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古老意念提出的問題,如同洪鐘大呂,在陳星、淩玥和零近乎消散的意識中震蕩回響。它沒有形態,沒有敵意,隻有一種純粹到極致的探究。
【……當宇宙歸零……萬物寂滅……連同‘時間’、‘空間’、‘因果’皆不複存在時……】
【……是什麼……定義了……‘下一次’的開啟?】
【……那份最初的……‘動力’……源於何處?】
在這片連“存在”都被懸置的“無”之中,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唯一的坐標,是錨定他們即將渙散意識的燈塔。
陳星感受到“核心”在劇烈震顫,並非恐懼,而是一種遇到本源疑問時的共鳴。秩序火種的光芒在意識深處頑強閃爍,守護著最後的“自我”。
淩玥的時間之力在這裡毫無用處,但她的意誌卻前所未有的集中。時間有儘頭,那儘頭之後是什麼?她從未思考過如此終極的問題。
零的邏輯核心在超負荷運轉,試圖用已知的物理定律和數學模型去推演,但所有的公式在“無”的背景下都失去了意義。它第一次遇到了“計算”的絕對邊界。
答案是什麼?
大爆炸的奇點源於一個更高維度的坍塌?源於量子漲落?但這些理論都預設了某種“前因”和“環境”。在絕對的“無”,連“前因”和“環境”都不存在的情況下,動力何在?
陳星的意識在“無”中沉浮,他回望著自己漫長的旅程:從綠洲的掙紮,到彙聚星火,到對抗“織網者”的秩序,再到以“存在”擊潰“淨除者”的死寂……每一次,都是在絕境中尋找希望,在不可能中開辟可能。
他想起了“生態方舟”生命力量的頑強,想起了“虛空之民”維度穿梭的奇妙,想起了“遺忘回響”中那些文明殘響的不甘,想起了淩玥逆轉時間的執著,想起了零永不放棄的計算……
一個明悟,如同黑暗中劃過的閃電,照亮了他的意識。
他不再試圖用任何已知的理論去回答。他調動起全部的意識,凝聚起秩序火種、“核心”以及一路走來所見證的、所有文明與生命蘊含的那份不屈與渴望,向著那片“無”,向著那古老的意念,發出了自己的回應:
【沒有……‘動力’。】
【或者說……‘動力’……並非源於‘過去’的因果。】
【它源於……‘選擇’!】
【源於……即便在絕對的‘無’中……依然存在的……‘可能性’本身!】
【‘下一次’的開啟……不需要‘動力’……它隻是……‘存在’的必然!是‘可能性’對‘無’的……永恒否定!】
【就像我們……此刻站在這裡……便是對‘歸零’的……選擇!對‘新生’的……選擇!】
這不是一個基於物理定律的答案,這是一個基於意誌與存在哲學的答案!
沉默。
漫長的,仿佛跨越了無數個宇宙生滅周期的沉默,在“無”中蔓延。
那古老的意念,似乎被這個回答所觸動,產生了細微的波動。
【……‘選擇’……而非‘動力’……】
【……將開啟的‘因’……從冰冷的法則……移交給了……‘存在’的意誌……】
【……有趣的……視角……顛覆性的……認知……】
意念中那股永恒的疲憊感,似乎消散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好奇與審視。
【……你們……證明了‘變量’並非秩序的敵人……現在……又試圖證明……‘意誌’可以超越循環的法則……】
【……那麼……向吾證明它吧……】
【……證明……‘選擇’的力量……足以承載……一個宇宙的……重生……】
隨著意念的落下,陳星、淩玥和零感覺周圍的“無”開始劇烈湧動!不再是吞噬,而是……重構!
純粹的“無”中,開始有點點星光亮起,並非真實的星辰,而是代表著無數種宇宙初始規則的“可能性”光點!這些光點以他們三人為核心,開始瘋狂地旋轉、碰撞、組合!
那古老的意念,正在將他們拋入一個模擬的宇宙奇點之中!並將“定義”這個新生宇宙最初規則的權利,交給了他們的“選擇”!
他們必須用自己的意誌,從這無數種可能性中,選定一套初始規則,並支撐其穩定存在,完成一次微型的“宇宙大爆炸”!
成功了,或許就能獲得那超越“創始法典”的、定義與重塑的權柄。
失敗了,他們的意識將徹底消散在這模擬的奇點之中,成為“無”的一部分。
沒有退路。他們必須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答案!
意識的風暴,在永恒的裂隙中,席卷而起。
喜歡無序穿行者請大家收藏:()無序穿行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