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間的沉默持續了數秒鐘,李遊放下空盤子:“爸,你聽我解釋!”
李父卻沒等李遊解釋,穿回鞋子,又出了門。
“不會吧,這就生氣了,老男人怎麼跟小女人一樣難哄。”
好在李父並不是生氣了,半個小時後,他提著鼓鼓囊囊的黑包放回家中,放在餐桌上。
李遊愕然:“爸,這是乾啥?”
李父打開黑包,從裡麵取出一大包牛腱子,一隻燒雞,以及兩瓶明顯好很多的白酒,漫不經心地問道:
“在學校不順利嗎?”
“還行吧……”
李父來之前,李遊心裡想好了許多說辭,但等兩人真的正式坐在一起,他一時之間不知道從何說起。
“雖然你今年已經成年了,但不能喝太多。”
李父將白酒擰開,取出兩個杯子,放在桌上:“喝酒,算是男子氣概的一種,喝醉不算。”
李遊點點頭,將白酒倒滿兩杯。
父子碰杯,同時抿下一口,齜牙咧嘴夾菜。
李遊聽到‘男子氣概’這個詞,思緒飄飛。
這個詞他從小就聽李父李海勝說過,或者說吹噓過。
‘男人,最重要的,就是男子氣概’這句話被他掛在嘴邊。
他曾說,當年他出身農村,一無所有,在準備和李遊媽媽結婚時,被老丈人,也就是李遊的姥爺要求拿出一萬塊的彩禮。
他當時連飯都吃不起,都是李遊媽媽宋國芳資助的,更彆提一萬塊錢彩禮了。
但他不願意放棄,於是咬牙報名參加了隔壁市的‘自由搏擊比賽’。
當年這種比賽裡並沒有職業選手,大家都沒有技巧,李海勝憑借這一股子狠勁兒,在這比賽裡打了五場,連贏五場,之後退出比賽,得到了老板給的三萬塊獎金。
李遊的姥爺被他的這股勁頭打動,同意兩人結婚,並且還幫忙給他找到了一份穩定工作。
因此,這次經曆便成為了他引以為傲的事件。
從小他便將‘男子氣概’作為培養李遊的重要培養理念。
因此從三歲開始就給李遊看武俠電視劇,五歲開始看拳擊比賽,所以六歲時李遊因為男子氣概過盛,做出過一天打哭七個小朋友的壯舉。
“你給你媽打電話了嗎?”
李遊剛喝一小口,李海勝小半杯酒就已經下肚,抬頭問。
“沒打。”
李遊搖搖頭:“你們倆見麵了又要吵架,還是彆讓她來了。”
母親宋國芳最近不在家住,而是回了娘家。
父母因為某種原因分居了,但應該還沒有離婚。
這是李遊的判斷。
大約從上高中開始,李遊就發現了父母感情的不對勁。
雖然他周末回家總能看到父母都在家,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但兩人之間卻沒了什麼玩笑話,氣氛沉悶。
李遊那時就已經察覺到了不對勁。
所以高二下學期時,他打球受傷,在家休息時,就順勢一直待在家裡,想看看父母到底什麼情況。
果然,休學的前兩周還好,兩人還能維持表麵的和平。
後麵就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再之後,李母就回到了娘家,隻在需要照顧李遊的時候回來。
在家休學了三個月,李母和李父見麵沒有過一次笑臉,吵架不知道吵了多少次。
而李父,則是工作更加努力,每天早出晚歸。
“在學校學習還跟得上嗎?”
“還行……”
“有人欺負你嗎?”
“暫時沒有。”
“你那個好朋友叫什麼非凡和長鵬的,關係沒出問題吧?”
“還沒。”
“新學期他們有沒有給你傳授什麼學習經驗啥的?”
“沒……倒是說了點彆的經驗。”
“什麼?”
“胡非凡讓你給學校送點。”
“……”
“小小年紀不學好,淨想些歪點子,咱們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堂堂正正點,要有男子氣概……”
“嗯,我也這麼覺得。”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李海勝的性格本就沉悶,不善言辭,再加上李遊進入青春期之後話也少了。
因此兩人聊天,也都是說些不疼不癢的學習問題,夾雜著少許說教。
這種聊天模式,在華夏父子的交流裡,還算常見。
兩杯酒下肚,李遊就已經是小臉紅撲撲,頭腦發暈,他望著李父,鼓起勇氣問道:
“爸,有件事,我想問你,如果一個人麵臨著一個巨大的困難和危機,應該怎麼做?”
李父臉也是紅紅的,放下酒杯:“你遇到的?”
李遊:“我一個好朋友。”
李父拿起酒杯給自己倒上:“巨大的困難和危機……如果是那種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比如學習上的事情,那就得自己咬牙用力做,如果是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們這個年紀,最好還是求助父母。”
“有時候,你們眼裡天大的事情,在父母這裡,其實不算什麼。”
“但最重要的……”李父舉杯喝下一大口:“作為男子漢,特彆是作為年輕人,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男子氣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雖然這些你媽不同意,說我不懂變通,說不是因為我你學習就不會被耽誤,說不是因為我你就不會受傷……”
話說了一半,李父意識到說多了,舉杯把剩下的酒也一口喝下:
“但我不覺得這些是錯的,當年我就是靠這些才娶到你媽的,難道當年我們兩個都是錯的嗎?你姥爺也是錯的?”
他突然拉住李遊的手,醉眼朦朧道:“兒子,你朋友到底遇到了什麼事?”
“也沒什麼……”
李遊深吸一口氣,準備說出穿越玄幻世界的事情,哪怕自己會被當成神經病:“就是前幾天我回學校之後,我……”
這時,一旁李父的手機突然響起,他接起電話:“什麼情況?好!我馬上過去!”
李父的酒好像突然醒了,他轉身,滿臉凝重地望著李遊:“兒子,今天先不能說了,單位出了非常嚴重的事,同事已經到了樓下接我,我要立刻過去。”
“明天我估計也得在單位,你去你姥爺家找你媽吃飯。”
說完,門口換鞋穿上歪頭,匆匆而去。
隻留下李遊一人坐在桌前。
……
第二天中午,李遊整理好思緒,準備求助李母。
來到姥爺家,敲門,門裡沒回應。
李遊彎腰從腳墊下麵取出鑰匙,打開門。
家裡空無一人。
李遊撥通李母電話:“喂,媽,你不在姥爺這兒嗎?”
“我跟你姥爺來鄭城醫院複查了,冰箱裡給你留吃的了,你加熱一下吃吧。”
電話那頭傳來母親宋國芳乾練的聲音,背景是醫院的叫號聲以及陣陣嘈雜:“還有,李遊,你們學校德育處給我打電話了,說你在學校裡不遵守紀律,帶領同學鬨事!還說你性格不穩定,中二出風頭,說要讓你回家反省!給你分到差班!你什麼情況?”
“我……”
“你什麼你,都是你爸給你慣壞了!下周一我去你們學校找你們老師求求情,你幫我問問你們同學,之前給你們老師送東西都是送什麼,我參考一下!”
“彆……”
“彆什麼彆!就這麼說定了,周一我去學校找你!”
“我昨天給你報了輔導班,補數學和英語,現在,給我老老實實過去上課!”
“媽,其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