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利奧波德三世再一次收到華國方麵發來的會晤之後,再確定華國改變了鐵路線,其便同意了華國的要求。
利奧波德三世之前不同意,主要是因為鐵路線過於靠近首都,而如今華國主動改變了鐵路線,對首都的威脅自然也就大幅度降低了,因此利奧波德三世也就選擇了同意,畢竟他非常清楚,華國實力太強了。
前期選擇拒絕華國,肯定已經讓對方不滿意了,這時候要是再拒絕,那就純純屬於是找抽了。
伴隨著利奧波德三世終於同意了華國在異世界的鐵路修建工作,華國開始立刻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的鐵路人員前往異世界。
儘管說,目前橫跨神選山脈的路線還沒有確定,不過,為了儘可能的縮短鐵路修建時間,華國已經開始修建從前進基地南下的鐵路段了。
此次華國向異世界投入的不單單隻是鐵路工人,還有眾多其他的工人。
因為華國準備在異世界建立一座鋼鐵工廠。
華國準備在前進基地附近,建立一座年產鋼鐵至少三千萬噸的鋼鐵廠。
建立這座鋼鐵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將異世界的鐵礦石進行冶煉,再運輸回藍星。
畢竟,華國一年所需要的鋼鐵量極大,幾千萬噸完全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而異世界這座鋼鐵廠最大的作用其實是為了給異世界的勢力使用。
比如說,修建鐵路所需要的鐵軌,將由這座鋼鐵廠負責製造,這樣在異世界修鐵路,可以節省下很多的成本。
而除了給鐵路供應鐵軌以外,這座鋼鐵廠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用來滿足異世界的鋼鐵需求。
異世界各個國家的鋼鐵產量在華國看來,實在太小了。
華國認為,自己有必要改變一下異世界的糟糕狀況。
而且,這座鋼鐵廠還可以用來在異世界收攏人心。
異世界的糧食產量不高,一方麵是因為異世界沒有化肥,農藥這些東西,糧食產量高不了。
另外一方麵,則是工具不行。
在如今的異世界,很多農民使用的農具,並不是鐵製的。
比如說,鋤地的鋤頭,很大一部分農民使用的還是木製鋤頭。
這種木質鋤頭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十分容易損壞。
如果可以擁有鐵製鋤頭,那麼異世界農民的耕種效率最少可以提升一半以上,糧食產量也可以有大幅度的提升。
華國非常清楚他們屬於外來者,在異世界自然而然會受到本土人員的排斥。
華國沒有搞什麼殖民地的這種想法,華國的打算是改變異世界普通人的生活狀況。
比如說,在以後向異世界的農民免費發放鐵製農具。
這樣自然可以讓異世界的農民在心理上傾向於華國。
而華國也為異世界製定了一係列的發展計劃,現在隻是因為能力有限,所以還沒在異世界鋪開,一旦等到華國有足夠的能力,便可以將相應的發展計劃全麵鋪開,到時候異世界不管是生產力還是財富增長速度,都可以有一個極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