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青橋鎮卻熱度不減。
考古公園的立項像一劑強心針,讓這個沉寂多年的山鎮血脈賁張,但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三億中央資金如同高懸的肥肉,引來無數覬覦的目光。
縣裡、市裡乃至省裡,條子、電話、招呼絡繹不絕,都想在這塊大蛋糕上切一刀。
林萬驍穩坐鎮政府,像一塊礁石,抵擋著四麵八方湧來的暗流。
“青橋班底”開始高效運轉。
陳亮負責的人事關卡,將不少背景複雜、企圖塞人摘桃子的企圖擋在門外;老周把持的財政口,賬目清晰得像一麵照妖鏡,讓許多不合理開支無處遁形;陸蔓布下的治安網絡,則悄然清理了幾撥試圖在工地上搞“碰瓷”訛詐、強攬工程的地痞流氓,手段雷厲,消息卻壓得紋絲不透。
壓力暫時被頂住,但林萬驍深知,這並非長久之計。
青橋不能隻有一個考古公園,它需要更堅實的產業根基,才能將一時的熱度轉化為長遠的發展動能,才能真正堵住那些說“全靠運氣挖出個墓”的嘴。
機會很快來了。
省裡舉辦一年一度的經貿洽談會,規模盛大,名企雲集。
縣裡下了死命令,要求各鄉鎮一把手帶隊,務必拿下幾個像樣的項目。
名單裡,青橋鎮赫然在列。
出發前夜,鎮政府小會議室。
煙霧繚繞。
“這次去省城,招商是明線。”林萬驍指尖點著參會企業名錄,目光沉靜,“更重要的是,要找一棵能真正在青橋紮根結果的樹。投資要大,產業要新,能帶動就業和稅收,還能堵住某些人的嘴。”
陳亮扶了扶眼鏡:“名單上的企業,胃口都不小,我們青橋的優勢……除了考古公園,其他的並不突出。”老周悶聲道:“資金配套、土地優惠,我們能給的條件,彆人也能給,甚至更好。”陸蔓沒說話,隻是看著林萬驍。她知道,他一定有目標。
林萬驍的手指最終停在名錄中間的一個位置上,德寧世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成立不久,但勢頭極猛,專注於動力電池研發製造的新興企業。“德寧世紀……”陳亮若有所思,“聽說他們最近正在四處考察,想建新的生產基地,好幾個市都在爭搶。”“就是它了。”林萬驍合上名錄,語氣不容置疑。
省城,經貿洽談會場館內人頭攢動,觥籌交錯。各市縣的招商團隊使出渾身解數,展板光鮮,資料精美,負責人言笑晏晏,空氣裡彌漫著一種虛浮的熱絡。
青橋鎮的展位位置偏僻,布置簡單,隻有幾塊關於考古公園和民宿規劃的展板,顯得有些冷清。周正陽書記帶著幾個乾部,努力地向偶爾駐足的客商發放資料,介紹情況,收獲的多是禮貌性的點頭和匆匆離去的背影。
林萬驍卻並不急於推銷。
他換了一身剪裁合體的深色西裝,身形挺拔,在一眾或發福或禿頂的企業家、官員中,顯得格外紮眼。
他端著一杯清水,看似隨意地在場館內踱步,目光卻像精準的雷達,飛速掃過一個個胸牌和麵孔。
他在找人。
德寧世紀的董事長,寧致遠。
一個在前世記憶中,以技術偏執、眼光毒辣、不善應酬卻最終帶領德寧殺成行業巨頭的關鍵人物。
根據前世記憶碎片,寧致遠極其討厭這種喧鬨的場合,通常會露個麵就躲到休息區或者戶外透氣。
果然,在林萬驍幾乎繞場兩圈後,他在連接場館的露天陽台角落,找到了目標。
寧致遠四十多歲模樣,穿著休閒夾克,與周圍西裝革履的人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