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嶼從歐洲帶回來的行李箱裡,除了給林薇的木雕小貓和建築影集,還塞了半箱皺巴巴的手繪稿——有歐洲老巷的拱門速寫,有當地文創店的陳列草圖,甚至還有張用鉛筆勾的、江城老巷的輪廓,旁邊寫著“可參考玻璃光影”。他坐在工作室的折疊椅上,把稿子攤了滿桌,指尖劃過那張老巷輪廓圖:“這次去工作坊,他們說‘老建築改造不是拆了重蓋,是給舊時光留個縫’,我覺得咱們老巷的房子,也能這樣。”
林薇湊過去,手指點在圖上的空白處:“你是說……找個老房子做線下店?”她這話其實藏在心裡快半年了,上次展會後就覺得,光賣文創不夠,得讓客人摸到老巷的溫度——比如能看到陳伯煮薑撞奶的過程,能親手畫張老巷明信片,可一直沒敢提,怕自己忙不過來。
“嗯。”江嶼點頭,從一堆稿子裡翻出張打印紙,是老巷的平麵圖,用紅筆圈了個臨街的院子,“上周我跟陳伯打聽了,這房子是他老鄰居王爺爺的,空了快一年,院子裡還有棵幾十年的老樟樹,格局正好。”
兩人第二天一早就去了老巷。推開那扇掉了點漆的銅環木門時,林薇的眼睛瞬間亮了——院子裡的老樟樹長得枝繁葉茂,樹蔭能蓋住大半個院子;正屋的木梁沒朽,隻是牆麵有點斑駁;廂房的小窗對著巷口,剛好能看到修鞋攤的鐵皮棚子。王爺爺拄著拐杖站在門口,笑著說:“你們要用來做文創店?好啊!這巷子好久沒這麼熱鬨了,我還能天天來看個新鮮。”
談租金、簽合同、量尺寸,林薇以前一個人跑廠家都覺得累,這次有江嶼在身邊,居然覺得渾身是勁。江嶼拿著卷尺量房梁時,她就蹲在院子裡畫草圖,時不時喊:“這裡要個展示櫃,放‘老巷貓咪’係列!”“窗邊得擺個小桌子,客人能在這畫明信片!”江嶼也不打斷,隻是等她畫完,湊過來補充:“展示櫃用老木板做,我找木工師傅定製,承重夠;窗邊桌子高度80厘米,坐著舒服,還能當收銀台用。”
裝修的日子像裹了蜜的糖,累卻甜。每天早上,兩人都踩著老巷的石板路去工地,江嶼背著重磅錘敲掉舊牆皮,林薇就幫他遞手套、擦汗;中午在陳伯的糖水鋪吃碗薑撞奶,邊吃邊討論下午的活;傍晚收工時,兩人坐在老樟樹下,看著夕陽把牆麵染成暖金色,規劃著店裡的每一個細節。
爭論是常有的事。林薇想把展示櫃做成弧形,說“這樣客人逛著不硌胳膊”,江嶼卻堅持做直線:“老木板做弧形容易裂,而且直線更顯空間大,你看歐洲老文創店,大多是直線陳列。”兩人吵到臉紅,最後林薇掏出手機翻照片:“你看上次你拍的那家店,弧形櫃多好看!”江嶼湊過來看,突然笑了:“那是用新板材做的,老木板不行。這樣,我在直線櫃邊緣加個圓弧形包邊,既不硌手,又結實,行不行?”林薇眨眨眼,趕緊點頭:“行!還是你厲害!”
還有次選燈,林薇看上一款複古煤油燈樣式的吊燈,說“有老巷的味道”,江嶼卻皺眉:“燈光太暗,客人看文創細節費勁,而且不安全。”林薇噘著嘴不說話,江嶼沒轍,第二天帶了兩款燈來試——一款是煤油燈樣式但裝了ed燈泡的,一款是現代射燈。傍晚時開了燈,煤油燈樣式的暖光灑在老木板展示櫃上,剛好能看清文創上的花紋,射燈照在牆麵的老巷照片上,明暗剛好。林薇看著,忍不住笑了:“還是你考慮得周到。”江嶼伸手擦掉她鼻尖沾的灰塵:“誰讓你總想著好看,不想實用。”
日子一天天過,老房子慢慢變了樣——斑駁的牆麵被刷成淺米色,保留了幾塊老磚牆做裝飾;老樟樹下擺了張長條木桌,能坐六個人;展示櫃上擺著“老巷晨曦”“老巷煙火”係列文創,旁邊還放著老巷居民的老照片:陳伯煮薑撞奶的樣子,修鞋攤張師傅釘鞋掌的瞬間,王爺爺在院子裡澆花的背影。
開業前一天傍晚,兩人在院子裡收拾最後一點工具。林薇踩著凳子擦吊燈,江嶼在下麵扶著她,怕她摔下來。擦完最後一盞,林薇跳下來,剛想說話,就被江嶼拉住了手。他的手心有點糙,是這陣子敲牆皮磨的,卻很暖。
夕陽透過樟樹葉,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江嶼看著她,眼神比平時更亮,像盛著整個星空:“等店開業了……”
林薇心裡“咯噔”一下,心跳瞬間快了,她看著他的眼睛,連呼吸都放輕了。
江嶼頓了頓,拇指輕輕蹭過她的手背,語氣很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像在說一件早已刻在心裡的事:“我們就結婚吧。”
林薇愣住了,手裡的抹布“啪嗒”掉在地上,眼淚毫無預兆地湧了上來。不是驚訝,是滿滿的、快要溢出來的幸福。她想起第一次在老巷遇到他,他蹲在地上畫老房子;想起抄襲危機時,他熬夜幫她整理證據;想起異地時,他寄來的巧克力和建築影集;想起裝修時,他為了一個展示櫃跟她爭論……原來所有的點點滴滴,都在慢慢拚湊成一個“我們”的未來。
她吸了吸鼻子,笑著擦掉眼淚,用力點頭,聲音有點抖,卻很清晰:“好!”
江嶼伸手把她攬進懷裡,下巴抵在她的發頂,輕輕歎了口氣,像放下了什麼心事,又像握住了全世界:“以後,老巷的故事,咱們一起講;這家店,咱們一起守;日子,咱們一起過。”
院子裡的老樟樹沙沙作響,像是在為他們鼓掌。夕陽的餘暉灑在“老巷煙火”的木牌上,暖得讓人想笑。林薇靠在江嶼懷裡,聞著他身上淡淡的木頭香,心裡踏實得很——她曾經的夢想,是讓老巷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而現在,她的夢想多了一個名字,叫“我們”。
第二天開業時,老巷擠滿了人。陳伯煮了一大鍋薑撞奶,免費分給客人;張師傅送來自己釘的小木牌,上麵寫著“老巷煙火,常來常往”;王爺爺坐在院子裡,跟客人講老巷的往事。林薇和江嶼站在門口,看著笑著、鬨著的人們,看著展示櫃上一件件帶著老巷溫度的文創,相視而笑。
原來最好的夢想,不是一個人拚命追逐,而是有個人陪著你,把每一個小小心願,都變成觸手可及的幸福。而他們的故事,就像老巷的晨霧,溫柔、綿長,還會一直往下寫,寫滿無數個有陽光、有薑撞奶香、有彼此的日子。
喜歡暴富的烏龍戀請大家收藏:()暴富的烏龍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