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熱氣騰騰的打鹵麵,足以洗去所有的風塵與疲憊。
鮮香的鹵汁,筋道的麵條,配上白秀珠親手醃製的爽口小鹹菜,林嘯足足吃了三大碗,才心滿意足地放下了筷子。
家的味道,永遠是最好的慰藉。
短暫的溫存之後,所有人的精力,都迅速地,投入到了那項足以改變青石鎮,乃至整個地區命運的宏大工程之中。
第二天一早,林嘯的書房,就變成了整個青石鎮最核心的“作戰指揮室”。
那卷從香港帶回來的,記錄著全套西德合成氨設備核心技術的微縮膠卷,被林嘯用一台從李文卓那裡“順”來的高精度投影儀,放大投影在了牆壁上。
密密麻麻的、如同天書般的德文和複雜到令人頭皮發麻的機械結構圖,瞬間就鋪滿了整麵牆壁。
技術小組的三位核心成員——陸雪瑤、梁安琪和張承德教授,人手拿著一個筆記本,神情莊重地,站在牆壁前,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知識分子特有的、對更高層次技術的渴望與癡迷。
“太……太精妙了!”張承德教授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鏡,看著那套由數千個零件組成的複雜管道和反應釜設計圖,激動得渾身發抖,“這……這就是德國人的工業實力嗎?簡直……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不止是設計,”梁安琪的表情同樣凝重,她指著圖紙上的材料參數,“你們看這裡,它的核心反應釜,要求使用的,是‘a’型合金鋼!這種鋼材,不僅要承受超過三百個標準大氣壓的壓力,還要在接近五百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下,連續工作!以國內目前的鋼鐵工業水平,根本不可能生產出來!”
“還有這裡,”陸雪瑤也指出了一個致命的問題,“它的核心壓縮機,需要一台功率至少在八百千瓦以上的電機來驅動!”
一個個難題,被接二連三地擺上了台麵。
材料、電力、人才、加工精度……
每一項,都像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橫亙在所有人的麵前。
剛剛因為技術圖紙到手而燃起的興奮和喜悅,迅速地,被嚴峻的現實,冷卻了下來。
書房裡的氣氛,變得有些壓抑。
然而,作為這一切的決策者,林嘯的臉上,卻依舊是那副風輕雲淡的表情。
他等到所有人都發表完自己的看法,將所有的問題都一一羅列出來後,才緩緩地,走到了那麵巨大的圖紙前。
他沒有去談那些宏觀的難題,而是拿起一根長杆,指向了圖紙上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
那是一個……關於整個化肥廠,廢水處理係統的……流程圖。
“你們看這裡。”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德國人的設計,是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所有廢水,經過簡單的酸堿中和後,直接排放掉。”
“這個設計,很高效,也很……短視。”
“這些所謂的‘廢水’裡,其實富含著大量的氮、磷、鉀元素。直接排放,不僅汙染水源,更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他用紅色的鉛筆,在圖紙的末端,重新畫上了一個全新的流程。
“我的想法是,在這裡,增加一套‘二級沉澱過濾與生物降解’係統。”
“我們將廢水引入一個巨大的沉澱池,利用不同物質的比重,進行初步分離。然後,再利用水泵,將其引入一個種滿了特殊水生植物的‘生態淨化區’。通過植物的根係,來吸收掉其中大部分的有害重金屬。”
“最後,剩下的那些富含氮磷鉀的‘營養液’,則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稀釋後,直接作為最高級的液體肥料,用來灌溉我們的農田!”
這番話,如同一顆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麵!
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梁安琪在內,都徹底被林嘯這超越了時代至少五十年的……環保理念和循環經濟思想,給深深地……震撼了!
他們還在為“有沒有”而發愁。
而這個男人,思考的,卻已經是“好不好”,甚至是……“如何做到完美”的層麵了!
這,就是格局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