呂蒙率軍攻城,城上的箭矢很快耗儘,士兵們隻能用石頭、木頭抵抗。王甫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的吳軍,又望向益州的方向——那裡是關羽求援的方向,也是麥城唯一的希望。
“王將軍,城要破了,快逃吧!”親兵勸道。
王甫搖頭:“我受關羽將軍托付,守城有責,豈能逃走?”他抽出佩劍,斬殺了一名想要投降的士兵,“誰敢投降,這就是下場!”
不多時,吳軍攻破城門,蜂擁而入。馬忠率軍衝上城樓,對王甫道:“王甫,速速投降,可保你性命!”
王甫冷笑:“我乃漢臣,豈會降你吳狗!”他望著益州的方向,仿佛看到了關羽率軍歸來的身影,隨即縱身一躍,從城樓上跳下——雪地被砸出一個深坑,鮮血在白雪中蔓延開來,像一朵淒美的紅梅。
四、洛陽立嗣:孟德頭疾定傳承子桓登位穩基業
麥城激戰的消息傳到洛陽時,曹操的頭疾已愈發嚴重,時常痛得臥床不起。他躺在病榻上,召來司馬懿、曹丕、曹植等人,商議立嗣之事。
“孤近日頭疾難忍,恐時日無多,需早日定下世子,以安大局。”曹操的聲音虛弱,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曹植上前一步:“父親,兒臣願竭儘所能,輔佐社稷。”
曹操卻搖頭:“子建,你文采雖好,卻無治國之才,更無兵權謀略——世子之位,當屬子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丕心中大喜,卻故作謙遜:“父親,兒臣恐難當大任。”
司馬懿道:“魏王英明,曹丕公子沉穩有謀,可當世子之任。”
曹操點頭:“傳旨,立曹丕為魏王世子,總領朝政,若孤不測,可繼承魏王之位。”
曹丕跪地謝恩:“兒臣定不負父親厚望!”
曹植望著曹丕,眼中滿是失落,卻也隻能躬身行禮。
立嗣之後,曹操的頭疾再次發作,太醫束手無策。有人舉薦華佗:“華佗醫術高明,可治魏王頭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