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晨光穿透薄霧,灑在青橋鎮新落成的“楚風大墓”考古公園入口廣場上。
青銅鑄就的楚文化圖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沉睡兩千年的魂靈在這一刻蘇醒。
林萬驍站在觀景台上,俯瞰下方。才早晨七點,停車場已經飽和,交警支隊的同誌滿頭大汗地引導後續車輛停到三公裡外的臨時接駁點。
人流如開閘洪水,從旅遊大巴、私家車、甚至騎行隊伍中湧出,在檢票口排起蜿蜒長龍。
“開門!”對講機裡傳來指令。
閘機開啟的刹那,人潮湧動。導遊揮舞著小旗,用擴音器聲嘶力竭地維持秩序;孩子們興奮地奔跑,被父母急忙拉住;白發蒼蒼的老學者捧著筆記本,眼神熱切如少年。
“爆了!徹底爆了!”宣傳委員許婷小跑過來,激動得臉頰通紅,“鎮長,開園一小時,入園人數破萬!省台直播車剛到,央視的采訪組也在路上了!”
林萬驍麵色平靜,眼底卻掠過一絲銳光:“安保措施再檢查一遍,遊客安全是第一位的。通知醫療點,預備防暑藥品,今天氣溫高。”
“已經安排了!”許婷連連點頭,“就是餐飲供應有點吃緊,沒想到這麼多人...”
“啟動應急預案,聯係縣裡餐飲協會支援。”林萬驍下令乾脆利落,“告訴商戶,誰在這個時候漲價宰客,永久取消經營資格。”
公園內,震撼的不隻是人流。
一號展館內,恒溫恒濕的玻璃展櫃中,那把最初被林萬驍“偶然”發現的青銅劍靜靜陳列,劍身上的菱形暗紋依然清晰,仿佛述說著當年沙場飲血的豪情。旁邊是根據考古發現複原的編鐘,雖殘缺卻氣勢猶存。
遊客們屏息凝神,手機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幾個外國麵孔的遊客瞪大眼睛,連連驚歎。
“不可思議!這比馬王堆的發現毫不遜色!”一位白發老教授激動地拉住講解員,“這改寫了長江流域文明史啊!”
二號展館的沉浸式體驗區,通過聲光電技術再現了楚文化祭祀場景。幻影交錯,編鐘古樂回蕩,遊客仿佛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巫風盛行的神秘時代。孩子們嚇得往父母懷裡鑽,卻又忍不住睜大眼睛看。
戶外探坑區,戴著安全帽的遊客走在高架廊橋上,俯瞰下方仍在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真實的考古人員正在小心翼翼清理土層,每一鏟下去都可能帶來新的驚喜。
“媽媽!我看到陶片了!”一個小女孩興奮地尖叫。
她的聲音淹沒在更大的人聲浪潮中,不遠處,仿古祭壇正在進行每天定時的楚舞表演。身著楚服的演員峨冠博帶,長袖翩躚,演繹著《楚辭》中的篇章。圍觀人群裡三層外三層,掌聲雷動。
央視新聞頻道的直播鏡頭牢牢捕捉著這一切。漂亮的女記者站在人海前,語氣激動:“各位觀眾,我現在在北江省青橋鎮楚風大墓考古公園。如大家所見,這裡正迎來開園後的第一個遊客高峰。這項震驚考古界的發現,正以其無與倫比的魅力,吸引著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與此同時,青橋鎮的另一個奇跡正在上演。
距考古公園三公裡外的青禾民宿集群,迎來了它誕生以來最瘋狂的一天。
“滿房!全部滿房!”民宿總台的對講機裡,聲音已經嘶啞,“有沒有臨時退房的?哪怕一間也行!有遊客願意出三倍價格!”
“沒有!連員工休息室都騰出來了!”
青石板鋪就的街巷間,拖著行李箱的遊客來回穿梭,尋找著任何可能的住宿機會。徽派院落白牆黛瓦,馬頭牆高聳,與周邊山水渾然一體。每家民宿都有獨特的設計,有的帶觀星天台,有的引溫泉水入室,有的以楚文化為主題裝飾。
“老板,真的一間房都沒有了嗎?”一對年輕情侶幾乎在哀求,“我們睡大堂沙發也行!”
民宿老板苦笑搖頭:“彆說沙發了,連帳篷都租完了。建議你們去縣城的酒店看看...”