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的鵬城,太陽曬得人暖烘烘的,健力寶總廠的車間裡,新榨糖機“嗡嗡”轉得正歡。
張嬸穿著藍色工裝,手裡攥著個磨得發亮的筆記本,蹲在機器旁記數據:“轉速30轉,出汁率92,沒渣,成!”
李根端著杯剛榨的甘蔗汁跑過來,汗珠子順著額角往下滴:“張主管,您嘗嘗!這新機器榨的汁,比老的甜多了!”
張嬸接過杯子抿了一口,眉梢都舒展開:“不錯!告訴包裝車間,今天多產兩千瓶,歐洲那批訂單可不能耽誤。”
她剛安排完,口袋裡的傳呼機就響了——
是鐘清清發來的,問總廠情況。
張嬸找了個陰涼處回電話,聲音裡滿是底氣:“鐘小姐,您放心!新工人都上手了,機器也順,月底擴產的地李同誌也批了,保證不耽誤事!”
電話那頭傳來鐘清清的笑聲:“辛苦您了張嬸,彆累著,缺啥隨時說。”
掛了電話,張嬸揉了揉腰,又往原料區走——
得盯著甘蔗質量,不新鮮的絕不能用,這是鐘清清反複叮囑的。
同一時間,羊城清璞閣的櫃台後,秦婉宜正拿著塊和田玉鐲,跟小林說話。
小林是石師傅的徒弟,二十出頭,手裡攥著塊布,緊張得手心都出汗了。
“小林,你看這玉鐲的水頭,”秦婉宜把鐲子遞給他,“對著光看,裡麵沒絮,就是好料。石師傅教過你怎麼看,對吧?”
小林趕緊點頭,接過鐲子小心地摩挲:“師傅說過,和田玉要摸著潤,像嬰兒皮膚那樣才好。”
石師傅坐在旁邊的竹椅上,手裡轉著個玉把件,笑著補充:“婉宜你彆太急,這孩子踏實,就是臉皮薄,多帶帶就好。”
秦婉宜笑了,從抽屜裡拿出個舊賬本——封麵寫著“清璞閣老主顧”,紙頁都泛黃了。
“你先把這個拿去背,”她把賬本遞給小林,“李太太愛穿綠旗袍,配白玉鐲;
王老板訂玉器要刻‘平安’二字,這些都得記牢。
咱們做這行,老主顧的喜好比啥都重要。”
小林捧著賬本,像捧著個寶貝,連聲說:“我記!我今晚就背熟!”
下午,有個老主顧來拿預定的翡翠吊墜,小林緊張得手都抖了,找吊墜時差點碰倒櫃台裡的玉簪。
秦婉宜趕緊上前打圓場,笑著遞過茶水:“陳太太您彆見怪,這孩子剛學,手腳還不利索。”
又悄悄碰了碰小林的胳膊,“彆慌,按我教的,把吊墜擦乾淨再遞。”
等陳太太走了,小林紅著臉道歉:“婉宜姐,對不起,我太緊張了。”
秦婉宜遞給他塊毛巾擦汗:“誰剛開始不慌?
我第一次給老主顧拿玉鐲,還摔了個趔趄呢。
下次記住,不管多急,手都要穩,玉是嬌貴東西,摔不得。”
石師傅在旁邊看得樂:“你婉宜姐當年比你還慌,現在不也成了行家?
慢慢學,彆急。”
小林點點頭,把剛才的事記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末了還畫了個小叉,提醒自己下次注意。
傍晚關店時,秦婉宜給鐘清清打了電話,說小林的情況:“這孩子學得快,就是太緊張,多帶幾天應該就能上手。
布料店的阿娟也挺好,今天賣了五匹布,老主顧都誇她會推薦。”
鐘清清在電話裡笑:“我就知道你能行。對了,藥酒夠不夠?
石師傅腰不好,讓他彆總坐著,多活動活動。”
秦婉宜應著,掛了電話又去看小林整理櫃台——
這孩子正把玉器按種類擺得整整齊齊,連標簽都貼得筆直,心裡不由得軟了:這孩子,是塊好料子。
喜歡重生70,我帶著糙漢變首富請大家收藏:()重生70,我帶著糙漢變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