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縫翠竹亭亭如蓋,竹葉凝露,晨光中瑩瑩生輝。
那露珠甘洌清甜,帶著一股平和寧靜的氣息,附近鄉民偶有采摘,發現飲後心緒寧定,舊疾隱痛竟有舒緩之象。
“竹露能醫心!”消息不脛而走,求露者漸多。小童們稱其為“甜甜雨”,老人們則叫它“安心露”。
這日,一個滿麵焦灼的漢子背著他咳血不止的老父來到竹叢前,撲通跪下,哽咽道:“求竹仙賜露…救救我爹…”
鏡淵之力拂過老人,我看見了症結——
老人並非身病,而是心病。長子戰死沙場,次子經商被騙,鬱結於心,久而成疾。
竹露可緩其表,難醫其根。
需以“釋然”為引,化開心中塊壘。
竹葉無風自動,幾滴露珠滾落,彙入漢子掌心。老人飲下,咳嗽稍緩,卻仍眉頭緊鎖,眼中渾濁未散。
漢子絕望叩首,額頭抵著青石,肩頭聳動。
竹叢忽然沙沙作響,一片翠葉飄落,葉脈上竟凝出更濃鬱的露珠,內裡光影流轉——是那長子戎裝微笑的模樣,與次子幼時承歡膝下的溫馨場景!
“這是…”漢子怔住。
“以念為露,化執為藥。”我輕聲道,“竹露映出的,是他最放不下的牽掛。”
老人顫抖著手接過露珠,含入口中,閉目良久,再睜眼時,淚如雨下,卻帶了解脫之色:“兒啊…都好…都好…”
心結既解,病勢頓緩。
竹露奇效傳開,來者不再單純求露,更多是來“照見心事”。
有婦人求露,見早逝女兒嬉戲花叢,終展愁眉。
有商人求露,見自己忽略的家宴溫馨,幡然醒悟。
甚至有官差求露,見初心為民之誌,羞愧汗顏。
竹叢成了“鑒心鏡”,露珠映出的是每個人心底最深的眷戀或遺憾,助人直麵,繼而釋懷。
往生簿悄然記錄:“露非藥,心乃醫。見所見,放所執。”
竹露聲名遠播,引來了“汲露妖”。此妖形如枯藤,專吸食靈露精華壯大自身。
它趁夜潛入,藤蔓纏住竹枝,瘋狂汲取露珠。竹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枯黃,露珠乾涸,連那抹寧神靜氣的竹香都淡了。
清晨,求露者見竹叢萎靡,露珠稀少,皆惶然不安。
“是汲露妖!”胡離狐毛倒豎,“這東西狡猾,根須深紮地下,難纏得很!”
鏡淵映出妖物核心——它心核深藏地底,靠吞噬美好情感滋生,最懼“絕望之念”。
我們並未強攻,而是請來那些曾受竹露恩惠、心結得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