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鐵》的女主角名字叫作魏冰開。男主角則叫作科瓦廖夫。
商葉初檢索了一番才知道,科瓦廖夫在俄語裡是鐵匠的意思。兩個主角的名字,正好對照著電影名中的“冰”與“鐵”。
《冰與鐵》電影的背景定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的華國與鄰國正處於蜜月期,派遣了大批留學生前往蘇聯留學。主角魏冰開便是其中一位。
看到這裡時,商葉初本以為,這個劇本講述的應當是魏冰開的留學校園生活。這種平淡日常風格的電影商葉初還沒有演過,還是有些期待的。
商葉初翻到了下一頁。
商葉初臉上的神情凝固了。
留學生魏冰開並沒有去往校園,而是被派往一座蘇聯北境的重型機械廠進行學習。雖然商葉初完全不明白,為什麼初來乍到的留學生可以去重工機械廠這麼機密的地方,但劇本裡就是這麼寫的。
這座重工機械廠全名叫作貝洛斯涅日斯克軍械廠,規模巨大,管理極嚴雖然允許外國留學生進廠,但管理極嚴)。由於位於西北境,交通、通訊都極為困難,環境相當惡劣。時值冬季,蘇聯大地大雪飄零,鵝毛滾滾,貝洛斯涅日斯克軍械廠更是被雪封得與世隔絕,此路不通。
男主角科瓦廖夫是軍械廠的駐廠安全總負責人,由軍方派駐,軍銜是上校。主要負責基地的治安、軍紀和生產保密。手下還有一支駐廠警衛隊。
看到這裡,商葉初又以為這是一部懸疑劇本。這個模式,不就是前些日子拍綜藝時的暴風雪山莊模式嗎?凶手可能在警衛隊之間,搞不好還可能是廠長什麼的……
商葉初向下翻去。
魏冰開抵達工廠之後,便開始進行勤奮的觀察、記錄和學習。聰慧如她,很快便發現了這座工廠的異狀。這裡人人規行矩步,諱莫如深,大氣都不敢喘。反而是科瓦廖夫和他的手下在這工廠中作威作福,掌控著武器倉庫、交通線、通信台,甚至掌管食物分配。堪稱土皇帝中的土皇帝。
機械廠與城市相隔甚遠,幾乎是一座與世隔絕的陸上孤島。在這個半封閉的小世界中,沒有任何人能反抗科瓦廖夫與他的集團。初來乍到的魏冰開也是一樣。她遭到了嚴密的監視,起居住行都被人盯著。甚至還因為不知規矩走入了工廠禁區,被懷疑為間諜。科瓦廖夫沒收了她的筆記,還將她關了三天禁閉。
貝洛斯涅日斯克軍械廠的禁閉室其實是一個空地窖,不見天日,黑暗無光。在冬月裡,就是個黑漆漆的冰窟窿。就算是鐵打的漢子進去都受不住,更彆提文文弱弱的留學生魏冰開了。
魏冰開在基地內人緣很好,科瓦廖夫暴虐的舉動頓時激起了眾怒。
讀到這裡,商葉初又興奮了起來。難道這部劇本,是要魏冰開帶領工廠中的其他人造反,反抗科瓦廖夫的統治?造反好啊,這件事華國人在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儘公卿骨!
幻想是美好的。
劇本進行到下一頁,魏冰開的三天禁閉結束。她靠著頑強的毅力挺過了這可怕的禁閉,爬出了地窖。在她爬出地窖那一刻,機械廠內的所有人,包括科瓦廖夫,都站在地窖周圍,靜默地望著她。
魏冰開一瘸一拐地走到科瓦廖夫麵前,“用冰冷的眼神注視著他”,然後暈倒在地——當然,在她倒在地上的前一秒,科瓦廖夫伸手一攬,將她擁進了自己的懷抱。
在這一刻,科瓦廖夫突然對這個遠道而來的東方姑娘產生了某種異樣的情愫。
讀到這裡,商葉初已經看得眼皮抽搐。看來這是一部愛情劇本,隻是前麵的鋪墊有些過於長了。
後麵的發展再次啪啪打了商葉初的臉幾巴掌。
科瓦廖夫愛上了魏冰開,並用他那種堪稱粗魯的方式,對魏冰開告白了。當然,魏冰開又不是受虐狂,不但拒絕了科瓦廖夫,還狠狠地挖苦了他一頓。科瓦廖夫非常生氣,大醉了一場。
另一邊,魏冰開翻閱了自己隨身攜帶的資料書籍,讀到某一處時,忽然意識到科瓦廖夫的情況是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而書中說,對於這種同誌,不應當放棄或放任自流,而應加以引導和教育。
魏冰開決定了解一下真正的科瓦廖夫,看看對方還有沒有救。
魏冰開走訪了科瓦廖夫的手下們,也走訪了其他工人們,慢慢在工人的言語中拚湊出了一個過去的科瓦廖夫。原來科瓦廖夫過去驍勇善戰,戰功赫赫;卻因官僚傾軋,被趕到這苦寒之地當工廠監督員。因此,他的手下們才如此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原來貝洛斯涅日斯克軍械廠曾經發生過數次間諜泄密事件,損失慘重,科瓦廖夫的兄弟也為此死了好幾個。原來工廠的食物分配之所以由科瓦廖夫主管,是因為上一任主管食物的後勤部長貪汙成性,已經被科瓦廖夫一槍斃了。
原來科瓦廖夫也曾是魏冰開理想中的“同誌”,隻不過被不斷腐朽的現實步步緊逼,逐漸變成了今天這副樣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劇本到這裡達到了一個小高潮,魏冰開不斷走訪著科瓦廖夫的手下和工廠的人們,而每逢她走後,科瓦廖夫都會來到她走訪過的人麵前,詢問她方才說了什麼話。兩人就這樣不斷追尋,又不斷錯過。
魏冰開從旁人口中,拚湊出了過去的科瓦廖夫;科瓦廖夫也在魏冰開的追尋中,拚湊出了過去的自己。
魏冰開在想:原來他過去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