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月華如水,他在暫居的客棧客房內輾轉難眠。
推開雕花木窗,但見星河璀璨,與四百年後的夜空並無二致。
算來穿越至今已三年又八月,武功雖臻化境,錢財也小有積蓄,然欲行海外貿易、改變曆史走向的宏圖,卻仍如鏡花水月。
無人無勢,寸步難行啊...
他輕歎一聲,從儲物空間中取出幾本關鍵書籍開始研讀。
《明代海禁政策研究》中記載:隆慶開關後,僅限福建月港一處,且需有引票...
他苦笑搖頭,這等特許經營權,豈是白身能夠企及?
又翻看《中國古代工業技術》,目光在玻璃製造水泥工藝蒸餾酒技術等章節流轉。
這些技術雖能創造財富,但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眼下他身邊僅有吳榮、付剛等四五人可用,若要建窯開坊,少說也得招募數十工匠,還要打通官府關節...
燭火搖曳中,他清點這四個月來的收獲。
協助官府揭懸賞令,累計賺取賞金八千七百兩。
雖然拿出近半賑濟災民、資助貧苦,手頭仍餘四千五百兩。
這筆錢財,在萬曆年間已堪稱巨富——須知尋常百姓一家五口,一年開銷不過二十餘兩;便是七品知縣,歲俸也不過四十五兩。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安身立命...
奕帆喃喃自語。
既暫時無法開展海外貿易,何不先置辦產業,在這西安城紮下根來?
翌日清晨,他將吳榮、付剛請到房中商議。
二位兄長,小弟有意在西安購置宅院,不知可有門路?
吳榮聞言大喜:奕兄弟早該如此!堂堂武林高手,總住客棧成何體統?
付剛撚須笑道:此事易爾。城南苗員外正欲出售祖宅,乃是三進院落,就在南大街上。隻是要價不菲...
價錢好說。
奕帆取出銀票,還請二位兄長代為牽線。
消息傳開,眾兄弟無不歡欣鼓舞。
捕快張猛拍著胸脯道:奕兄弟放心,俺這就去打聽宅院詳情!
捕快李勝更是直接:俺認識幾個泥瓦匠,定要幫奕兄弟把宅子修葺得漂漂亮亮!
不過三五日功夫,眾人便將西安城的房產行情摸得一清二楚。
付剛不愧是老刑名,連苗家祖上三代的底細都查明白了。
這苗家祖上做過知府,宅子乃是正統的官宅格局。
付剛細細道來,前廳中堂和後院,左右廂房,還有個不小的後花園。隻是苗員外近年生意失利,這才忍痛出售祖產。
吳榮補充道:位置極好,離府衙隻隔兩條街,既清淨又方便。
他們擇了個吉日,一同前往看房。
但見青磚灰瓦,朱漆大門,門楣上二字依稀可見往日氣派。
苗員外是個五十開外的老者,麵容憔悴,但舉止仍帶著書香門第的雍容。
老朽實在是...
苗員外欲言又止,撫摸著院中的古柏,眼中儘是不舍。
奕帆拱手道:晚輩必當善待此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