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稿剛敲定的第二天清晨,林薇正蹲在地上給第一批榆木外殼編號——每塊木頭上都用鉛筆標著15000的序號,是她和小王昨晚熬夜寫的,指尖還沾著沒洗乾淨的鉛筆灰——工作室的固定電話突然叮鈴哐啷響起來,震得桌上的粗瓷杯都晃了晃,杯裡的菊花茶灑出幾滴,剛好落在501號榆木上,暈開一小片淺黃的印子,像老巷牆根的青苔。
顧妍趿著拖鞋衝過去接電話,頭發睡得像雞窩,左邊的劉海翹得老高,嘴裡還叼著半塊紅糖饅頭——是江嶼媽媽蒸的,早上熱了給大家當早餐。她含混不清地了一聲,下一秒,饅頭掉在地上,嘴裡的字卡在喉嚨裡,臉瞬間白了:什麼?設備故障?維修要三天?張師傅你沒跟我開玩笑吧!
她的聲音陡然拔高,像被踩了尾巴的貓,蹲在地上的小王嚇得手一抖,手裡的編號筆掉在榆木堆裡,差點戳到手指;林薇也趕緊站起來,腰腹的酸痛還沒好,動作快了些,疼得她倒吸一口涼氣,卻顧不上揉,快步走到顧妍身邊。
怎麼回事?林薇接過聽筒,顧妍還愣在原地,眼睛瞪得圓圓的,像要把電話吃了。電話那頭的張師傅是代工廠的廠長,聲音裡滿是歉意:林總,實在對不住!昨晚夜班師傅操作不當,把主要的雕刻機搞壞了,聯係了維修師傅,說最少要三天才能修好——你們那五千份的訂單,怕是要耽誤了...
三天?林薇的指尖攥緊了聽筒,指節泛白,張師傅,我們這訂單急得很,宏遠那邊催著要交貨,江城實業的周年慶就在眼前,耽誤一天都不行,更彆說三天了!
掛了電話,工作室裡瞬間陷入死寂,連窗外的銅鈴聲都像是被凍住了,沒了聲響。顧妍蹲在地上,撿起那半塊掉在灰塵裡的紅糖饅頭,捏得變形,聲音帶著點哭腔:現在換廠根本來不及,其他代工廠的排期都滿了,就算有空檔,他們也做不出我們要的手工細節...都怪我,昨天就該去廠裡盯著,不該偷懶在家睡了兩小時...
小王撓著頭,把編號筆從榆木堆裡撿出來,筆杆上沾了點木屑,他卻沒擦:要不...我們跟宏遠說說,能不能跟江城實業申請延期?就說...就說老巷的手工藝人需要時間打磨,慢工出細活?
不行。林薇的聲音很沉,卻沒慌。她走到窗邊,指尖蹭過那塊被菊花茶暈染的榆木,木紋裡的淺黃像極了上次在社區工坊看到的老木頭。她突然想起上個月,為了找定製記憶的合作手工藝人,她去過高新區的社區工坊——那地方藏在居民樓裡,不大,卻擺著七八張老木匠的工作台,領頭的王伯以前是老巷家具廠的師傅,退休後牽頭辦了這個工坊,專做手工木製品,當時她還拍了王伯刨木頭的照片,說以後有機會合作。
像突然抓住了救命稻草,林薇的眼睛亮了起來,剛才的緊繃瞬間散了,她抓起桌上的手機,翻出通訊錄裡的王伯社區工坊),手指在屏幕上點了兩下,又停住,轉頭看向顧妍和小王:彆慌,我們拆分成小模塊做——代工廠修設備的這三天,我們找社區工坊和老巷的手工藝人組隊,分工合作,說不定還能做出比流水線更特彆的東西。
她邊說邊撥王伯的電話,聽筒裡傳來的忙音,她的指尖輕輕敲著桌麵,像在打節拍:王伯的工坊能做禮盒的主體框架,他們有老木匠,手工刨出來的榆木邊,比機器切的更有溫度;張師傅的徒弟小李,跟著張師傅學了五年刻銅鈴,能負責禮盒上的銅鈴裝飾;李裁縫的孫女小敏,刺繡手藝比李裁縫還好,上次給那對老夫妻做紀念冊,她繡的老槐樹,連葉脈都清清楚楚;還有阿婆的鄰居陳阿姨,以前在老巷布廠上班,縫製布飾最拿手——我們把五千份禮盒拆成框架+銅鈴+布飾+組裝四個環節,每個環節找專人負責,工作室的人盯質量,肯定能趕出來!
