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關中大地,驕陽似火。
奕帆三人辭彆司徒雄的山寨,沿著蜿蜒的官道向西安方向行進。
這一路上的景象,讓三人的心情都頗為沉重。
正值盛夏時節,本該是莊稼茂盛、綠意盎然的季節,可沿途所見卻是一片蕭條。
龜裂的田地裡,稀稀拉拉的麥苗枯黃萎靡,偶見幾個麵黃肌瘦的農夫在田間勞作,眼神中滿是茫然與無助。
總鏢頭,今年這旱情可比去年還要嚴重啊。
劉正望著路旁的景象,忍不住搖頭歎息。
王六擦了把汗,接話道:可不是嘛,聽說渭河都快見底了。要不是咱們鏢局時常施粥,這路上還不知道要多出多少餓殍。
奕帆默然不語,心中卻是波濤洶湧。
穿越至今已四年有餘,雖然建立了自己的事業,但麵對這天災人禍,仍感力有未逮。
暗下決心,定要加快步伐,讓更多百姓能在這亂世中安居樂業。
第二日傍晚時分,三人終於抵達了扶風縣。
這座位於西安以西的小縣城,城牆斑駁,街道狹窄,卻因地處交通要道,往來商旅絡繹不絕。
醉陽樓作為城中最大的客棧,三層木樓雖然略顯陳舊,但門前車馬川流不息,顯得頗為熱鬨。
三位客官裡麵請!
店小二熱情地迎上來,肩上搭著的白毛巾隨著他的動作一甩一甩的,是用膳還是住店?
要三間上房,再備一桌酒菜。
奕帆吩咐道,隨手拋給小二一塊碎銀,挑些拿手好菜上來。
小二接過銀子,眼睛一亮,連忙躬身道:好嘞!三位客官稍等,馬上給您安排!
在大堂落座後,環顧四周。
這醉陽樓雖然設施簡陋,桌椅都已磨得發亮,卻收拾得乾乾淨淨。
大堂裡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有行商的,有走鏢的,還有一些江湖人士,正高聲談論著近日的見聞,好不熱鬨。
鄰桌幾個商販模樣的漢子正在熱烈討論著什麼。
一個留著山羊胡的中年商人說得眉飛色舞:你們是沒瞧見,秦王商行新出的那個水泥,可真是神物!遇水就能凝固,比糯米灰漿還結實!
另一個穿著綢衫的胖商人接話:何止啊!我還特意去看了西安到灞水那段水泥路,現在人都叫混凝土馬路,馬車走在上麵那叫一個平穩,連顛簸都少了許多!
聽說還有大戶人家都在裝什麼自來水,改造廚房和衛生間
一個年輕商人好奇地插話,不過這衛生間到底是個啥?聽著怪新鮮的。
這時一個看似走南闖北的老商販捋著胡子笑道: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據說這些都是一個叫奕善人的年輕人弄出來的。這人年紀輕輕,本事可不小,經常給流民發放糧食,是個大善人!
另一桌的江湖人士也加入了討論:聽說這奕善人武功還特彆高強,陝西境內的盜匪都被他收拾得差不多了。連潼關守將杜鬆都跟他稱兄道弟!
我聽說他叫奕帆,師承華山風清揚,會使幾十年前令狐衝掌門用過的獨孤九劍!
一個佩刀的漢子說得興起,還比劃了兩下,這運氣真是太好了,居然能得到這等失傳已久的劍譜!
劉正和王六聞言相視一笑。他們跟隨奕帆,早已見識過獨孤九劍的精妙,自己也已習得前兩式,對這些江湖傳言自然不以為奇。
王六壓低聲音笑道:這些人要是知道總鏢頭連九陽真經都練至大成,怕是要把眼珠子都瞪出來。
劉正也含笑點頭:不過總鏢頭教導有方,咱們雖隻學了前兩層九陽真經和前兩式劍法,卻也受益匪淺。
他輕輕擺手,示意二人不必多說。
三人說笑間,酒菜已經上桌。
一頓飯吃得津津有味,連日奔波的疲憊也消散了不少。
七月廿三,奕帆三人終於回到了西安。
一進城,就感受到與扶風縣截然不同的繁榮景象。
街道上車水馬龍,商鋪林立,往來行人衣著光鮮,處處透著盛世氣象。
更讓人驚喜的是,城中的主要街道都已經鋪上了水泥路麵,馬車行駛其上,平穩非常。
他立即派人前往秦王府通報漢中之事。
不到一個時辰,就得到了回複:秦王明日有事相商,要求奕帆巳時三刻準時到王府議事。
當晚,書房內燭火通明。
他與吳榮相對而坐,細細聽取這段時間的彙報。
二弟,你離開這兩個月,工程行的生意越發紅火了。
吳榮翻開賬本,臉上帶著興奮之色,從去年臘月成立至今,我們接的工程合同總額已達三十五萬六千五百多兩。扣除各項開支,淨賺十九萬三千三百兩!
奕帆滿意地點點頭:看來這改善民生的生意,確實大有可為。
可不是嘛!
吳榮接著說道,語氣中透著自豪,現在西安城內的大小官員和富商基本都改造完了,連周邊幾個縣城都有人來洽談。鹹陽、扶風等地更是直接要求我們在當地開設分行,還要學習我們的技術,購買我們的產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奕帆沉吟片刻,手指輕輕敲著桌麵道:施工技術終究是保不了密的,遲早會被人學去。既然如此,我們不如主動開放。可以讓他們派人來學習,費用自理。學成後可以作為我們的分行,前五年每年交一萬兩,之後每年五千兩。這事你去找馮知府,請他出具官府憑證。改日我再向趙巡撫提議,讓這個憑證在全省都管用。
不過,
他正色道,陶瓷廠、磚窯廠的新技術,特彆是水泥的製作方法,在現階段必須嚴格保密。這事關秦王府的利益,也關係到我們今後的發展大計。
吳榮連連點頭道:
二弟考慮得周到。我已跟姚將軍溝通過,已安排兩班護衛輪流值守,凡是可疑人員一律嚴加盤查。
對了,這三個廠近兩個月產出貨物總值二萬八千二百兩,通過秦王商行銷售後為近四萬兩,按契約我們能分得一萬六千多兩利潤。
說到此處,吳榮麵露難色。
奕帆察覺後問道:大哥,可是有什麼難處?
吳榮歎了口氣道:二弟,不瞞你說,現在三個廠和建築工程行的事務實在太繁雜,我一個人實在管不過來,急需增加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