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819的犧牲與“原初引擎”的規則校準,如同為宇宙的生命演化按下了一個無形的加速鍵。在接下來的數個標準紀元裡,星火聯邦原星火共同體)進入了一個被後世稱為“黃金世代”的輝煌時期。
宇宙底層規則那微妙的“彈性化”變化,其影響是深遠而廣泛的。最顯著的表現是,科技與靈感的壁壘似乎變得更容易被突破。以往困擾了無數文明千百年的理論難題,如今往往能在幾代人的努力下找到新的思路;藝術與哲學的創作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多樣性,仿佛整個宇宙的靈感源泉都變得更加豐沛。
“躍遷科技”研究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一係列突破。基於對“起源之地”空間結構的深入研究,聯邦成功研發了“織網航行”技術。它不再是粗暴地撕裂空間進行跳躍,而是像“虛空之民”一樣,巧妙地利用宇宙本身存在的時空“纖維”進行滑行,更高效、更穩定,對空間結構的影響也更小。
與此同時,對意識、信息與物質深層關聯的研究,催生了“意念構造”的雛形。雖然還遠未達到憑空造物的神話境界,但頂尖的科學家和藝術家已經能夠通過高度凝聚的意念場,輔助進行微觀材料的精確定向組裝和宏觀能量形態的短暫穩定。這不僅是技術的飛躍,更是生命意識與宇宙互動方式的一次革命。
在文化層麵,“微光之海”網絡已經成為了聯邦每一個成員文明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園。它不僅分享著最高端的科技成果和藝術瑰寶,更記錄著無數平凡生命的動人瞬間。一個邊緣殖民地的孩子第一次看到星河的畫作,一個衰老科學家在生命最後時刻的頓悟,兩個不同形態文明間因為一首詩而產生的深厚友誼……這些點點滴滴的“微光”,彙聚成了支撐整個聯邦的精神海洋。
艾拉已經卸任了觀測中心主任的職務,成為了聯邦檔案館的榮譽館長,負責整理和詮釋這個偉大時代的一切。他看著“星網”上每日湧現的海量信息,心中充滿了平靜的喜悅。他知道,這就是unit819和無數先驅者願意為之犧牲的未來——一個生命能夠自由探索、儘情閃耀的時代。
然而,永恒的平靜似乎並非宇宙的常態。
第二百一十章邊緣的回響
在聯邦疆域最遙遠的邊緣,一個名為“深瞳”的天文觀測站,捕捉到了一組極其異常的數據。
並非來自物質宇宙,而是來自信息的背景輻射。
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那近乎完美的均勻之下,“深瞳”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極其微弱、但具有複雜結構的調製信號。這種信號不屬於任何已知的自然現象,也不同於“守護者”或“收割者”那種具有明確目的性的信息編碼。它更像是一種……無意識的低語,或者說,是某種龐大係統運行時產生的“噪音”。
經過“星網”的聯合分析,聯邦頂尖的信息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這種信號,並非源自本宇宙!
它來自其他宇宙泡,來自多元宇宙的海洋!
根據信號的特征推測,那個發出“噪音”的宇宙,其物理規則可能與本方宇宙存在顯著差異,但其內部似乎運行著某種極其複雜、規模難以想象的超宏觀結構或意識集合體。本方宇宙接收到的,僅僅是其運行過程中逸散出來的、經過多重宇宙壁壘衰減後的微弱回響。
這個消息在聯邦高層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他們剛剛戰勝了本宇宙內部的“管理員”,確認了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權利。而現在,來自宇宙之外的“回響”,似乎在提醒他們——舞台,遠比想象中更加廣闊。
是福是禍?無人知曉。
那個異宇宙的“噪音”是無害的背景音,還是某種未知存在的活動痕跡?它是否感知到了本方宇宙因規則校準而產生的“波動”?雙方未來的接觸是必然的嗎?會是以何種形式?
“我們不能再像麵對‘收割者’那樣被動等待了。”新任的聯邦議長,一位以其遠見和冷靜著稱的“觀星台”學者,在緊急會議上表示,“我們必須主動去理解,去準備。”
一項新的、絕密的長期計劃被啟動,代號:“界域探針”。
計劃旨在研發能夠穿透宇宙壁壘、進行有限度跨宇宙觀測和信息收集的技術。同時,聯邦也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一批專注於多元宇宙理論、異規則適應性和可能的第一接觸scenarios的專家。
星火聯邦,在享受黃金世代繁榮的同時,悄然將目光投向了更加浩瀚、也更加未知的多元宇宙深空。
新的挑戰,或許正在時空的彼岸醞釀。
而與此同時,在那個無名星係,“寂靜之種”的後代們,也已經將她們的綠色家園,拓展到了星球的每一個角落,她們的小型科考船,正第一次謹慎地駛向鄰近的星係……
星火的故事,遠未結束。她的光芒,注定要照亮更深的黑暗。
喜歡無序穿行者請大家收藏:()無序穿行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