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
與此同時,牧野醫科大學,教授宿舍。
“什麼?你說這孩子突然展現出了非常強的數學天賦?”
“多強?數學成績突然進步了嗎?”
“滿分?還是競賽題?彆開玩笑啊老同學,高中競賽題能做滿分,就算是入門的競賽題,智商也要在人群的前千分之一。”
萬教授正與劉飛燕通話中,一邊說,一邊還啼笑皆非地在電腦上記錄著。
牧野醫科大學在國內排名前三,他作為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且還是心理學係終身教授,對青少年神經以及心理的發展走在世界前沿,知道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
“你之前還和我說他學習很差勁的,數學連及格都考不到,那個時候你覺得他有這方麵潛質嗎?”
電話那頭劉飛燕道:“沒有,不過他最近實在是太反常了,先是瘋瘋癲癲的,現在又這樣,實在是讓人擔心啊。”
萬教授聞言記錄停了一下:“如果這個競賽題他不是作弊的話,那就代表,他的智商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這可能是短時間內的神經突觸異常發育……”
“這麼看的話,他瘋瘋癲癲的倒也合理,說不定是在神經突觸野蠻生長的過程中長了不該長的枝枝叉叉……天才大多數都瘋瘋癲癲,就是這個原因。”
“這倒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
“不過,這都建立在,你說的這一切真實的情況。”
劉飛燕:“絕對真實,那個競賽題試卷是學校花錢買來的,上網搜答案都不好搜,他根本沒辦法作弊。今天我們學校教務處主任原本要趕他走,看到他滿分試卷之後,那個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萬教授聞言將記錄結束,笑道:“如果這樣的話,我倒是要親自去你們學校一趟,去見見這個學生了。”
“真是羨慕你啊飛燕,能夠接觸到這個年紀的年輕人,這個年紀,腦神經正處在突觸爆炸式修剪與重構的黃金期,像春天破土的竹芽,帶著摧毀舊邏輯的野蠻生長力。真好啊……”
“嘁!羨慕你也可以來教中學啊。”電話那頭劉飛燕埋汰道。
“哈哈,也不是沒有可能……”
萬教授為自己倒上一杯茶,坐在教授公寓的沙發上:“我剛剛接觸科研的時候,總是對科學的儘頭是神秘學嗤之以鼻……認為科學終有答案。”
“但最近,我有些迷茫了。”
說到這裡,他有些自嘲式地笑笑:“也沒什麼,你可以把這理解為科研人員的虛無感牢騷。”
劉飛燕聽著萬教授的話,沉默半晌:“有什麼具體的原因嗎?”
萬教授喝上一杯茶:“2003年的時候,歐聯組織了一個極其龐大的科研項目,參加項目科學家,以腦科學為主、此外還有物理學家、化學家……能參加者,無一例外全都是當時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一些頂尖醫院具有超強臨床經驗的醫生也參與到其中。”
“我作為國內最年輕的博士畢業生,也跟隨我導師參與了這個項目。”
“項目名稱叫做蓋婭之弦。”
“當時不知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通過腦機接口,收集了23萬誌願者的腦神經信號。”
“發現一個驚人的結果……當這些誌願者身處不同位置,觀看相同的符號時,前額葉γ波呈現0.001秒級同步,並且顳頂聯合區存在0.618hz的同步θ波震蕩。”
“同時,大腦內鬆果體鈣化程度,竟然與全球地震活動存在負相關。”
“這說明什麼?”電話那頭的劉飛燕發出疑問。
萬教授神色凝重道:“根據這些以及更多相關的數據,許多頂尖科學家聚集在一起,推理出一個駭人聽聞的假說:海藍星上所有人類的神經元,或許通過某種特殊的‘場域’形成了量子糾纏網絡,構成了海藍星的‘聯結意識場’。”
“簡單來說,全人類的意識,可能在冥冥之中,連接成了一個能量整體。”
“這……確實駭人聽聞。”劉飛燕在電話那頭道:“聽起來甚至都有點像科幻小說裡寫的,全海藍星人類的精神能量彙總了。”
“既然是2003的計劃,後來發生了什麼?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嗎?”
萬教授笑道:“當時我也覺得這個結論有點太扯了,恐怕是這幫科學家聯合起來騙歐聯錢的計劃。”
“有科學家提出,要建設【全球量子神經傳感網】,在深海建設120個磁場監測站,通過測量海藍星次磁場微擾,來反推出‘聯結意識場’的變化。”
“這個項目要花費天量的財富。”
“可三年前,突然有人告訴我,這個【全球量子神經傳感網】建成了,並且已經投入使用,歐聯科學家還將相關的檢測數據同步到了我的實驗室裡。”
“我也就看了三年相關的數據,發現其中顯示的【全球神經量子相乾指數】,確實和當年的推論有些符合。”
“這個指數的正常值設置為,平日裡,這個數值的波動55之間,比如當世界杯等盛大賽事出現時,這個指數會上漲10點左右,當強烈地震等天災出現時,會減少10點左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飛燕分析道:“這麼看,起碼整個模型還有點用,雖然不知道能不能代表存在‘聯結意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