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簡單解釋了一下光學原理,宋承慶聽得如癡如醉。
奕公子大才!
宋承慶由衷讚歎,道:這些格物之理,經公子一點撥,頓時豁然開朗!
唐江龍在一旁笑道:我們奕兄的學問,那可是深不可測。
這一路南下,不知讓多少人大開眼界呢!
宋承慶忽然正色道:奕公子,在下有個不情之請。
員外請講。
公子學識淵博,見解超凡。
在下想請公子收犬子為徒,傳授這些格物之學!
宋承慶鄭重其事地說道。
奕帆一愣,隨即笑道:員外言重了。
應星還小,當以啟蒙為重。
況且在下年輕識淺,豈敢為人師表?
公子過謙了!
宋承慶激動道,方才聽公子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這些學問,才是真正經世致用之道。
若是星兒能得公子指點,將來必能有所成就!
這時,小應星也扯著奕帆的衣角,奶聲奶氣地道:叔叔教星兒!
奕帆看著這孩子天真無邪的眼神,心中一動。
他蹲下身,柔聲道:好,等星兒再長大些,叔叔一定教你很多有趣的知識。
宋承慶大喜過望,連聲道謝。
眾人重新落座,宋承命仆人奉上香茗。
茶是上等的雨前龍井,清香四溢。
奕公子此番南下,所為何事?
宋承慶問道。
奕帆便將奉旨勘察沿海、籌建港口之事細細道來。
當他說到想要引進新式船舶、改進航海技術時,宋承慶更是興奮不已。
不瞞公子,
宋承慶道,在下對船舶製造也略有研究。
如今海船多以福船、廣船為主,雖然堅固,但速度太慢,且受風向影響太大。
他取來一卷圖紙展開,上麵畫的是一艘造型奇特的三桅帆船。
這是在下設計的快船,采用軟帆,吃水淺,速度快。
隻是還有些技術難題未能解決。
奕帆仔細看著圖紙,發現這艘船的設計已經相當接近後世的飛剪式帆船,不由暗暗稱奇。
他指著幾處關鍵部位,提出了改進意見。
若是將船首做成尖削狀,船底加裝龍骨,再配合這種帆裝,速度當可提高五成以上。
宋承慶聽得兩眼放光,急忙取筆記錄。
兩人越談越是投機,從船舶製造談到航海技術,從天文導航談到機械動力。
奕帆憑借超越時代的知識,每每都能提出獨到見解;
宋承慶則以其紮實的工藝基礎,將這些想法落到實處。
若是能造出不受風向影響的船,那該多好!
宋承慶感歎道。
奕帆心中一動,低聲道:其實...也不是不可能。
他在紙上畫了一個簡易的蒸汽機示意圖道:利用水火之力,推動輪機,便可不受風向限製。
宋承慶看著圖紙,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良久,他才顫聲道:這...這當真可行?
原理上是可行的。
奕帆道,隻是需要解決鍋爐強度、密封等諸多技術難題。
非一日之功啊。
宋承慶激動地站起身,在堂內來回踱步道:若是真能造出這樣的船,那...那將是劃時代的創舉啊!
唐江龍在一旁笑道:宋員外,您可彆被我們奕兄嚇著了。
他腦子裡稀奇古怪的想法多著呢!
宋承慶正色道:這哪裡是稀奇古怪?
這是開萬世太平的良方啊!
他轉向奕帆,鄭重其事地行了一禮:奕公子,在下願傾儘所學,助公子完成這航海大業!
奕帆連忙還禮:有員外相助,實乃奕某之幸!
不知不覺,日已西斜。
奕帆二人起身告辭,宋承慶親自送到門外,依依不舍。
奕公子日後若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儘管開口。
宋承慶誠懇地道,在下雖不才,但在機械製造方麵,還是能幫上些忙的。
奕帆笑道:待港口選址確定,定當請員外前來指點。
離開宋宅,唐江龍感歎道:這位宋員外,當真是個奇才。
那些機械設計,便是工部的老師傅也未必能及。
奕帆望著天邊絢麗的晚霞,意味深長地道:這大明,臥虎藏龍啊。
隻是這些人才,往往被埋沒在草莽之間。
所以奕兄才要廣納賢才?
唐江龍笑道。
不錯。
奕帆點頭,道:獨木難成林。
要成就大業,非得彙聚天下英才不可。
兩人沿著秦淮河漫步回轉,但見華燈初上,畫舫上的歌聲越發婉轉動人。
奕帆心中卻無半點旖旎之念,滿是方才與宋承慶交談的興奮。
有了宋承慶這樣的技術人才,有了衛承芳這樣的清流支持,他對未來的航海事業,更加充滿了信心。
隻是不知那天魔教,接下來又會使出什麼手段?
他望著秦淮河上星星點點的燈火,眼神漸漸堅定。
無論前路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要在這大明的版圖上,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
喜歡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請大家收藏:()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