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袍美婦俏臉上也收起了一絲慵懶,正色道:“本以為這暗炎少尊在此局中已是死棋,沒想到他竟還藏著這等底牌。此物對付修士或許不足,但用來震懾、甚至斬殺凡人,卻是無往不利。看來,他並非毫無準備。”
那高姓修士,也難得地再次開口,言簡意賅:“此物,確有趣。”
包寧卻微微搖頭:“即便如此,也隻是解了燃眉之急。他當眾殺人,強行攤派,雖暫時立威,卻也與本地豪強結下了死仇。這些大戶的存糧並非無窮無儘,今年被他搜刮一空,若明年糧食再次歉收,這些大戶自身難保,屆時無人可供他盤剝,城內饑荒一起,民亂爆發,他的敗亡,隻會比溫和手段來得更快、更慘烈。”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屋頂,看到了更遠的未來:“而且,他許諾來年歸還,若做不到,威信必將掃地。看他接下來,如何解決這根本的糧食問題吧。若他此刻能立即動身,前往附近有低階修士坐鎮的‘小青山’,付出些代價,請動那些煉氣期修士以靈力滋養部分田地,或施展術法,或許還能挽回三四成的收成,稍稍緩解糧荒,也給那些大戶一絲喘息之機。”
然而,接下來李遊的舉動,卻再次出乎了包寧的預料。
牧城的士紳們,在死亡的威脅下,最終還是老老實實地交出了家中存糧,暫時穩定住了即將崩潰的民心。
然而,身為城主的李遊,卻並未如包寧所預料的那樣,立刻前往小青山求助仙師,拯救那些瀕死的莊稼。
那位耆老徐太和,在此期間多次心急如焚地求見李遊,苦苦哀求他前往小青山,言明哪怕隻能挽救一部分莊稼,也能讓來年的日子好過一些,至少讓那些被搜刮慘了的大戶們看到一絲希望。
但李遊對此,始終無動於衷。
他反而做了一件讓全城人都感到匪夷所思,甚至暗中嘲笑的事情。
他動用了城主府的庫銀,大部分來自那些家族的“罰款”,大肆召集全城的木匠、鐵匠、皮匠等所有手藝人,甚至不惜重金,從周邊城池招募能工巧匠。
同時,一道道蓋著城主大印的古怪告示,貼滿了牧城的大街小巷:
告示一:征集“廢料”。全城所有百姓,需將家中牆根、崖壁、廁所、豬圈、牛欄以及地表一尺以上的“肥沃”土壤,收集起來,敲碎後送往城外指定位置。按量抵扣今年賦稅。
告示二:征集“骨頭”。所有屠戶、獵戶,必須將所得的各類牲畜、野獸骨頭,全部上繳城主府,按品質給予銀錢補償或抵扣賦稅。
告示三:征集“穢物”。所有農戶、居民,需將日常產生的人畜糞便、生活垃圾、雜草落葉等,統一堆放到指定區域,按量記錄,抵扣賦稅。
此令一出,全城嘩然!
“這新城主,莫非是瘋了不成?”
“不收糧食,反倒開始收這些破爛玩意兒?”
“又是挖土又是撿糞的……這哪裡是城主,分明是個收破爛的頭子!”
一時間,李遊在民間得了個“破爛城主”的戲謔稱號。
所有人都認為,這位年輕的城主,是不是在巨大的壓力下,心智已經失常。
與此同時,地裡的莊稼,終於到了無法挽回的收獲季節。
結果,比徐太和預料的還要慘淡。全城上下,辛苦一年,最終收獲的糧食,僅僅十萬擔出頭,缺口巨大。恐慌的情緒開始在民間蔓延,已經有人開始變賣家產,準備逃離這座注定要陷入饑荒的城池。
就在這絕望的氛圍達到頂點之時,李遊,再次出手了。
他發布了第三條城主令。
宣稱自己日前齋戒沐浴,誠心禱告,幸得“神農氏”托夢,授予“山神賜福”,得到了兩種名為“玉麥”與“金薯”的神物種子。此兩種神物,產量極高,足以解決牧城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