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綠洲在一種極致的靜默與壓抑的忙碌中度過。
隱匿力場如同呼吸般輕微起伏,時強時弱。陳星能清晰地感知到節點內部那些裂痕在緩慢擴大,每一次力場的波動都讓他心頭一緊。時間像沙漏裡的沙,無情地流逝。
他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對信標石碑的深度挖掘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處標記為“環境調控輔助單元”的廢棄區域信息流裡,他發現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確實存在一種小型的、用於淨化局部空氣中有害能量微粒的“諧波發生器”模板。它的核心功能與“秩序諧波”技術同源,雖然功率和精度遠不及專門的防禦型號,但結構相對簡單,理論上可以修複或仿製。
壞消息是,這發生器需要一種名為“晶化秩序核心”的微小碎片作為共振介質。這種核心是高等秩序造物的產物,前哨站內儲備的早已在漫長歲月中耗儘。沒有它,發生器就無法產生足夠精確和強大的諧波。
希望似乎再次被堵死。
陳星沒有放棄。他將目光投向了綠洲本身,投向了那口“源初之池”,投向了那棵奇異的銀灰色巨樹,甚至投向了那些在秩序能量影響下微微發光的苔蘚。既然前哨站的造物不行,那這片因秩序火種而複蘇的綠洲,是否本身就能提供某種替代品?
他嘗試采集池水、樹葉、苔蘚甚至泥土的樣本,放在石碑前,引導微弱的秩序能量注入,觀察其振動頻率。大部分物質都無法承受或引導能量,要麼毫無反應,要麼在能量流過時便崩解成灰。
直到他取了一小塊巨樹脫落、質地如玉的樹皮。
當秩序能量緩緩注入時,這塊看似死物的樹皮內部,竟然亮起了極其細微的、如同經絡般的銀色紋路!並且發出了一種穩定而清越的、遠超其他物質的共鳴聲!
陳星的心臟猛地一跳。這棵巨樹,是隨著秩序火種融入、綠洲複蘇而出現的!它極可能是秩序力量在此地具象化的產物之一!它的本質,或許無限接近於那種“晶化秩序核心”!
他立刻著手,利用廢墟中找到的尚能使用的精細工具,小心翼翼地嘗試將這塊樹皮打磨、塑形,試圖將其製作成諧波發生器的共振介質。這是一個精細且充滿未知的活計,他必須時刻控製著能量輸入,防止樹皮結構崩潰。
與此同時,卡蘭也在進行著他的準備。他不再參與體力勞動,而是在陳星的指導下,反複練習一種簡單的能量標記技巧。陳星教會他如何將一絲極其微弱的、源自“觀測者之印”的秩序能量附著在物體上。這標記本身幾乎沒有能量波動,難以被察覺,但卻能與陳星手中的主印產生清晰的共鳴,用於追蹤定位。
“你的任務不是戰鬥,是引誘和標記。”陳星反複告誡卡蘭,“用你最熟悉的方式,引起‘它們’的注意,但不要過於深入。在它們現身的瞬間,將這標記打在它們身上,或者它們途徑的地麵上,然後立刻撤退,全力跑回力場範圍。明白嗎?”
卡蘭重重點頭,他將陳星遞過來的幾顆用碎石和秩序能量簡單處理過的“標記石”小心收好。他利用休息時間,在綠洲邊緣模擬了無數次投擲、標記、轉身狂奔的動作。
艾拉長老則帶著其他人,在隱匿力場的內側邊緣,利用荊棘和石塊,構築了幾個簡單的、帶有多重絆索和陷坑的緩衝地帶,希望能為可能發生的追擊爭取哪怕多一秒的時間。
第三天清晨,隱匿力場的波動已經變得非常明顯,邊緣區域甚至開始出現肉眼可見的、水波般的扭曲。崩潰在即。
陳星看著手中那枚勉強成型,散發著微弱銀光的樹皮“核心”,深吸一口氣。它遠未達到理想狀態,但已經沒有更多時間測試和優化了。
他看向卡蘭。年輕人臉上最後一絲猶豫已經褪去,隻剩下執行任務的決然。
“準備好了嗎?”陳星問。
卡蘭摸了摸懷裡的標記石,點頭:“準備好了,大人。”
“記住,安全第一。一旦標記成功,立刻返回。”
陳星走到石碑前,最後檢查了一次隱匿節點的狀態。裂痕已經如同蛛網般蔓延,回天乏術。
他對著卡蘭,沉聲道:“力場將在三十次呼吸後解除。你,出發。”
卡蘭最後深吸一口綠洲內尚且溫暖的空氣,深深看了一眼身後的泉水和同伴,毅然轉身,如同矯健的獵豹,無聲地潛出綠洲,匍匐著向之前傳來“沙沙”聲的方向靠近。
陳星在心中默默計數。
三十……二十……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