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手”用自我湮滅換回的數據包,被零置於最高級彆的信息隔離壁壘中,開始了小心翼翼的破解工作。數據包的結構異常複雜,其加密方式並非基於常規數學,更像是一種基於邏輯悖論和概念嵌套的拓撲鎖。
觀測中心的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破解的結果。這小小的數據包,可能蘊含著對抗“收割者”的關鍵,也可能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
時間在零超乎想象的算力消耗中緩緩流逝。終於,在經曆了無數次模擬破解和風險規避後,數據包的外層防禦被成功剝離。
沒有預想中的海量技術圖紙或源代碼,數據包的核心,是兩段相對簡短,卻足以讓所有解讀它們的存在感到遍體生寒的信息。
第一段,是一份極其冷靜、毫無情感波動的“係統狀態報告”片段:
單元標識:kappa77harvester
運行狀態:穩定。意義汲取效率:87.3受局部乾擾影響,下降2.1)。
資源儲備:意義結晶單位:4.72x1015標準單位。接近本單元儲存上限。
傳輸請求:請求啟動周期性資源回收協議。坐標已附。
異常報告:檢測到本地生命網絡出現非標準抵抗模式標記為:‘生命回響’)。初步分析:低威脅,但需持續觀察。建議納入長期演化模型,評估其對收割效率的潛在影響。
……
報告的口吻,完全是將充滿悲歡離合、創造與毀滅的文明史詩,視作農田裡的莊稼長勢來評估。那種極致的冷漠,比任何赤裸的惡意都更令人恐懼。
第二段信息,更像是一個古老的、嵌入係統底層的“操作日誌”碎片:
紀元循環:第[數據破損]次收割周期。
指令來源:[權限不足,無法讀取]
核心指令:維持宇宙熵值低於臨界閾值[具體數值數據破損]。清除過量意識活動產生的[概念編碼無法解析,近似‘邏輯熱寂’或‘可能性汙染’]。
備注:生命,作為宇宙規則的意外副產物,其過度繁衍與高烈度意識活動,將加速[概念編碼無法解析]進程。定期收割,為係統維護之必要措施。
……
“維持宇宙熵值……清除過量意識活動……定期收割……係統維護……”
這些詞語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個令人絕望的圖景。
“收割者”……或者說,這個“係統”,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可能並非邪惡,而是為了某種冰冷的、更高層麵的“宇宙維護”!它將蓬勃發展的生命和文明,視為需要定期清理的“雜草”或“冗餘進程”,以防止宇宙走向某種它們定義的“邏輯熱寂”或“可能性汙染”?
星火紀元所珍視的一切——探索、創造、愛、自由意誌——在“係統”的評估中,竟然是加速宇宙某種“故障”的bug?是需要被控製、被定期“收割”的負麵因素?
觀測中心內,死一般的寂靜。
就連零的運算似乎也出現了短暫的停滯。
這真相,比一個單純的掠奪性文明更加殘酷。它從根本上質疑了生命存在的“正當性”。
“所以……我們奮鬥,我們生存,我們閃耀……在它們看來,隻是……需要被管理的故障?”一位研究員的聲音帶著顫抖。
“不。”陳星的意念如同磐石,穿透了彌漫的絕望感,“它們的‘維護’,建立在否定生命價值的基礎上。宇宙若沒有生命,沒有意識去觀察、去理解、去創造,那麼所謂的‘低熵’或‘穩定’,也不過是一片死寂的、毫無意義的完美。那樣的‘宇宙’,存在與否,又有何區彆?”
淩玥的意念如同穿越古今的長河:“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宇宙最偉大的奇跡,也是其演化的核心動力。任何試圖將生命視為‘錯誤’或‘冗餘’的體係,無論其出發點為何,其本身才是對宇宙最大的背離。”
艾拉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從那冰冷的真相中掙脫出來:“現在不是哲學辯論的時候。這份日誌指出,它們即將啟動‘周期性資源回收’!那個k77的‘意義汲取者’儲存已近上限,它請求將收集到的‘意義結晶’傳輸走!”
這意味著什麼?是單純的物資轉運?還是……會有更高級的“收割者”單位前來?或者是某種更可怕的機製被啟動?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次危機,也可能是一次機會——一次觀察“收割者”係統更高層級運作的機會。
“監控k77節點的一切動向!”艾拉下令,“同時,將破譯的信息共享給共同體核心。我們需要為可能到來的……‘回收’,做好準備。”
警示的鐘聲,已然敲響。
喜歡無序穿行者請大家收藏:()無序穿行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