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山,伊闕峽穀,自古便是兵家要地。
相傳大禹治水鑿開伊闕,形成東西對峙峽穀。
此刻,在這千年名勝的地底深處,卻是彆有洞天。
玄幽秘殿,深藏於龍門山地底,不知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開鑿而成。
甬道幽深曲折,兩旁石壁上鑲嵌著散發幽綠光芒的螢石,照亮前路,卻也投下幢幢鬼影,更添幾分陰森詭譎。
空氣潮濕冰冷,彌漫著一股若有若無的、混合了檀香與腐朽氣息的怪味,仿佛能滲透人的骨髓。
在投降香主的引領下,吳榮、崔百華、胡青海、廖堂主、少林無勵大師及座下十餘弟子、武當秦、宋兩大俠及座下二十餘弟子還有那十餘名鏢局好手,正屏息凝神,沿著這條通往魔窟心臟的甬道快速潛行。
眾人腳步輕盈,幾乎不發出任何聲響,隻有粗重的呼吸和緊張的心跳在寂靜中格外清晰。
螢石的幽光映照著一張張凝重而堅定的臉龐,目光如炬,緊盯著前方無儘的黑暗與未知。
那投降的張香主走在最前,身體因恐懼而微微發抖,不時指點著岔路與可能的機關消息。
胡青海緊跟其後,一隻手看似隨意地搭在張香主肩上,實則暗含擒拿勁力,稍有異動便能瞬間取其性命。
“還…還有大概一炷香的路程,就…就到主殿了…”
張香主聲音發顫,指著前方一個更為寬闊的甬道口。
吳榮點了點頭,示意大家更加小心。
他能感覺到,越是深入,空氣中的壓力越大,一種難以言喻的危機感如同實質般籠罩下來。
總鏢頭奕帆,就在前方!
……
與此同時,玄幽秘殿核心主殿之內。
這座大殿極為寬敞空曠,高達數丈,可容納數百人。
八根合抱粗的巨柱支撐著穹頂,柱身雕刻著猙獰的魔神圖案,在四周牆壁上長明燈跳躍的火光映照下,仿佛隨時會活過來擇人而噬。
大殿儘頭,是一座九級台階的黑石高台,高台之上,設有一張巨大的、雕刻著繁複龍紋的玄黑色寶座。
此刻,寶座之上,端坐著一位身著玄色鑲暗金紋路寬大袍服的身影。
他麵容青色麵罩下,看不真切,隻能感受到一股如山如嶽、深不可測的磅礴氣勢彌漫整個大殿,令人望之生畏。
這便是天魔教主!
寶座下方,奕帆昂然而立,一身青衫在幽暗的光線下顯得格外挺拔。
他麵色平靜,目光清澈,仿佛置身之地並非龍潭虎穴,而是自家庭院。
雖身處重圍,氣度卻絲毫不墮,周身隱隱有氤氳紫氣流轉,將那無形的壓迫感化解於無形。
戴青青長老垂手恭立在寶座一側,眼神複雜地看著奕帆,有忌憚,有算計,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欣賞。
藍漩秋則站在另一側稍遠的位置,一身素白長裙,宛如濁世青蓮,清麗絕俗的容顏上古井無波,唯有在目光偶爾掃過奕帆時,那雙明澈的眸子深處,才會泛起一絲微不可查的漣漪。
“奕帆,”
寶座上的身影終於開口,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帶著一種久居上位的威嚴與蠱惑力,在大殿中回蕩,道:“本座惜你是個人才,年輕有為,武功蓋世,更難得的是智勇雙全。
困守於一鏢局,為那朱家王爺賣命,豈非明珠暗投,龍困淺灘?”
奕帆的內心深處現在誰也不知道,他穿越回來,不可能隻是做臣下臣,他現在還需要積蓄力量。遂淡然一笑,拱手道:“教主謬讚。
奕某行事,但求問心無愧。
鏢局雖小,亦是安身立命之所,護鏢衛道,亦是本分。
王爺待我以誠,我自當以忠義相報。正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道不同,不相為謀。”
“好一個‘道不同不相為謀’!”
天魔教主輕笑一聲,笑聲中卻無絲毫暖意,道:“然則,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你可知如今大明氣數已儘?
皇帝怠政,黨爭酷烈,天災頻仍,民不聊生!
西北哱拜之亂雖暫平,然隱患未除;
西南楊應龍桀驁不馴,蠢蠢欲動;
遼東女真互相攻打,擴張勢力範圍,努爾哈赤羽翼漸豐,虎視眈眈!
而這朝堂之上,皇宮大內,內閣六部,兵部吏部…何處沒有我聖教的眼線與支持者?”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誘惑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奕帆,你若肯歸順本座,副教主之位虛席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