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壁畫因飛天成靈之事傳遍三界,香火鼎盛,畫中其他飛天樂伎的眼眸也漸染靈光。
夜半時分,常有仙音縹緲,畫中人影搖曳,似欲破壁而出。
這日,當鋪來了一位特殊訪客——並非魂靈,而是一幅卷軸。
它自行滾至櫃台,徐徐展開,露出半幅殘破的“百鬼夜行圖”,墨色焦枯,鬼影猙獰,卻透著一股難言的悲愴。
“典當……‘恨意’。”卷軸中傳出沙啞低語,似是萬千鬼嘯混合而成,“換一次……超度。”
鏡淵之力掃過,我看見了驚心動魄的過往——
此畫乃唐代畫聖吳道子所作,本為鎮煞辟邪之寶。
後因戰亂流落,被惡人用以封印無辜魂靈,吸其怨氣增畫威能。
畫中百鬼,實為冤魂所化,恨意滔天卻不得超生!
胡離的尾巴炸成絨球:“這玩意煞氣太重!快用冰蓮清輝照它!”
清輝落下,畫中鬼影尖嘯退縮,墨色卻愈發焦黑,仿佛在燃燒。
午時,畫獄冤魂
卷軸突然飛起,懸於半空,畫中景象活了過來——
餓鬼啃噬自身,夜叉相互撕扯,雪女淚成冰刃……
最深處蜷縮著個書生模樣的鬼魂,正以血為墨,在畫角續寫符文,試圖壓製其他冤魂暴動!
“是他!”書生驚呼,“吳道子弟子安承明!傳說他為護此畫自封入畫!”
安承明抬頭,目光穿過畫紙與我們交彙:“三百載矣……吾終撐不住了……求諸位……救他們……”
他身影淡去,畫中百鬼徹底失控,墨色如潮湧出,欲吞沒當鋪!
未時,以情化煞
玄夜銀剪斬向墨潮,卻如斬虛空:“煞氣無形,需以情意化之!”
蘇挽魂絲探入畫中,輕觸那書生殘留的靈念:“告訴我,如何救?”
安承明最後一絲靈念回應:“需‘至悲之淚’洗畫,‘至善之願’重繪……”
至悲之淚?眾人皆怔。
小雨卻默默捧出那枚七彩善淚琥珀:“這個……行嗎?”
琥珀觸及畫軸,內裡小童救雀的純粹善念湧入,百鬼動作一滯,猙獰麵目稍緩。
“善淚可暫緩,仍需悲淚洗儘怨毒。”安承明聲音愈發微弱。
申時,悲淚滌畫
至悲之淚何處尋?
往生簿突然飛向心淵,頁間映出景象:當年被封印的冤魂中,有一對母子,母親為護嬰孩魂飛魄散,嬰魂怨毒最深,成畫中厲鬼之首!
“我明白了。”我揮動和光剪,金線刺入畫中嬰鬼心口——並非傷害,而是引動它深藏的記憶:母親最後那個擁抱的溫度,那首未唱完的搖籃曲……
嬰鬼突然停止嘶吼,漆黑眼中流下兩行血淚。
血淚遇善淚,化作清泉,滌過整幅畫作!
墨色怨毒漸褪,露出原本靈動的筆觸。百鬼身影淡化,現出冤魂本相,齊齊向我們躬身一拜,消散輪回。
酉時,畫聖歸真
畫作潔淨如新,唯餘安承明虛影,他對我們深深一揖:“吾可歸矣。”
他身影融入畫中,成了畫聖身旁捧墨的童子,畫作終得圓滿。
卷軸自動卷起,飛回古寺,懸於大殿正梁,成為新的鎮寺之寶,光華溫潤,佑一方平安。
戌時,餘韻長存
古寺因此畫更名“靈畫窟”,香火中常混著墨香。
有畫師夜宿寺中,夢得畫聖親授筆法。
而當鋪多了一方“洗墨池”,池水含悲善二淚,可洗去物靈怨氣。
亥時,畫心不染
某日,池中開出一朵墨蓮,花心坐著個提筆的小童虛影,見人便畫贈平安符。
往生簿的物靈卷添了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