顧妍的眼睛也亮了,剛才的哭腔沒了,她猛地站起來,拖鞋都差點甩飛:我現在就給小李和小敏打電話!小李上次還說想跟我們合作,說總刻銅鈴沒意思,想試試新花樣;小敏在朋友圈賣刺繡手帕,上次還點讚了我們的老巷聲音集
小王也跟著站起來,把編號筆往口袋裡一塞:我去老巷找陳阿姨!她上次幫阿婆縫過豆漿店的門簾,針腳又細又勻,肯定能行!對了,我再叫上老周,他那染坊還有剩下的藍布,正好給陳阿姨做布飾用!
兩人風風火火地衝了出去,工作室裡隻剩下林薇和那堆榆木。電話終於通了,王伯的聲音帶著點剛睡醒的沙啞:小林啊?這麼早打電話,是不是有生意照顧我這老頭子?
王伯,您可得幫我個忙!林薇的聲音裡帶著點急切,卻更多的是篤定,我們有五千份禮盒的訂單,急著交貨,想請您的工坊幫忙做主體框架,榆木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就在工作室,您看能不能讓師傅們過來拉,今天就能開工?
五千份?王伯在電話那頭頓了頓,隨即笑了,你這丫頭,一開口就是大單子!不過你放心,我這工坊雖然小,但師傅們都是老手藝,手工刨木頭的速度不比機器慢——我現在就召集人,半小時後到你工作室拉料,保證給你做得漂漂亮亮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掛了電話,林薇長舒一口氣,走到那堆榆木前,拿起那塊沾了菊花茶的501號,輕輕吹掉上麵的灰塵。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木頭上,淺黃的印子像個小小的勳章,她突然覺得,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說不定是個轉機——流水線的產品再精致,也少了手工的溫度,而老巷的魅力,不正是藏在這些不完美的手工痕跡裡嗎?
中午的時候,工作室就變成了臨時中轉站。王伯帶著三個老木匠,拉著輛小推車來拉榆木,其中一個戴眼鏡的年輕師傅,是王伯的徒弟,叫小楊,手裡還拎著個工具箱,裡麵裝著刨子、鑿子,都是磨得發亮的老工具:林姐,您放心,我們給您刨的木頭,邊邊角角都磨得像張師傅的修鞋攤桌麵,保證不紮手!
沒過多久,小李也來了,手裡拎著個鐵盒子,裡麵裝著刻刀和小錘子,是張師傅給他的傳家寶薇姐,我跟張師傅說了,他讓我把他那套最鋒利的刻刀拿來,說刻不好老巷的花紋,彆回家吃飯他說著,從口袋裡掏出個小銅鈴,上麵刻著片槐樹葉,我昨晚試了試,每個銅鈴都刻一片小槐樹葉,不一樣的形狀,像老巷裡的每棵樹,各有各的樣子。
陳阿姨和小敏是一起到的。陳阿姨手裡挎著個藍布包,裡麵裝著針線和剪刀,剪刀把手上纏著膠布,是她用了二十年的老剪刀:小林,你放心,我縫的布飾,保證每個針腳都一樣大,比我給阿婆縫的門簾還仔細!小敏跟在她身後,手裡抱著個竹籃,裡麵裝著她繡的老巷圖案,有阿婆的石磨,有陳伯的糖水鋪,每個都栩栩如生:薇姐,我把這些圖案都帶來了,您看看哪個適合印在禮盒上,我可以現場改。
最熱鬨的是老周,他扛著一卷藍布,呼哧呼哧地跑進工作室,布上還帶著染坊的靛藍味道:小林,我這布是剛染好的,晾了三天,顏色正得很,比我年輕時染的藍布還好看!陳阿姨你看,用這布做布飾,配禮盒的榆木色,絕了!
工作室裡瞬間擠滿了人,老木匠們在門口的空地上刨木頭,木屑像金色的雪花飄在地上;小李蹲在桌前刻銅鈴,小錘子敲在刻刀上,發出叮叮當當的輕響,像老巷的風鈴;陳阿姨和小敏坐在窗邊縫布飾,針線在藍布上穿梭,像蝴蝶在飛;老周則在旁邊給大家遞水,嘴裡還念叨著染坊的故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顧妍和小王忙著給大家分工:王伯,您的工坊負責做一千個框架,明天中午交貨;小李,你今天刻五百個銅鈴,刻完我給你買陳伯的糖水;陳阿姨,您和小敏先縫兩百個布飾,用老周的藍布,繡上槐樹葉...兩人的聲音裡帶著點沙啞,卻充滿了乾勁,顧妍的黑眼圈雖然還重,卻笑得像個孩子,手裡的訂單表被她攥得皺巴巴的,卻再也不是之前的焦慮,而是滿滿的期待。
傍晚的時候,江嶼來了。他手裡拎著個保溫桶,裡麵裝著阿婆熬的熱豆漿和油條,是他特意繞路去拿的:剛路過老巷,阿婆說你們肯定忙得沒吃飯,讓我給帶點熱的。他走進工作室,看到眼前的熱鬨場景,眼睛裡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笑了——老木匠們的木屑堆成了小山,小李的銅鈴擺了滿滿一桌,陳阿姨和小敏的布飾掛在繩子上,像一串藍色的小燈籠,老周正拿著個剛縫好的布飾,跟王伯顯擺:你看這槐樹葉,繡得比真的還像,小敏這手藝,比她奶奶還厲害!
江嶼走到林薇身邊,她正蹲在地上檢查小李刻的銅鈴,額角的汗順著臉頰往下流,頭發沾在皮膚上,像剛從水裡撈出來。他遞過一杯熱豆漿,用紙巾幫她擦了擦汗:看你忙的,連頭發都顧不上梳。
林薇接過豆漿,喝了一口,暖乎乎的熱流從喉嚨滑到胃裡,瞬間驅散了疲憊。她指著桌上的銅鈴和布飾,眼裡閃著光:你看,小李刻的銅鈴,每個槐樹葉都不一樣;小敏繡的布飾,用的是老周的藍布,比機器印的好看多了——之前還怕趕不上,現在覺得,就算晚一天,也值得,因為這些禮盒裡,藏著老巷的人情味,是流水線永遠做不出來的。
江嶼點點頭,伸手拿起一個剛做好的禮盒框架,榆木的邊緣被磨得光滑,帶著天然的木紋:王伯的手藝真不錯,比代工廠的機器做得還精致。你這辦法確實好,把老巷的手工藝人都聚在一起,不僅解決了生產危機,還讓這些老手藝有了新的用武之地——這才是小薇文創最特彆的地方,用老巷的人,做老巷的事。
林薇笑著點頭,剛想說話,就聽到顧妍喊:薇姐!第一批框架做好了!王伯的徒弟送來了,你快看看!她和江嶼趕緊走過去,看到小楊推著輛小推車,上麵擺滿了做好的禮盒框架,每個框架的邊緣都磨得圓潤,木紋清晰可見,比設計圖上的還要好看。
怎麼樣?林姐,沒讓你失望吧!小楊擦了擦額角的汗,臉上帶著驕傲的笑,我們師傅說了,這些框架都是純手工刨的,每個都要過三遍砂紙,保證手感跟老巷的青石板一樣,光滑又踏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薇拿起一個框架,輕輕摸了摸邊緣,心裡像被溫水泡過,暖暖的。她轉頭看向江嶼,眼裡的光比陽光還亮:你看,這就是我們江城的特色——人情味也是生產力,老巷的手藝,永遠不會過時。
江嶼笑著點頭,伸手幫她把被風吹亂的頭發彆到耳後:是啊,這些藏在針腳裡、刻刀下、木紋中的溫度,才是最珍貴的,也是宏遠永遠學不會的。
那天晚上,工作室的燈亮到了深夜。老木匠們還在刨木頭,小李的刻刀還在銅鈴上飛舞,陳阿姨和小敏的針線還在藍布上穿梭,老周則在旁邊給大家煮糖水,說熬夜乾活,得喝點甜的補補。林薇和江嶼坐在桌前,一起檢查做好的部件,每個銅鈴、每塊布飾、每個框架,都帶著手工的溫度,像老巷裡的每個人,各有各的故事,卻又緊緊地連在一起。
林薇知道,這場危機不僅化解了,還讓她更清楚地明白——小薇文創的底氣,從來不是訂單量,不是設計稿,而是這些願意為老巷故事付出的人,是這些藏在手工痕跡裡的人情味,是老巷裡永遠不會熄滅的煙火氣。
需要我幫你補充第二天第一批完整禮盒組裝完成時的場景嗎?比如大家圍在一起,打開第一個禮盒,看到手工刻的銅鈴、繡的布飾和磨得光滑的框架,小李激動得紅了眼,陳阿姨說這比我給孫女做的滿月禮還用心,讓這份人情味的成果更有感染力。
喜歡暴富的烏龍戀請大家收藏:()暴富的烏龍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